Está en la página 1de 22

陈丽榆

林棋芝
林雨优
萧洁茜

BCNB3093 散文
Tutorial Interaksi 5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苏洵《六国论》
涉险

有物 深思

《游褒禅山记》
有力 慎学

有志
• 研究王安石所写的名篇 《游褒禅山
杨叔子
记》,或许有益于我们研究生教育
去履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历 史使
命。

• 拔尖创新宛如旅游中攀登无限风光
之峰, 此峰必远、必高、必险、必
奇,又似探寻幽邃神秘之洞, 此洞
必幽、必深、必危、必奥。
涉险 实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
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 王安石等人游褒禅山的后洞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进愈深, 见愈奇,至则愈。
而人之所罕至焉”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只有涉险, 实践就是创新之根
只有闯入此
境,方有可
能观奇 只有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课题,面向经
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面向世
界科技发展的重大前沿,面向人类探索
未知的重大基础,方有可能获得客观世
界的有关信息,方有可能突破,实现原
创性的发明或发现,即拔尖创新。
动脑 实践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
川、草木、虫鱼、鸟兽, 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
深而无不在也。” 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即使有了客观条件,要有所得,必须时时
处处求思之深,要充分动脑。
动脑 深思

“世之奇伟、瑰怪, 杨叔子:
非常之观” 不一定在于外表的险远,
也可能在于内涵的玄深。

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地去分析、去归 纳、去比较、去认识、去把握
有关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规律。
• 深沉的独立思考
深思 • 高扬大脑进化所形成的智慧,
决不为任何框框所桎梏。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思维的正确性 直觉、顿悟、灵感
思维的原创性
 能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能率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彭加勒: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慎学 学习

在学习中必须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
不能“人云亦云,书云亦云”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
褒禅山有块石碑,铭文已漫
灭不 清,能够看清楚的只有
书之不存,后世之谬 其传
“花山”两字,而褒禅山当 而莫其名者,何可胜道也
时又 称为“华山”,他怀疑 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不
“华”乃“花”读音之误。 深思而慎取之也。”
慎学

人类要前进、要发展,一定得先继承、
先学习,这是发展的基础。
慎学 学习
怀
• 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 疑
与研究是为了前进、
创新、发展、突破, 批
不能拘泥于以往,应:



• 但也不能简单的否定以往,因为没有
历史的沉淀就没有今天的发展。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游褒禅山记》

有志
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坚
有理想,有抱负。
韧的毅力,锲而不舍。

就能战胜自我。
只有能战胜自我的人,才能战胜其他。

 人完全可能主动地改造自己,而关键在志。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有力
研究生主要应有三方面的能力

独立的学习能力 扎实的实践能力

完备的思维能力
独立的学习能力 完善的思维能力 扎实的实践能力
• 精于选择 • 渗透在学习能 • 实践不仅是
• 善于归纳 力与实践能力 检验真理的
• 明于分析 这两者之中, 唯一标准
• 勇于批判 而且又将这两 • 是最大、最
• 向媒体学习 者交融在一起。 活、取之不
• 向实际学习 尽的知识宝
• 向自己学习 库
• 善于总结自 • 创新人才不能
己成功的经 没有扎实的实
验与失败的 践能力。
教训。
生理承受能力 十分重要 心理承受能力

• 创新的道路决不平坦,而且可能漫长,
失败乃至严重的挫折也很自然。

• 强大的身心承受能力是拔尖创新的保
证条件。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有物相之

一要有客观条件 二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
有物相之

一要有客观条件 二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

硬件 软件

• 仪器设备 周围的学术气氛 气氛不是一个人所


• 足够的图书 • 有“争鸣”, 能形成的
资料 有“学术自 • 必须有一个集体,
• 应备的“硬” 由”,有“学 必须有一个充满
环境 术责任” 浓厚学术气氛的
校园。
有物相之

一要有客观条件 二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

有物后,还得善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分析《六国论》的比喻
手法
《六国论》的比喻手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
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
本体 喻体
给秦国进贡 人想救火
土地换取暂 却反而往
时和平 上加柴

• 赂秦只会增强秦国的气焰,激发秦更大的侵
略野心,日削月割,最后陷于势孤力弱,为
秦所灭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
予人,如弃草芥”

比喻子孙对土地的轻视、妄弃之心
子孙视之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
不甚惜, 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
举以予人, 好像抛弃(不值钱的)
如弃草芥。 小草一样。

本体 喻体

土地 小草
把土地比喻成小草,责斥
“赂秦者”败弃之轻易。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