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á en la página 1de 15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目   录

当前经济形势及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1

2009 年世界经济前景与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展望..........................................................8

2009 年货币政策目标与调控思路................................................................................16

当前财政经济形势与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作用.........................................................20

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走势的认识与判断.................................................28

国际汇率、油价、物价变动的新格局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36

当前世界能源市场格局下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46

深化改革,增加投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59

在经济放缓阶段,推进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改革.....................................................69

当前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76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与主要投资项目.....................................................................85

2009 年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前景展望............................................93

当前资本市场格局与企业债券的发展.......................................................................100

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内需发展的政策措施.......................................................110

当前投资形势分析.......................................................................................................114

2009 年我国工业发展的政策取向..............................................................................123

保持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13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当前经济形势及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刘铁男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上午

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谈一下当前经济形势的有关问题。

一、当前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又接连发生历史罕见的严重自
然灾害,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党中
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
头。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
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从前三季度的情况看,经
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9.9%,与一季度增速 10.6%和上半年增速


10.4%相比,分别回落 0.7 和 0.5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虽比近两年同期有所回落,但
仍处在较高水平。对比起来,三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下降 0.3%,同比仅增长
0.8%;二季度欧元区同比增长 1.4%,日本增长 0.7%,新兴经济体中印度、俄罗斯
的经济增长率也不到 8%。在发达国家经济低迷、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
在今年国内大事多、难事多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是
很不容易的。

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克服了灾多灾重的不利影响,再获好收成。今年强农
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年初中央预算安排今年对“三农”投入达到 5625 亿元,比上
年增加 1307 亿元,3 月底国务院决定中央财政再增加 252.5 亿元投入,主要直接
补贴给农民,6 月下旬又增加 78 亿元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两次提高今年主要
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并实行扶持油料、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这些都较好地调动了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年粮食将实现连续第五年增产,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是没有

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的。油料产量恢复性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其他农产品生产也保持较好势头。
农业的好形势为我们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抑制通货膨胀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 15.2%,附加值较高的机械、医药行业分别增长 19.7%和 18.3%,高技术制造业
增加值增长 16.5%。高耗能行业增幅明显回落,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
长 13.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6.4 个百分点。生铁、钢材、十种有色金属、焦炭等
产品产量增幅都回落 10 个百分点以上。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在钢铁、能源、建
材等领域一批优势企业通过并购不断做大做强。

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不少省份都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投
入力度,明确了重点示范项目,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

(二)经济发展协调性继续改善

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7%,增幅同比提高 1.3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 22%,增幅提高 6.1 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增幅的差距由过去几年一直处
在 10 个百分点以上缩小为 5 个百分点。贸易顺差 1810 亿美元,同比减少 51 亿美
元,而去年同期是同比增加 764 亿美元。

区域协调发展势头良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较快,西部地区基础
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在交通、能源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又新开工 10 项重点工程,投
资总规模达到 4361 亿元;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呈现良
好态势,前三季度城镇投资同比增长 35.4%,增幅高于东部地区 12.7 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增强;东部沿海地区面
对国际环境恶化的不利影响,积极主动地推动结构调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新兴服务业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突发事件较多,加上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和国内需求变动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保障煤电油气运供应的难度很大。国务院成立了保障煤电油气运
部际协调机制,围绕保证重点、增加供给、调节需求、稳定市场,采取了多方面措
施,总体上实现了煤电油气运供需基本平衡,特别是保证了抗灾救灾、“三夏”、
奥运会期间的稳定供给。

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

经济效益总体较好。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近 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8%,比去年同期增收 1 万亿元。企业利润继续增长,前 8 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实现利润 1.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4%。在 39 个工业行业中,有 34 个行业
利润同比增长,4 个行业利润下降,只有石油加工行业出现亏损。面对外部环境趋
紧和成本上升压力,不少企业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减少消耗 ,
优化产品结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在产出和效益较快增长的同时,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
步减少。中央财政安排资金 418 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城市污水管网、
环境监测能力、循环经济、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等方面建设,各地也采取了许多
节能减排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通过财政补
贴推广 5000 万只节能灯具。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持续快速发展。节能减
排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布了钢铁、化纤工业等 15 项国家排放标准和清洁
生产标准。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得到加强,落后生产能力继续淘汰。前三
季度,又关停小火电机组 1458 万千瓦,单位 GDP 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
放量均比去年同期下降。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特别是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
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下一步的
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健
全,行政问责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增值税转型试
点、国有银行转型改制、外汇管理等领域的改革有序推进。妥善把握价格矛盾和抑
制通货膨胀的关系,适时周密地推进成品油、电力价格改革,对保障国内能源供
应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已向
全社会征求意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积极推进,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
件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 19671 亿
美元,同比增长 25.2%。其中出口增长 22.3%,同比回落 4.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
29%,同比加快 9.9 个百分点,近几年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的局面有所改变。利
用外资大幅增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7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9%,投资额与去
年全年基本持平。农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制造业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
优化。中西部利用外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

(五)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积极的就业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 936 万人,其中下岗


失业人员再就业 409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119 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
94%、82%和 119%。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 7.5%和
1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完善。面向城镇低收
入群体的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将新解决 250 万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四川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完成,城乡住房建设、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陆续
出台,重建工作有序推进,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六)物价涨幅得到较好控制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 7%,其中 9 月份同比上涨 4.6%,已连续 5


个月回落,涨幅比最高的 2 月份回落 4.1 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较多,9
月份涨幅为 9.7%,比 6 月份回落 7.6 个百分点。近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原材料、
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势趋缓,9 月份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 1 和 1.3 个百分点。9 月
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 17.5%,涨幅比上月回落 5 个百分点,其中钢
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和原煤价格环比分别下降 5%、5.6%、2.5%和 0.7%。

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当前也面临不少困难,这其中最主要
的就是国际环境不确定和不利因素增多,给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带来了多方面
的挑战。

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剧烈动荡,
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以来美国“两房”、美国国际集团(AIG)、五大投资银行、华盛
顿互惠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被接管、破产倒闭或转型,其影响加速向全球蔓延,
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当前的特点:一是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低迷,且前景堪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预计明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经济分别增长 0.1%、0.2%和 0.5%,基本处于停滞状
态。二是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所受拖累加深,目前不少国家也遇到很多困难,经济
增长放缓。三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投资与消费活动收缩,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尽
管欧美日和其他一些国家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
否有效和何时见效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国际的大背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不断显现。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前三
季度,我国对美国、欧盟、东盟、香港的出口增幅同比分别回落 4.6、5.2、3.3 和 12.7
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国内的工业生产、投资等的增长,经济增速出现放缓,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下降,资本市
场持续波动和低迷。

针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
时度势,及时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深入分析了当
前经济形势,对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近期,国家提出要较大幅度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各项农业补贴、出台振兴奶业和稳定生猪生产的政
策,这对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国家采取适当提高服装、纺织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完善支
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等,努力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工
作力度,出台并落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连续下调
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居民购房等方面的
支持。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并将于近
期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以上这些措施对稳定经济、增强信心、促进市场健
康发展正在起到积极作用。

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我国一方面正
在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积极努力。另一方面保持我国
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我
国是一个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尽管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但通过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这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我国劳动力比
较充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宏观调控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
验,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意识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
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我们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对此应该充满信心。

三、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从下一步宏观调控工作看,最关键的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
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落到实处。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
性,深刻认识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又
要正确认识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
应对,努力把好的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

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农业、社会事业、节
能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煤电油气运供需调节工作。

要把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利用当前市场趋紧的条件,加快
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
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
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
升级,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服务业,提高服
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节能减排,把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尤其要注意在扩大内需中不能再搞盲目低水平建设,不能再走依靠消耗
资源和污染环境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子。

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推动中西部、
东北和东部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和良性互动。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
完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
环境。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
利用外资的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和投资合作 ,
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要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
改善民生,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
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廉租房供应,逐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
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原料、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加强食品药品监
管,保护消费者权益,使广大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以上是我的简单介绍,有些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009 年世界经济前景与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展望
商务部副部长 傅自应

2008 年 11 月 1 日上午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世界经济濒临
衰退的时候,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共同探讨宏观经济政策与产
业发展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中国
经济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一刻也不
能忽视世界经济变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下面,我想重点就 2009 年世界经济
前景与中国外贸发展形势谈点看法,与大家交流,供参考。

一、2009 年世界经济前景:在动荡中增速放缓

根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演变成为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毫
无疑问,这场危机的发展速度、恶化程度、影响深度和广度,是明年世界经济面临
的最主要、也是最不确定的风险。受此影响,明年世界经济可能表现出四个明显的
发展特点。

(一)特点之一: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危机。2001 年以来,美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疏于监管的金融创新,为今天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患的种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又使这次金融危机一爆发就显示出了高度的扩散性和传染性特征。近一个多月来 ,
尽管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向金融机构注资、向储户提供保险、收购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联合降息等拯救危机的措施,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短缺和市场恐慌的
状况有所缓解,但危机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全球股市大幅震荡走低、初级产品市场
价格大幅下挫、国际货币汇率急速变动,无不深刻地反映着金融市场深层次的矛
盾和问题。可以预见,在全球联手救市后,尽管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的
风险,但金融市场的动荡不会就此平息。

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二)特点之二:全球经济加速下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次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必然会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目前,美国房价仍在下跌、汽车销售大幅下滑、市场零售出现 3 年来最大单月
降幅。今后一个时期,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甚至衰退已成定局。欧元区尽管远离美洲
大陆,但与美国在贸易、投资、金融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衰退的幅度可
能还要大于美国。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的日本经济尽管在金融方面受损不重,但
实体经济已明显疲软,增速放缓甚至衰退恐难避免。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其他经济
体增长也明显放缓。IMF 在 10 月 8 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把 2009 年世界经
济增速从此前的 3.9%下调到 3%,是近 10 年来的较低水平,其中美国、欧元区和
日本分别只有 0.1%、0.2%和 0.5%的增长。

(三)特点之三:初级产品价格走低

价格的变化最终取决于市场供求。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下跌,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初级产品价格的回落。但目前全球能源资源的生产和出口被少
数国家垄断,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近 60%,
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出口约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 70%,智利、印尼和澳大利亚铜
的出口占全球 2/3,供应方可能通过联手限产,减缓价格下降幅度。另外,美元汇
率的变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动荡,都给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从近几个月的发展趋势看,粮食、石油、金属价格已经出现较大下降,明年初级产
品价格继续震荡走低的可能性较大。

(四)特点之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世界经济低迷的时期,往往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时期。特别在企业经营困难、
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利益集团会施加更大政治压力,要求政府限制进口 。
历史一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会限制总需求、降低增长效率、扼杀成长潜力,最终
损害全球经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进口关税飙升,沉重打
击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促使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再恶化,最终导
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各国贸易政策趋于
保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7 月底 WTO 多哈回合谈判又遭受重大挫折。明年是美

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国政府换届年,欧盟委员会也恰逢换届,如果缺乏足够的政治勇气和长远的经济
眼光,美欧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展望:在困难中蕴含着机遇

(一)外贸发展存在的困难

由于对美金融衍生产品涉入不深,再加上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我国金融
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直接损失不是很大,目前,国内资本市场、金融市场
受到的影响也主要限于市场信心方面。从当前的情况看,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
进出口部门所受的影响可能更多、更直接,2009 年我国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难
度会加大。

一是外部需求增长放缓。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边缘,投资和消费信心不
足,估计进口增长会显著放慢,甚至出现下降。加上香港转口,对美欧日出口占
我国出口总额的近 60%。由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明年经济增长也可能放慢,对
美欧日出口下滑的份额很难得到弥补。据秋季广交会参展企业反映,受全球经济
增长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影响,客商采购欲望减少,出口成交
出现减少迹象。

二是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一是成本增加。今年以来,在汇率上升、工资上涨、能
源原材料涨价、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企业的效益出现下滑,经营压
力明显加大。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省市最低月工资已经接近
1000 元。前三季度,初级产品价格也在大幅上涨,国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
格平均上涨 12.4%。二是融资困难。一些企业缺乏融资渠道,缺少融资担保,被迫
求助于民间借贷,融资成本是银行正常水平的 2 倍以上。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
小、抗风险能力弱,感受到的压力更加明显。

三是国际产业格局加速演变。这次危机中,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首先遭到重创,
促使这些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虚拟经济的局限性,可能引发实
体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目前,欧盟内部已经出现“再工业化”主张,开
始酝酿扶持工业发展的鼓励政策。这种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吸收外资产生
重大影响,特别在承接国际高端制造业转移方面,影响会更大。今年前三季度,

1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数和金额分别下降了 26.3%和 4.7%。外资企业占进出口总


额的 55%,利用外资下降过多,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就难以保证。

四是国际贸易摩擦继续加剧。2001 年加入 WTO 后,我国对外贸易连续多年快


速增长,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今年以来,许多国家贸易政策趋于保守,
对华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前 9 个月,共有 19 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 68 起贸易救济
调查,涉案金额 45.4 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规模。明年世界经济低迷下行,各国
政府面临的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出口大国,
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加上国内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也为
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新的借口。

(二)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 ,
看到困难中蕴含着机遇。保持明年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仍有不少有利条件和
积极因素。

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
发展的阶段,30 年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比如日益完善的经济体制、不断
开放的市场环境、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都仍然存在。一时的经济困难,不会改
变既有的优势。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整个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
长,增速达 9.9%,还略高于改革开放以来 9.8%的年均增速;消费价格回落的趋
势明显,9 月已经回落到 4.6%,控制通胀取得明显成效,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也
大大增加;经济结构还在改善,粮食连续 5 年增产,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高
耗能行业增速继续放缓。

二是我国出口产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
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特别是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 ,
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国际经济下行的情况下 ,
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而我们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大部分是日用
消费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在消费者收入预期不稳的情况
下,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可能还会增加,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是一个机遇。

1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是出口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还在不断增强。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
值 17.4%,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今年以来,国际市场
需求减弱,但前三季度出口在去年全年出口 12181 亿美元的基础上,仍保持了较
快增长的势头,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开拓新兴市场、增强外需还有很大潜力。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深入
实施,近几年,我国对巴西、印度等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出口持续较快增长,但对
这些国家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还不高,进一步开拓市场还有潜力。

三、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对明年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我们要有充分、清醒的认识,但也不能一味悲观,
还要看到优势和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保持明年对外贸易稳定增
长是完全可能的。各级政府部门也会通过调整政策,加强服务,加大扶持力度,
与企业共度难关。

(一)稳定和完善外贸宏观政策

越是在出口形势艰难的时候,越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让企业看到希望、树
立信心。稳定和完善宏观政策,有利于缓和形势剧烈变动的冲击,避免大起大落
重创外贸发展的基本面。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8 月份以来,国家连续 2 次上调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效果良好。
继续简化出口退税手续、视情再适时调高部分产品退税率,会让企业感到温暖,
坚定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二是要放宽对企业融资的限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
上,对那些有市场、有订单、信誉好的出口企业,应该加大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
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出口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由于汇率大幅
波动,国外进口商和担保银行倒闭风险增加,出口企业收汇风险增大。在宏观政
策上要加强引导和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企业特点的避险产品,免除企业
后顾之忧。

(二)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长达 10 年的黄金发展期。期间国际
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连年快速增长,企业几乎是只要开工就能赚钱。但在今后的

1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几年里,这种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在外部市场严重萎缩、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
情况下,一些技术落后、产品老旧、成本昂贵的企业很可能会破产倒闭。要挺过这
一艰难时期,企业必须苦练内功,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创新,把企业发展的
立足点由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
牌上来,努力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政府也会加大对公
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推动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三)引导和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新兴经济体
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根据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统计,1990~2007 年,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 34.4%提高到
43.7%,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 20.3%提高到 33.8%。近年来,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
出口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对巴西、印度和韩国出口分别增长 90%、43%和
42%,但新兴市场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还相当小,增长前景依然广阔。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预测,明年发展中国家进口增长率为 10.5%,而发达国家平均只有 1.1%。
国内企业应该转变思路,在继续发展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开拓发
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为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政府部门将继续利
用 WTO、区域经济合作和双边经贸混委会等手段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
同时协调商会、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四)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出口,需要有一个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面对多哈回
合谈判中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形势,政府部门将加强与有关国家的磋商
和协调,努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恢复,并早日取得成功,以遏制国际贸易保护主
义的上升势头。同时,在应对具体贸易摩擦的过程中,将不断完善中央、地方、行
业组织和企业“四体联动”体系,充分利用 WTO 争端解决和双边协调等机制,
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打掉保护主义的气焰。面对贸易摩擦,企业也应该
积极应对,克服依赖政府和“坐顺风车”的思想。如果每个企业都希望由政府出
面、让别的企业当头,自己跟在后面坐享其成,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利益。希

1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望企业在面对贸易摩擦时,要敢于应诉,善于应诉,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
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把贸易摩擦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合作

要立足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既有的发展条件,谋划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
方向和重点。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相对落后,对外投资合作的目的,就是获取我们稀缺的能源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
术与管理经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 。
要扩大和深化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和跨国并购,加快发展国际
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及营销网络,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才刚刚起步,还缺乏大规模参与国际化经营的
经验和管理人才。因此又要小心谨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审慎决策,有效防范
各种政治和商业风险。截至目前,商务部已批准了 19 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为
企业“走出去”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合作搭建了有利平台。希望企业积极利
用这一平台,实现对外投资合作的平稳健康发展。

(六)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进口

在国际分工不断细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进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和出口一样不容忽视。一方面进口可以有效弥补国内能源、资源缺口;另一方
面进口产品加工组装之后再出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目前,
我国能源资源储备比较低,如石油只有 2 周左右的储备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
3 个月的水平。要抓住能源资源价格回落的时机,适时扩大进口,增加国家战略储
备。我们也希望企业积极扩大商业储备,以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补充,同时
增强企业抵御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避免重复“越涨越买、越买越涨”
的怪圈。另外,政府部门也将继续采取鼓励政策,推动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
关键零部件进口,为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为大家分析发展形势、探讨应对措施提
供了好的平台。我相信,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交流,将对当前发展形势有一个更加
准确的把握,并找出一些有效的应对之策。经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们也
一定会克服眼前的困难,保持对外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1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009 年货币政策目标与调控思路
人民银行副行长 苏宁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上午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


会。

今年以来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恶化,并且向全球蔓延,全球经济面临着衰退
的风险。如何按照家宝总理提出的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保持中国经济又好又
快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宏观经济和重
点行业为主题召开报告会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

借此机会,我简要谈谈当前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
的取向。

一、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
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罕见的,是集中爆发于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金融危
机,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尽管各国政府、
中央银行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对抑制危机全球蔓延,提升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迹象显示这场危机出现根本性转机或接近尾声。
它的未来走势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欧洲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
响正在进一步地显现,多数统计指标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美
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所
受的拖累不断加深。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将今年、明年两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以前的
4.1%和 3.9%调到了 3.9%和 3.0%。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可能降到
200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在这样大的国际经济金融大环境下,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
下,及时、果断地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深化
金融改革,克服了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保持了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9.9%,经济增速向更可持续的水平
适度回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 5 个月回落,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比较好的控
制。“保增长、控通胀”的方针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的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的基本面。从金融体系看,在国际金融体系出现较大动荡的同时,我国金融体系
基本保持稳定。经过近几年金融体系的改革,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都
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的治理机构逐步建立,财务状况不断改善,风险管理和内
控机制得到强化,应对风险危机的能力不断提升。我国以存款为主体的银行融资
体制,特别是我国有较高的或者说是最高的居民储蓄率,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稳
定。1 到 9 月份,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存款增加了 5.56 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加 1.81
万亿,银行备付金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人民银行适时调控市场流动性。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是
充裕的。总的看,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是稳健的。面对这样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
国外不少国家的金融体系都出现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家能够保持经济、金融的稳
定,我觉得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调控的结
果,是广大企业、银行、老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国家有着广泛的市场,
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有较大回旋余地的结果。虽然我
们还有很多的困难,但是,对我们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对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
稳健运行,我们是有充分的信心的。

当然,国外经济金融的巨大动荡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当前,比
较突出的反映在世界经济目前的下行,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们
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在大国里面是最高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进出口
的比重比较大。

1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因此,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既要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也要积极应对、未雨绸
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积极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千方百
计地扩大内需上来。中央、国务院正在还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促进经济又
好又快地发展。

二、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认清我国经济发展面
临的各种外部环境中出现的困难,更要看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科学发展的
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特别是我国扩大内需具有广阔的空间,宏观政策调控余地
比较大。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继续实行灵活、审慎的宏观
经济政策,不断增强宏观调控预见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切实保持经济金融稳定 ,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改进流动性管理,保证市场流动性供应充足。今年 9 月份以来,人民银
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 1.5 个百分点,适时适度保证市场流动性的供
应。我们将继续结合国际收支变化的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
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
性状况的监测和分析,制定完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支持的应急预案,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二,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稳定市场预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
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今年 9 月和 10 月份,人民银行共三次下调基准利率,释放
了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合理运用利率等价格
型工具实施调控,加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更多地发挥市场在利率决定
中的作用,提高经济自我调节能力,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
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促进内需发展和经济转型。在外需减弱
的背景下,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改善和优化
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要不断健全信贷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对
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要根据实际经济的有效需求,调整信贷投放的节奏
和力度,将总量调整和结构优化相结合,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三农、

1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就业、服务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强对
信贷投放的监测、指导,确保贷款投向符合信贷政策要求的行业和项目。

第四,加强对房地产经营的监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房地产行业是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科学评估房地业的风险,进一步健全房
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支持房地产产业的合理有效的信贷需求,发挥好
房地产产业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我国金融体系。要加强跨境资本
流动的监测管理,完善针对不同流入、流出渠道的管理措施,防范投资资本大规
模流动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加强对外投资的风险提示和监管,完善多元化、多层
次的对外投资体系。

第六,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面
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金融监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信息共享,完善政策协调配合机制,
多管齐下、共同应对、形成合力。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既
要充分估计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并要正
确认识到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及时做好应对
困难局面的各种准备,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全会的精神,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为稳定全球经济、金融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当前财政经济形势与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戴柏华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上午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对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的看法。
按照会议安排,我向大家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的简
要情况,二是财政为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发挥
财政政策作用的几点初步考虑。

一、当前财政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世界经
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内遭受严重自然灾害。面对诸多困难,我国政府着力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
大冲击,目前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 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
改革开放以来平均 9.7%的增长速度。GDP 增长速度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回调

二是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特别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 1998 年的历史最高水


平,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五年增产。在今年这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
下,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收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三是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都在 20%以上,是近年来三大需求增长相对协调
的时期,经济增长开始由原来的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
动转变。

四是城镇就业稳定增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 94%,
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 8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成全年
预期目标的 119%。

2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五是进口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六是物价涨幅呈逐月回落态势,9 月份 CPI 仅上涨 4.6%,涨幅连续 5 个月回


落,比 4 月份最高点 8.5%回落近 4 个百分点。上游产品价格涨幅也出现回落的趋
势。

总体上看,目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为国际经济
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经济运行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然,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当前情况看,突出的有四个方面:

1.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去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今年不断恶化,逐渐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调整。
相应地,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据有关方面测算,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进出
口拉动经济增长 1.2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 1.2 个百分点。

2.制约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今年重大自然灾害使
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比较严重和集约化
产业水平较低,影响了农业发展后劲。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
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增收困难加大,影响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受外部环境趋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一
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产品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今年以
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持续回落,1~8 月回落 17.6 个百分点,1~9 月
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 1.1 万亿元,同比下降 2.9%。

4.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较多。1~9 月,全国财政收入 4.9 万亿元,增长 25.8%,


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5.6 个百分点。从前 9 个月累计来看,这个增长速度应该说不
低,但从 7 月份开始,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逐月扩大,上半年增长 33.3%,7 月
份增长 16.5%,8 月份增长 10.1%,9 月份仅增长 3.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下降
2.1%)。9 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同比回落 39.1 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但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又不是完全可
比的。首先,经济增长是按可比价公布,而财政收入增长是按现价计算的。第二,

2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核算方法是不一样的。GDP 核算的是净出口,而在税收征管中不管是进口还是出
口都要征税。分税种分析,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是适应的。今年上半年税收增收较
多,主要是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增收较多、证券交易印花税翘尾增收等特殊因素
带来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以,上半年的有些
收入是去年经济效益好的反映。第三季度,上述特殊增收因素没有了,同时受经
济增速回落、楼市股市持续低迷、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快速
回落。第四季度,考虑到新的减收增支因素,如 10 月 9 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
息所得税等,经济增速放缓对财政减收的滞后效应也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预计
财政收入增幅将在第三季度的基础上继续回落。总体上看,财政收入增幅将呈现
出明显的前高后低态势。

二、财政政策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针对我国经济面临国内接连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震荡多
变的双重压力,国家财政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

近年来,财政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屠宰税、
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建立了以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体系。今年财政又进一步加大了
对种粮农民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力度,出
台了产粮产油大县财政奖励政策,进一步深化了农村综合改革。这些政策有效调动
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
收入 3971 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1.0%。这也是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

(二)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

一是加快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
业所得税制度;出台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统一内外资企业耕地占用税税
收负担。

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扣除额,将费用扣除
标准由原来的 1600 元/月提高至 2000 元/月;明确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

2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伙企业个人所得税有关费用税前扣除标准;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三是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多方
面都实行了优惠政策。

四是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从 2008 年 4 月 24 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


率从 3‰下调到 1‰,9 月 19 日起,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此外,为
了促进出口,进一步完善了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提高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为
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扩大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范围。

(三)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积极落实《就业促进法》,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对地
震灾区实施就业援助,并制定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交通费补贴和对口支援地区
吸纳灾区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多次提高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完善基
本养老保险制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继续做好扩大做实个人账
户试点工作,研究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四)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中央财政已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加大资金
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
国际经济合作。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
业,减按 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涉及大量中小企业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退税率由原来的 11%提高到 14%。加大对各种收费基金的清理力度,进一步减轻
中小企业负担。

(五)积极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政策。支持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现代农业产
业技术体系建设。支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补助标准,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
问题,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六)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各级财政都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为了促进节能减排,财政设立了
一系列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奖励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
能,支持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使用和建筑节能,促进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健康
发展,支持中西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指标 、
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今年,财政又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
促进了节能产品推广和节能减排工作。

三、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调控经济作用的几点初步考虑

下一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财政部门将继续按照党中
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灵活审慎宏观经
济政策的要求,正确把握财政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
矛盾和问题,继续发挥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
保有压,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倾
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
消费需求,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
机制,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财政支
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较
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业生产资料综
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完善产粮大县、油料大县奖励政策,促进粮油生产。研究
出台实施振兴奶业和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

二是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
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支持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

2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力。

三是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支持农村教育、社
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教育方面,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完善和落实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推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全国涉农专业县级中等职业
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免除学费。

在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方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完善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低保工作。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调整企业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加强对困
难群体的生活补助,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研究建立健全城乡
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保证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维护社会稳定。

在医疗卫生方面,继续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
本医疗保障问题。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
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在廉租住房方面,加大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切实支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
庭住房困难。

在公共安全方面,支持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提高食品药
品质量安全。

(三) 更加 重视 自主 创新 和节 能减 排, 推动 经济 结构 优化 和经 济发 展方
式转变

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给企业进行结构
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压力和动力,要抓住机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
新,提高发展质量,走现代化、集约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一是制定并完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规范、稳定、长效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
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保障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
支持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
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

二是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和“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中西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工
程及重大减排工程。

三是改革资源税制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健全中央财
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大力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小企
业创业投资等投融资环境建设,以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服务、信用
服务、创业服务、管理咨询等。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
善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吸纳就业方面
的积极作用。

(四)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
制机制

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
分配关系。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完善财政
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进步。进一步完善消费税
制度,将部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将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产品由原来的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
定率征收。完善资源税费制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
计征办法。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
境补偿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统一内外资企业房产税、城建税和教

2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育费附加等税收制度。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政府采购、“
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大力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价格体系改革,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同志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
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我国经济
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2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走势的认识与判断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长胜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上午

以上我们请四个部委的领导进行了各自分管方面的演讲,国家发改委是从整
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角度。财政部戴司长代表丁学东副部长从财政的
情况、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的考虑进行了介绍。苏宁副行长从货币政
策的角度和当前的金融形势给大家做了介绍。另外商务部的傅自应副部长从整个
的经济特别是商务方面、进出口的情况作了分析。

下面我先谈谈对四位部领导演讲的体会,然后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四点认识

听了四位副部长的演讲,我觉得可以理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个是从总体形势来看,中国当前的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基本面还继续保持。
大家举了很多的例子,包括发改委的领导通过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给出的说明;另
外刚才讲到金融目前总的形势是比较稳定的,受国际的影响不是特别大;财政方
面戴司长也介绍了。

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测算。我们认为一季度是 10.6%,二季度是 10.1%,三季度


是 9%,四季度可能会更低一些。1~9 月份是 9.9%,我们测算全年有可能会保持
9.8%,弱一点是 9.7%的增长速度。正好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
持平。从这个意义讲,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讲,我们国家的经济目前的基本态势确
实是比较好的,这是从他们方方面面的介绍中可以感觉到的一点。

第二点是当前的经济发展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国内的经济情况来看,一
些企业的效益下降幅度比较大。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回落得也比较快,财政收入
下降比较多,等等方面来看,可能大家担心今年四季度或者是明年可能形势会更
加严峻。而且由于我们国家前一段时间是采取比较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所以可能
在结构调整和周期性调整方面都会面临一些压力。从国际情况来看,美国的次贷

2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大家认为有可能从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的局
面这样的形势目前越来越明朗,这样的话可能会造成国际性的经济衰退。

当前对于中国基本面的判断没有争议,但是对于今后一段时间受国际金融危
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向,国内争论比较激烈,一会儿简单介绍一下。这是第
二个方面,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国内
的也有来自国际的,而且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特别是国际形势。这一点应该充
分估计,这是我想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尽管如此,由于中央政府及时的调整了宏观调控的重点、方向和
力度,从原来的“两防”——防止经济过快增长和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调整到“
保增长、控物价”的方向上,而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微调政策来保持经济平稳的发
展。刚才戴司长也讲了财政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出台了很多 ,
苏宁同志也讲了,包括一些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等等方面都采取了。
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是长期的,财政政策是更能够救急的。所以,财政政策相对于
而言在短期内起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由于中央及时采取这样的政策,调整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方向,所以使中国
经济在世界经济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这样一个相对好的局面 。
目前为止,在经济大国当中,保持 GDP 仍然高于物价上涨的只有中国一家,这很
不容易。为什么说 2008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就是这样的道理。

第四个方面,下一步。刚才我说了有两派观点,总的来讲,由于中国在这一轮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加之国内经济增长劲头
比较足,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自身的活力还存在。另外我们又面临着工业化和城
镇化双重的促进和推动,这样的大背景下,原材料的供应相对比较宽松,金融方
面的形势也还可以,粮食又连续五年获得丰收了,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在 。
如果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当的话,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发展,仍然具备
条件。虽然具备着经济下滑比较快的危险,但是经济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是存在
的,关键取决于政策。

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政策得当的话,中国经济 2009 年,在世界经济 IMF 测


算是 3%,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 9%左右的增速是有可能的。我们测算

2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了三个方案:如果是双积极政策有可能是 9%以上;如果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的货币政策有可能是 9%左右;如果这些都不存在的话可能是 8%以下,有可能更
低。

听了四个部委领导介绍了经济情况之后,我可以理出这样的几点体会。

二、关于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走势的认识与判断

下面跟大家沟通的是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
目前国内存在比较激烈的争论,存在着两大派观点。对于中国经济当前基本面的
判断,大家几乎没有太多的争议,认为当前基本上是比较好的,在国际上相对来
讲是相当不错的。但下一阶段会怎么样,从我参加的各种讨论会,无论是学者界
还是机关的有关会议,大家都存在着两种非常明显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是认为经济下滑一些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是我们前一阶段宏观
调控所期望达到的效果。支持他的观点,如果维持这样正好缓解了我们原来认为
能源投入已经绷得很紧,无法继续长期发展下去的观点。第二个是可以推动我们
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甚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如果经济总是热度很高的情
况下,谁也不去做结构性的调整,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政策的落
实都做不到。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坏情况,即便是没有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
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也到了该这样回调的阶段了。进入这样的周期了,不调整
的话,再往下走可能就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是还应该继续冷静地观察,
相对要比较稳一点。

认为我们国家现有金融开放程度的情况下,在我们国家基本面的基础上,需
求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济对我们国家的直接影响不大,间接影响也是可控的,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观点。还有一种典型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形势很好,但是下一步
太说不清了,国际经济形势很难讲,根本没有探底。另外,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对
实体经济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引发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会怎么样,中国能否挺得住 ,
危险性很大。所以,认为中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可能不是稳步的线性的回调的曲线 ,
有可能到某一个时点之后会激烈性的下滑,那个时候再去启动的话是非常非常困
难的。所以,相应采取的对策就应该是更积极的,国际上各国都在救市了,我们
国家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是光调点利率、外围上做一点动作就完了,应

3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该在财政上采取非常积极的一些做法,甚至有些人认为应该继续发行国债。这个
观点认为第一我们国家经济下滑的趋势令人担忧,国际上大形势的变化会导致我
们国家的经济进一步深度下滑。认为如果经济真的低于 8%以下,可能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就会产生了。根据 97 年的经验,真正经济下滑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启动
起来的难度绝对不比治理通货膨胀更容易。

所以,目前存在这样的两派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社科院的同志们在秋季报
告里面写得是相对比较乐观一点,认为经济影响不会太大。我们国家信息中心可
能相对而言属于偏不乐观一点,认为目前的形势不可小视,它可能会造成的危害
是不可小视的。在我们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常常说要把问题和困难估计得
更充分一点,看得更重一点。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收缩,特别是面临经济下滑
的情况下,也应该把国际、国内的问题和困难看得更重一点,看得影响会更大一
点,这样就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所以,我们倾向于国家不管文件上怎么说,但是
实际上能不能采取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样的话,我们国家
2009 年继续保持 9%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可能企业的体会更深,现在广州、深圳的民工不是在往
城市里面走,而是强大的返乡流,运输很困难,返乡的相当多,说明企业停工破
产的情况比较多。加之《劳动合同法》正好在这个时候出台,所以,企业负担加大、
经营困难。甚至一些老板采取非正常的办法来清算倒闭,而是蒸发了,包括国际
上也是,很多企业老板一夜之间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所以,基本上我想存在着这样两大派的观点,我也分别介绍了代表的一些机
构。这样的观点在政府里面也是一样的,政府在准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也
会请方方面面的专家去谈建议。据我们了解,一些经济专家们在向中央建议的时
候也仍然是两种观点、两派意见。据说现在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都到下面去考察、
了解情况去了,下一步政策最终会什么样的倾向,可能很快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上有明朗的东西出来。这个时候部长们不会说得太明朗的,因为中央还没有定调
子。

地方上的情况也不一样,前一段时间在报纸里面看的浙江现在情况很好,小
企业效益不错,但是去广东看情况很不一样。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争论也

3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是正常的。

这是我向大家介绍的情况,根据上午讲的情况,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咱们可
以互相探讨一下,可以讨论。

提问交流

提问 1:王主任刚才讲了两派观点,也讲了中央没有定调,您是否可以根据
您了解的情况做一个个人的判断。

王长胜:我是代表国家信息中心的观点,我讲了我们的观点。

提问:您的判断是中央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

王长胜:我希望中央能够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做法 ,
这样就可以使 2009 年的经济继续保持 9%的增长速度。我认为中国目前的情况下,
无论从国内或是国际上保持这样的速度是需要的。为什么呢?如果更低的速度的
话,更多社会的问题就会产生,比如就业的问题、企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系
列的问题都会存在。

而且说到这里又引发了我的想法,我们国家也经过了几轮经济的起落了,回
忆一下,由于总体来讲,政策采取得比较贴切,每这样一轮完了之后,国家都能
上了一个台阶。所以希望只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能挺
过这一轮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话,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能够上一个台
阶。我说的积极财政政策一定要用在与结构调整相吻合的地方上去。刚才戴司长也
讲了,大家都是有重点来投,这轮投的时候用于经济增量调整的力度在加大。

如果我们国家在面临百年不遇、比 97 亚洲金融危机更严重的大形势下,我们
国家能挺过去的话,我想中国经济本身、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位置都会发
生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有这样的预期,所以我希望中央在经过讨论之后,采取比较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因为货币政策是长期的,财
政政策是短期的,我认为中央也不要拖到明年,最好是在今年四季度能够采取措
施。

3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只能说我期望,我判断至少能认为中央还是相对比较积极的,因为国际上
这样的形势,美国也是这样,因为雷曼兄弟没有管所以引发了大的动荡。英国就
做得比较好,欧洲总的来讲英国相对比较好,银行需要的所有资金会无偿供应,
这样的话给老百姓的信心和银行金融界的信心一下子稳定了。

我对形势的看法第一宁可更为严重一些,第二如果经济快速下滑,滑得很低
的话比经济过热治理起来难度更大。所以,我倾向于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更好的
挺过去,不要等到一下子滑到没有办法不得不被动采取措施的时候,就会更加困
难。1990 年经济曾经有一个月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国家在很短的情况下砸进去
了几百个亿,无动于衷,如果是那个情况下会更难,这是我们研究经济波动之后
得出的共同观点。当然,如果财政政策比较积极,货币政策再稳健的话,潜在的风
险还在,全世界都投钱的时候,到经济复苏的时候面临的就是通货膨胀的问题了。

提问 2:我很关注您刚才谈到的经济周期波动,能不能把研究的结果跟大家
介绍一下,比如说这次调整,周期时间会持续到什么程度。第二个问题,国内潜
在增长的速度什么是比较合适的?

王长胜: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研究,目前有两
个比较典型的看法。一个认为中国经济在 9%~9.5%之间,在去年和前年经济发展
比较快的时候,有一批经济学者认为会达到 10%以上。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没有很
严谨的论证,我个人的观点是认为在 9%~10%之间是潜在的增长率。很多乐观的
同志们觉得会高,有的同志们认为会低一些。

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周期的问题,从目前我们采用的经济的先行指标、一致指标、
滞后指标的分析来看,目前经济的先行指标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回头回落的,理
论上讲,经济的先行景气指数和一致景气指数一般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差。我们国
家恰恰正是到了 8、9 月份,特别是 9 月份的时候经济明显下滑。现在的先行经济指
标仍然在下滑,就是说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
话,6 个月之后还是在下滑。大概是这样的规律。

为什么我们主张政策调整快一点,因为周期是变化的,如果等到一定程度认
为可以的时候,它又会发生变化了,到时候出台政策不是熨平周期,很有可能没
有效果而是反周期了,搞不好会加大振幅,这是我们研究的结果。

3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提问 3:尊敬的王主任,我是来自重庆的商贸集团。上午听了四位部长的报道,
感觉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得很全面,下一步的措施也非常明显。但是有一个
困惑,中央采取的靠三驾马车拉动经济调整为主要靠内需。从四个部长提出的对
策,对商贸流通服务行业的扶持政策不能是很明显。

从今年 1~3 季度,全国商贸流通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商贸流通行业经济增


长、销售收入下降非常大。从现在来看,下一步农村投入很大、民生投入很大。但是
从最近几年看,从税收、行业政策上面对扩大内需的扶持力度比较迟缓。如果四季
度和明年上半年中央对这个行业没有优惠政策出来的话,有可能造成历史上中国
重工轻商的局面,从第一、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移的扶持、扩大内需的扶持措施
滞后。我想请王主任在这上面谈一些想法。谢谢。

王长胜:商业环节或者是叫流通环节这个问题同中国整体的经济是联动的,
所以造成了当今的情况也不奇怪。另外,确实我们国家在服务业上面、第三产业方
面确实是相对于目前发展得很不理想,比国家原来制定的政策来讲是相对没有达
到预期的目标。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是很复杂的,我们不在这里展开讲了。但是从
国家的政策来讲,今后肯定是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包括流通,包括物流业。我
们国家物流业的发展非常滞后,这些东西也恰恰影响了我们国家真正的向现代化
的发展。现在的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国家都
达不到,这肯定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但还有待时日。至于国家的政策,目前情况
下不可能就商业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应该是一个整体的。

提问 4:我想谈一点想法。我觉得现在大家讨论的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危
机会不会影响实体经济。从企业的角度,我们感觉影响早就存在了,而且未来的
影响是非常严重。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市场在萎缩,特别是从工业
制造业和重工业这一块来看,明年的市场是完全不容乐观的。第二个是明年的资
本投资,所有的企业都会控制,我是搞石油行业的,最近我们看国际数据,如果
明年的油价是 75 美金/桶,大家不一定认识到会达到这样的水平。

王长胜:我听说现在油的成本要在 60 美元/桶以上?

提问:不一样,可能 50、60 美元,最难开采的石油边际成本大概在 50 美元。


这样的话大公司资本投资直接会减少 20%,这对实体经济是一种连锁影响,对其

3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它的行业也会有影响。第三个我觉得更加严重的,对中国是特别严重的,可能大
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民营企业现在出现了资金链断了,一些大的企业肯定也会
多多少少出现这样的问题。在这两年高的价格和需求拉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有
大量的投资,资本支出很大,突然一下子市场冷却,融资渠道也萎缩,很多公司
都会出现资金链的问题,这会在明年有很重要的体现。资金链发生问题现在冰山
一角已经出来了,明年可能会有更大的问题。

所以,中央的政策包括学界的研究要认识到实体经济的困难,这不是将来会
不会影响的问题,而是完全应该看到的问题。

王长胜:我同意你的观点,目前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了,以后将进
一步影响。只不过是影响到什么程度,我们建议是两点,第一从国家层面建议采
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周一财政部会召开座谈会,我们也会派人参加,也会在这方
面继续呼吁。第二点企业既然已经面临这样的情况了,还是不要采取完全“等靠
要”的办法,还是要积极的应对。无论从企业的节能减排方面,效益提高方面,
提高创新能力、技术改造等方面,要配合国家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双向的使
劲对中国经济持续的良好发展是有价值的。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3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国际 汇率、油价、物价变动的新 格局对中国的 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宁吉喆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下午

给我出的题目是关于国际上的汇率、油价、物价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
遇与挑战,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形势分析的题目。

我想出这个题目的时候(8 月份)的经济形势跟现在有很大的变化。实际上,
题目中三个问题都是价格问题:汇率是货币的价格,物价是消费品的价格,油价
是生产资料的价格。当时(几个月前)把这个问题看得非常严重。但几个月下来,
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世界的
经济形势,虽然算不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但可以说是大起大伏的变化,一切都
在变化之中,特别是国际形势。所以,我今天的题目准备从国际上讲起,从三个
方面谈谈个人的想法。

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大家现在都能第一时间听到。最近有亚
欧首脑会议,又是跟俄罗斯的首脑会议,咱们的领导人还要去参加 20 国首脑会议。
每天都有政策出台,现在大家只要不要偷懒,天天看媒体,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咱
们的政策。今天我主要是从形势分析,讲讲个人的观点。

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讲讲国际上经济形势的变化。第二是国内经
济相应的变化,受到国际影响方面相应的变化,或者也是一种挑战。第三是在这
样的形势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遇。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

一、国际经济环境

可以说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准确地讲应该是 10 月份以来,国
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整个国际经济格局都在发生剧烈变化,格局
最大的特征是世界经济现在危机四伏。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可能看得严重了一点。

3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1)八个变化

我是从八个方面来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的:

第一,以美国华尔街几大投行的危机或者是解体为标志,美国的次贷危机进
一步转化为金融危机。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次贷危机已经转变为了金融危机,这
不用多说,很多人研究得更深、更多。次贷危机从去年开始,包括我们在座的在内
都没有认识到它的影响会这么深远,波动会这么广泛。最后是终于在资本主义心
脏地区最强大的经济实体——美国爆发。金融是美国经济的真正核心。目前,中国
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但是金融化还很低,金融杠杆和衍生产品的水
平则更低,但美国在这方面已经登峰造极。即使是前几年刚拿了金融学博士的人
也不见得搞得明白,现在像我们这些很早以前毕业的,更是看十遍都记不住这个
杠杆的名称。所以在心脏地区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标志着金融危急的到来。

第二,以美国政府监管“两房”为标志,金融危机——就是虚拟部门的危机
与实体经济的危机相互交织、进一步发展。这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本来就跟实体
经济紧密相连。这场危机刚开始是发生在房地产领域。在历史上,美国有一系列的
政策,跟房地产密切相关。房地产是一个实体经济,又是跟金融关联度很高的部
门。这场危机的基础在实体部门,出事则是在金融领域,又被金融杠杆无限放大。
“两房”事件的出现表明实体经济(房地产领域)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美国
的房地产的价钱还在下降,这是危机恶化的一个标志。现在,美国工业产品多是
依靠从国外进口,其它行业由于消费和投资减少,本国生产的产品包括对国外产
品的需求都明显的减少或者放缓。这对于美国的实体经济和全世界的实体经济都
开始产生影响,而且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第二个标志,危机从金融领域、
从虚拟经济危机开始更多地转为实体经济危机。

第三,以欧洲的一些银行相继出问题为标志,美国的金融危机扩大到世界,
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去年就出现了问题,现在更加严
重。近期比较严重的是冰岛,该国三大银行全部出了问题,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国
家破产。目前看来,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发展,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出现,现在大
家没有异议。前面讲的这三个大家应该也都没有异议,这场危机已经从一个国家
的金融危机转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的危机转变为实体经济的危机。

3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第四,以世界主要经济体二、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下滑为标志,全球性的金融
危机已经转化或者是正在转化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事实上,在二季度的时候,
美国经济还是正增长的。但是欧盟国家、日本环比已经出现负增长,同比则还是正
增长。三季度的时候,危机已经更加明显,美国经济也陷入负增长。所以,这已经
不是个简单的问题,这跟第二个判断有一点关系。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变成了全
球性的经济危机。国家的破产往往表现为金融破产,现在我们只看到 IMF 又救乌
克兰,又救匈牙利,现在巴基斯坦也提出要求,接着还会越来越多。总的来说,
经济危机还是经济增长下滑为标志。

第五,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问题,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和经济
危机面前,哪个国家也不能幸免。新兴经济体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曾经
有一段时间,人们提出新兴的经济体可以脱钩的理由。我们认为在这几个比较大
的新兴经济体中,事实上有的国家的经济已经在下滑,有的已经产生了危机。俄
罗斯应该说已经陷入危机了。在这之前,(俄罗斯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通货膨
胀比较严重,主要依靠国家强大的石油得来的财富做支撑。因为俄罗斯有相当丰
富的物资基础,所以前一段时间人们还不认为它已经产生了危机。但是随着石油
价格迅速下跌,俄罗斯作为大的新兴经济体、转轨国家,危机已经出现,可能还
会更加严重。当然,严重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油价。俄罗斯所有振兴的规划都是以
100 美元/桶的原油为基础的。因此,现在俄罗斯潜伏的危机很大。当然,目前印度、
巴西的报道还少一些。我们绝对不能认为我们能跟世界经济脱钩,跟世界金融危
机脱钩。所以,新兴经济体危机的危险性可以说很清楚,现在这场危机正从发达
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扩张。

第六,以华尔街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紧张,甚至破产为标志。前几天大家也看到
了,世界性流动性过剩已经转化为流动性不足。我不太明白,但这确实跟经济的
金融衍生化有关系。原来的这些过剩的流动性都被过度放大——被金融工具、衍生
工具放大。这就是为什么突然几个月内(华尔街金融机构)转化为到处资金不足。
其实,这种现象在去年已经出现端倪。现在有一种观点叫“去杠杆化”,大家都
要把资金收紧,全世界大的资金供求的局势已经改变,下一步怎么发展还不明朗 。
但现在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已经转化成流动性不足已是事实。

3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第七,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粮食价格迅速下跌为标志,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
大大缓解。通货膨胀严格来讲是全球物价上涨的压力,核心通货膨胀是跟金融有
一定关系的。从金融领域看,从前面几个转变看,核心通胀率是明显下降的。我们
通常讲的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就叫通货膨胀率,这是物价和金融密切相关的现象。
有相当多的国内外经济学者认为全球的通货膨胀已经转化为通缩的趋势。但现在
从表观看还不是通缩,总体上,CPI 还是很高的,但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
得还很快。我们从转变看趋势,这两大基础产品价格正迅速下降。原油最高时是
140 美元/桶,现在是 66 美元/桶、65 美元/桶。这几大市场都不大一样,美国市场、
英国市场、新加坡市场都不一样,大致是 60 多美元,降了一半多,但还没有降到
1999 年最低时低于 10 美元的水平。那时候,各国都要关井了,我们国家都做好关
井的准备了,不生产了。现在,石油跌到 60 多美元/桶,下跌速度非常快,但也可
能转眼又会飙升。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下滑,包括新兴经济体的下滑,对原油的
需求是下降的。这从另外一方面印证了一部分人所认为的原油价格上涨是由于中
国需求旺盛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原油价格上涨)跟发达国家对原油的需求,
跟原油市场、石油市场高度的金融化有关系,受到了金融交易的影响。

当然,也有的说背后世界战略诸强,特别是能够操纵金融市场的国家——也
就是美国,现在有意打压油价。但这是一家之言,现在还找不到证据。实际上,最
近比较调皮捣蛋的国家全部是石油生产国。对美国而言,这些国家是流氓国家、不
合作的国家,都是些石油大国。当然了,这都是人家从地缘政治角度的猜测,而
我们是从经济角度分析问题的。

这些都是很大的趋势变化,尤其是第六、第七个,更是非常大的趋势变化,这
些对中国的影响都很大。一个是全球的流动性过剩转化为流动性不足,一个是全
球的通货膨胀开始向通货紧缩的趋势方向发展。这两个大的环境,对于全世界任
何国家的经济太重要了。

第八,全球政治领导人围绕的议题从喋喋不休讲气候变化、人权、裁军迅速转
变为经济、金融、借钱、借贷。现在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有钱了,开口谈判就是借钱。
萨克奇全球的议题已经由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转化为经济、金融、救命、增
长、钱,这是很大的变化。这是全世界政治的大变化。也有人开始谈货币体系再造
和世界经济秩序等问题。

3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这八个方面纯属个人观点,层次都各不一样,有的是从一个国家出发,有的
是从世界出发。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每个都会给我们带来引起深刻思考的东西,当然全球还有不变的东西。我个人
认为全球的经济波动的周期是不会改变的,经济波动总是有萧条、衰退、复苏、繁荣。
虽然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占上风。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
他那套东西全部收起来了,对他没有用,现在美国又用上了。这正好印证了邓小平
的一句话,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说到底,这是美国的黑猫白猫
论。什么能救华尔街,什么能救美国金融,什么能救美国经济,他就用什么。

(2)三个不变

接下来,我想说几个不变的,但不展开了。

第一,我觉得经济周期的规律没有变的,总会在萧条、衰退、复苏、繁荣间变化。
现在不管金融领域,还是虚拟经济,人们还有些看不准。

第二,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中仍起基础性作用,这个规律也是不变的。美国这
次危机没能证明了,但上一轮信息经济泡沫证明了。上一次经济信息泡沫之前,
大家认为信息经济可以打遍天下了,实体经济脱离了。这次再次给人们上了一课 ,
实体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经济的基础。

第三,世界经济在不平衡当中达成平衡的格局,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我所说的
不平衡是美国靠双赤字、低储蓄率甚至零储蓄率、高消费率,东亚是靠双顺差,有
的是单顺差、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平衡的。美国经济不平
衡,财政赤字很大,外贸赤字很大。我们好不容易卖一点衬衣、鞋帽赚的钱反过来
买它的债券,两头救,一头提供低价商品,一头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提供
金融的资金来源。它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当然了,现
在也已经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两种不平衡可能达成的就是一种平衡。中东的
国家是高消费的,跟东亚的国家不一样。中东国家有钱,高消费是靠自然资源带
给他们财富,我们是纯粹是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挣来的钱,我们不平衡。我们愿
意在当代人不消费,美国是把下一代的财产都拿过来了,他们是借债经济登峰造
极,所以才这么富,是提前富裕。我们可能是推迟了,有点钱还得给下一代教育。
要两个扭转两个民族文化是非常困难的。

4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想了三个不变的问题,讲了八个变。三个不变这都比较深,大家可以进一步
研究。

二、国内经济形势

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年初我们关心什么,
大家都知道。去年底我们还在争论三过的问题,投资增长过快,外汇顺差过多,
贷款投放过快过大,外汇过大过多,还提出了“两防”了。上半年我们及时改变 ,
改成“一保一控”。刚刚我讲了世界形势的变化,我国去年通货膨胀是以输入性
通货膨胀为主。今年世界的变化也给中国带来变化,可想而知。特别是 2001 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是对外依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在大国里面,我国是对
外贸易占 GDP 的比重最高的国家。我国主要的能源、原材料(石油今年前 8 个月
50%)都是进口的,铝、铁矿石 60%、70%靠进口,铜也有 60%、70%靠进口。工业
原材料一半都是靠世界生产,但与此同时,走遍全世界想要找到哪个店里面没有
中国的轻纺产品,也是很难。

所以,我们从全球化中确实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还是大大受益
的。虽然我们拿的是很低的利润,但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程度相当高。在这样的情况
下,中国不受危机影响,反而是有问题的。

我们贸易项下完全放开,但资本项下没有完全放开,只是局部放开。这相比较
来说,相当于防火墙。在金融危机面前,没有完全放开的人民币成了防火墙。但是
对我们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六点。

第一个是实体经济出口贸易下降。我国的进口跟去年是相当的,出口的增幅比
去年下降了将近 5 个点,越到三季度转变越明显。三季度的出口还过得去,但是相
对于去年还是下降了。特别是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山东、上海三个大省降幅非
常大。广东一个出口占全国的 40%,所以这种影响是相当大的。

第二个,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开始下滑。我刚才讲的几个省就是这样,但在
世界上看来,整个增长率还是很可观的,这些省份是在 10%左右,甚至 10%以下。
全国前三季度平均是百分之 9 点几,三季度是 9%,沿海经济占了中国经济的
60%多。东南沿海几个省占了我们一半,所以东南沿海增速下来了,对中国经济的
影响就大了。

4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第三,股市低位振荡。我们的股市市价跌了 70%,这不完全是国际的影响。但
最近几个月受国际影响比较大。原来我们没有出所谓的救市政策,如果三个月之
前出,还能起作用;现在出,就不起作用了。这是国际的影响。大家是在整个大环
境下看情况,出台一点点措施不起作用,甚至大家觉得更多措施都不一定起作用 。
这就有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有市场的相互作用。

第四,主要的部门开始感觉到下滑的影响。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部门,像房地
产。房地产不能说完全是受国际影响,它跟金融是相互影响的行业。汽车,今年是
第一次增幅降到两位数之下。然后是钢铁,现在冶金、有色的价格在迅速下降。这
是由于出现了供大于求。中国的生产力很多时候是供大于求,我们在高度全球化
的时候靠全世界来平衡我们的生产力。全世界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很
多措施,控制高消耗、高耗能,这是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

第五,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出现困难。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困难,受国际影
响比较大,有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开始返乡了,这个影响不仅是对沿海对中西部的
影响都比较大。可能到春节的时候会更明显,因为现在还看不出来。

第六,财政收入。中国的财政是速度型的财政,还没有转到效益型的财政。我
们的财政是以流转税为主的,有增长就有财政,增长降下来财政就会降下来。我
们的消费税是流转税,不是西方的消费税,然后营业税、关税,进口环节、出口环
节的关税全是流转税,只要经济一降低大家都会看到。今年前三季度的税已经掉
到了两位数以下,当然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之外的税收也在大幅度减少,例如
土地出让金。最近我们去成都,土地出让金很多都已经很少了,很多是用非税的
在用。这些方面的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

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现在可以说我们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好的趋势,世界
上羡慕不已。但是要看趋势,看增量,影响越来越大。现在的领导人开会说不利影
响,日益明显,已经不是不确定性的因素了,现在不这么讲了,现在就是不利因
素的问题,各种各方面的表态是不利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4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发展机遇

我们在看到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的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危
机当中也有机遇,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化挑战为机遇。现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我
们也罗列了一些,有利的方面还是有的。

第一,有利于我们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大家知道十七大讲的转变发展方
式三个方面,一个是从投资拉动内需转化为消费拉动内需,一个是从第二产业拉
动为主转化为一二三产业联合拉动,一个是只注意物质投入转化为科技、管理等
因素投入。我们最看重的三个转变就是内需、外需、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关系,这
是过去国民经济重大的比例关系。这不是现在才开始讲,计划经济开始就讲。那个
时候就开始讲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现在终于有了重大的契机。你不想扭转也要扭
转,外需不足就要靠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要靠扩大内需。现在是着力扩大内需这样的消费群体,这是有利的。一贯的口号是
这样,方针也是这样,现在要真正去做,不做的话,就转不下去。

第二,有利于我们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这几年来,物价一直是我们心腹
大患。格林斯潘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宏观当局共同的敌人,
现在敌人正在离我们远去,新的敌人又出现了,这是有利的。不仅 CPI 是下降的
趋势,PPI 也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影响都在开始出现转折。

第三,有利于我们减轻环境的压力。如果不是国际上这么大的危机摆在外面,
如果是自己宏观调控达到了 9.9%的水平,我们就要大声鼓掌,是宏观调控达到了
预期的目标了。但是遗憾的不是我们主动的达到了这种平衡,掉到了 9.9%应该高
兴,实际上这是外来的因素,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在影响着我们。所以,速度稍
微低一点客观上是有利的,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也不一定很紧。但是由于不是常态 ,
还得往下走,所以讲的潜在增长力就是在 9%到 10%之间,很多经济学家都这么
认为。最近几年因为比较高,有人说可能要高一点,这些计算大家没有共同的公
式,就觉得这么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环境压力、煤电油运的压力都小一点。

第四,有利于我们调整结构。经济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都是这样,在供
求不是那么旺盛的情况下,调整就比较容易进行,这也是一次机遇。

4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第五,有利于我们推进改革。通货膨胀压力下来了,国际上的价格下降,有利
于我们主动地推进改革。

第六,有利于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国际上看,有利于更好地利用
两个市场,应该主要是利用两种资源,一到这个时候资源就不值钱,从市场的角
度看这是一种机遇。

如果还有最后一个,那就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在国家经济上的话语权,现在大
家抢着要你讲话了,以前是夺你的话语权。当然,这不是一时的,我们需要巩固
下来,无论是好的时候坏的时候都需要。

机遇还是有的,总的来讲这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应该说今明年世界经济增长减
缓或者是世界经济衰退几成定局。我们又有挑战又有机遇,把有利的条件利用得
好,不利的条件、困难克服得好,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毕竟是一个有 13
亿人口有巨大需求潜力的。我们存了 1.9 万亿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的中西部地
区、农村甚至广大的中小城市有大量的潜在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待开发。现在国家财
政财力雄厚,银行的不良贷款在历史上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整个的形势,是有
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来保持中国经济以既稳又快的增长率继续前行。对此我充满
信心,希望大家共同研究。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

主持人李凯:宁主任谈得比较全面,我们应用一点时间简短地回答两个问题 ,
在座的代表有没有需要要问的问题?

提问 1:宁主任,我想简单问一个问题,您刚才谈到国际经济变化里面,有
一点是通胀大大缓解,有通缩的苗头。您觉得这种苗头严重吗?对中国来讲,近
期或者是明年有没有可能出现通缩的危险?

宁吉喆:刚才只是说了一种趋势,应该现在还不是现实。从中国来讲 CPI 还是
很高,1 至 9 月份前三季度还是 7%。PPI 更高。这只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国际上整个
通货膨胀率是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所以去年的通货膨胀率包括今年上半年在全世
界平均 5%左右,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率有两种算法,大概是在 3%左右。所以,全

4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世界前一段有人担心制造,有一定的空间就是制造。我没有扯出这样的话题,现
在有这样的需求。

提问 2:请教一下刚才您也提到现在支柱产业在下滑,这一段时间中央公开
政策来讲主要提的是农业、医疗保障这些新的领域。在原有的支柱产业不断下滑,
新的领域投资增大开支的效果和需要一两年才能出现,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经
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宁吉喆: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由于我们的支柱产业现在是企业投资为主
了。如果现在有一点公共投资的话,肯定是从国家大家也看了领导人的表态是用
于民生、基础设施,用于这些方面的。但是,支柱产业的市场在哪里,恰恰是在民
生建设这些领域,如果你盖房子,像钢铁、水泥,如果改善民生其它方面都会带
来起来。所谓的支柱产业关联度很高,只要有市场,支柱产业就有。现在支柱产业
产品价格迅速下降,是国内外市场开始下降。所以,支持支柱产业未必是要投资
于支柱产业,政府只要启动需求就可以了。如果扩大内需更多的用于民生的领域 ,
我相信是对支柱产业有很大的带动。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4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当前世界能源市场格局下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赵小平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上午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能源形势以及现阶段能源发展的战
略。

一、当前能源市场发展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能源消费持续增长,供求关系总体
偏紧,石油价格高位大幅波动,资源竞争日趋激烈,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问题日
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给全球能源市场带
来了新的影响,有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当前能源发展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消费增长较快

从图表中大家可以看到,上世纪后 10 年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增速约 1.36%。本世


纪前 7 年平均增速约为 2.54%,本世纪前 7 年平均增速是上个世纪后 10 年增速的
1.9 倍。从国内情况看,新世纪头 7 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了 9.7%,是改革开
放 30 年平均水平的 1.7 倍。30 年年均增速是 5.6%,从 2000 年到 2007 年年均增速
是 9.7%。

4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1980~2007 年世界及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速

20%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
15%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速
10%

5%

0%

-5%
1980

1982

1984

1986

1990

1992

1998

2000
1988

1994

1996

2002

2004

2006
数据 来源 :世 界一 次能 源消 费增 速根 据《BP 能源 统计 20 08 》计算; 中国 一次 能
源 消 费 增 速 来 源 为 国 家 统 计 局 。
本图表 为会 务组 根据 讲话 内容 添加 ,非 演讲 者提 供。

(二)价格大幅波动

2007 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是 70 多美元,是 2003 年的 2.5 倍,这里有 98 年到


2007 年 WTI 价格变化的图表。今年 7 月,美国德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创下每
桶 147 美元的历史新高,近期已回落到 60 多美元。

1998~2007 年国际原油价格(07 年不变价)

80
67.03
70
57.9 72.39
60
50 42.02
美元/桶

34.92 32.51
40 29.03 29.06
30 22.74
16.69
20
10
0
1998

1999

2002

2004

2005

2007
2000

2001

2003

2006

受油价影响,国际煤价也大幅波动。今年 7 月,澳大利亚南非动力煤现货格一
度逼近每吨 200 美元,目前回落到 110 多美元。

4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1998~2007 年日本进口动力煤价格变化

80
75
70 62.91 63.04
65 69.86
60
美元/吨

51.34
55
50
45 40.51
40 35.74 34.58 37.96 36.9 34.74
35
30
25
1998

1999

2000

2003

2004
2001

2002

2005

2006

2007
(三)需求压力较大

上世纪的 100 年里,占世界人口 15%的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能


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分别占全球的 60%和 50%。

今后占世界人口 85%的发展中国家也将陆续步入工业化和现代化。如果再走传
统的工业化道路,资源将难以维持。

这两个圆形的图表示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 15%,但是却消耗了 60%的能


源。发展中国家人口比例占 85%只消耗了 40%的能源资源。

发达国家人口占15% 发达国家消耗能源占60%

85% 15% 60% 40%

4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四)环境问题突出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 0.74℃,由此带来了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灾
害频率增加、生物物种减少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
来了巨大威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气
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贯彻落实能源发展战略的五个方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
同志提出的能源发展战略,即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
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
持续发展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能
源发展战略。

(一)节约优先,着力提高能源效率

2006 年、2007 年和今年上半年,单位 GDP 能耗分别下降了 1.79%、3.66%和


2.88%,没有实现规划目标。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认识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
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迎难而上,下更大的力气,把各项节能降耗
措施落到实处。

当前要重点落实四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加快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包括余压余
热的利用,能量系统的优化,绿色建筑和造林等;二是着力推进节能技术创新,
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节能技术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攻克一批关键和
共性技术;三是加快产业升级。包括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改造主
要耗能产业,到 2010 年重点耗能行业和主要耗能设备的效率明显提高;四是进一
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把节能减排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主要内
容之一。

就能源行业的节能来讲,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源回采率;二是

4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三是提高能源生产转化效率。

(二)立足国内,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把能源供给主要寄托于国际市场是不现实、也
是不安全的。同时,国内能源资源尚有较大开发潜力,我们有能力继续保持合理
的能源自给水平,从长远发展看,要筑牢能源安全的基础,必须把握好三个立足。

1.资源立足国内

这张图表反应了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的情况。煤炭探明资源量 1 万亿吨,石油
265 亿吨,天然气 28 万亿立方,水能经济可开发容量 4 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
可以达到 5 亿千瓦,但是有一些项目也不能上,不经济。煤层气 37 万亿方,生物
质能 5 亿吨标煤,风能 10 亿千瓦,太阳能 17 亿吨标煤,地热能 20 亿吨标煤。煤
炭和石油天然气都是资源量,和剩余可采储量不是一个概念。

我国能源、资源储备情况

能源资源 探明资 源量 探明率 能源资源 年可开发利 用量 开发率

煤炭 1 万亿吨 19.1% 生物质能 5 亿吨标煤 2%

石油 265 亿吨 32.8% 风能 10 亿千瓦 0.3%

天然气 28 万亿立方米 15.9% 太阳能 17 亿吨标煤 1%

5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能源资源 探明资 源量 探明率 能源资源 年可开发利 用量 开发率

经济开发容量
水能 开发率 32% 地热能 20 亿吨标煤 0.2%
4 亿千瓦
开发率不足
煤层气 37 万亿立方米
万分之一

2.供给立足国内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 90%以上,比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
平高 20 多个百分点,比美国高 30 个百分点。从未来发展看,通过节能降耗、石油
替代等措施,到 2020 年我国能源的自给率仍然可以保持在 90%左右。我们主要是
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了能源问题。

3.技术立足国内

在全球应对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探寻新的主体能源的历史时期,新能源技术
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重点领域。为摆脱长期落后和被动局面,抓住未来能源发展
的主动权,我们必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能源的科技进步。

当前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两个专项,包括大型油气田及煤
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核电已经确定了引进美国第三
代技术。二是突破关键技术,包括深海油气开发,现在油田勘探开发的趋势是由
陆地到海洋,由浅海到深海,现在我们的深海钻探技术不行,一般要搞到 3000 米、
4000 米,我们只能达到几百米。IGCC、纤维素乙醇这个技术还没有突破,包括世
界其他国家,我们可以用秸秆将来搞成燃料,我们现在 120 万吨主要是以玉米、以
粮食为原料的,将来发展趋势是纤维素乙醇。另外是硅材料提纯技术,我们太阳
能发电市场没有打开,主要是造价太高,根本原因是硅材料的价格降不下来,我
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太阳能发电一个千瓦是 4 万到 5 万,上网电价要 4 块钱,比
常规火电的价格要高 10 倍。另外是天然气液化,即 LNG 液化技术,还有煤炭间接
液化,即煤制油。三是关注前沿技术,包括氢能及燃料电池、磁约束核聚变,天然
气水合物,碳捕捉与储存利用等。

5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4.要正确处理立足国内与扩大开放的关系

立足国内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扩大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
求;引进消化吸收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能力建设是支撑未来能源
变革的必要条件;既要立足国内资源,依靠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自主创新,筑牢
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又要坚持高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三)多元发展,构筑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必须坚持多元发展战略,维护能源供给安全。

1.优化能源结构

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 2010 年水电装机要达到 1.9 亿千瓦,中长期规


划是到 2020 年达到 3 亿千瓦,去年是 1.45 亿千瓦,今年可能实现 1.6 亿的装机,
水电主要是分布在西南。风电每年增长 1000 万千瓦以上,去年是 650 万千瓦,今
年可以实现 1000 万千瓦。再就是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到 2020 年核电装机投入运行
的可以到 4000 万千瓦,在建的还有 3000 万千瓦。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加快建设核电
的步伐。再有就是优化发展常规能源,提高现代化矿井产能比重,促进油气增储上
产。加快开发非常规能源,加快开发煤层次、油页岩等,稳步发展替代能源。

5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农村能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快中西部地区农网完
善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要支持一些地方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二是调整区
域能源结构和布局,在东部沿海省份是布点一些核电、LNG 电站,必要的火电也
要上,属于支撑性电源;在“三西”地区,山西、陕西、蒙西,包括蒙东,即中西
部布局一些坑口电站,包括煤炭深加工;西南地区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再就是跨
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建设煤炭外运通道,继续实施“西电东送”、“西
气东输”、“川气东送”和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将来要考虑正在规划新疆的煤炭
外运,再就是宁夏到太原到青岛下水,山西的煤炭通往湖南、湖北等省通道,从
鄂尔多斯到曹妃甸,还有贵州、云南的煤炭外运问题。

5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3.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包括实现“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 5000 万千瓦的目标,我们去年到今年已


经关停了 2800 万千瓦。另外是实施煤矿兼并重组,现在全国煤矿总数是 1.4 万家。
小煤矿数量上占近 90%,产量也占了将近 30%。到 2010 年我们要搞 5 个亿吨级的
企业,5000 万吨的企业要有 8 家,发展大集团。

4.完善能源运输体系

一是完善电力布局,包括电源点和电网的结构布局,在一些大型城市和重点
地区要有支撑性电源。一旦遇到灾害,支撑性电源要做到“孤岛”运行。另外是区
外受电,本地的电源和外送电要有合理的比例。电厂电源点要分层、分级接入。再
一个是优化油气加工运输布局,适当增加炼油厂的布点,加快管网建设,减少长
距离的公路运输。第三是加快建设运煤的新通道。

5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5.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一个层面是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制订储备管理条例和中长期规划,抓好储备
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到今年年底,一期四个石油储备基地——镇海、舟山、黄岛、
大连就可以全部竣工了,要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第二个层面是提高成品油的
储备能力,扩大消费中心和集散地储备规模,明确企业的储备义务。第三个层面
是完善能源应急预案,完善国家、地方和重点企业等多层级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5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四)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协调发展

面对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我国未来能源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
重要求,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碳减排研究与交流,积极参与“未来电力”、“甲烷市场
化”等国际合作项目。二是抓好重点减排工程,包括电厂脱硫、脱硝,现在老机组
的脱硫改造大概已经完成了 50%以上,到 2010 年老机组要全部实现脱硫改造。矿
区的污水处理还有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建立清洁生产长效机制,包括矿区生态环
境恢复补偿,淘汰落后产能,清洁能源要制定一些政策。

(五)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协同发展

这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我
国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外交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
开发与合作。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规避市场风险的
能力、增加境外油气资源供应的能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保障,维
护国家能源安全。

一是继续加强国际交流,现在我们有很多多边的和双边的合作机制,包括东
盟+3,东亚、上海合作组织、APEC 等,双边合作就更多了,包括中美、中俄、中日
等。

5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多边合 作机制 双边合 作机制


东盟+3 能源部长会 中日部长级能源政策对话
东亚峰会能源部长会 中美能源政策对话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 中美油气论坛
东盟+3 天然气论坛 中国-欧盟能源交通战略对话
APEC 能源工作组会议 中国-OPEC 高级圆桌会议
IEF 执委会会议 中英能源工作组会议
国际能源署相关会议 中加能源联合工作组会议
…… ……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包括深海油气开发,先进核电站、煤炭液化、煤
层气勘探开发等。

三是稳步推进能源“走出去”的战略,特别是重点区域油气资源,国际河流
的水能资源,周边区域特殊的稀缺煤种资源,进口油气管道、LNG 接收站建设以
及核能资源开发等等。

我的介绍就这么多。

提问交流:

提问 1:赵局长您好,想请问您现在有没有出现一种电力过剩的迹象?谢谢。

赵小平:现在不好说是电力过剩,我们去年的装机是 7.18 亿,今年大概可以


到 7.8 亿,这几年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前几年每年是在 14、15 个百分点的增长。
今年受国际大的环境,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增速确实有明显的回落。1~9 月份,
全社会的发电量增长了 9.9%,用电量增长了 9.67%。这和大的背景是有一定的关
系,但这也有利有弊,前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太快,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很大。大家
都知道煤炭每年消耗的增量都要 2 亿吨,原油要 2 千万吨,这种情况能源资源的
消耗增速降下来,好的方面是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降低企
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提问 2:请问下赵局长,刚刚我们注意到您在谈到风力发电成本比较高,目
前国家对风能发电是什么样的政策,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5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赵小平:我刚刚说成本高的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的造价不能说太高,火电是
4000 元人民币,风电是 6000、7000、8000 的概念,上网电价大概 6 毛钱左右,发
电利用小时是 2000 多小时。风电这几年发展很快。将来争取到 2010 年之后每年增
加装机 1000 万千瓦,很多东西都可以国产化了,国内几个大的企业也都培育出来
的。

风电具体的优惠政策方面,一个是优先上网,再一个是增值税减半征收,第
三是在地方的标杆价基础上允许再加一个差价,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但最高不超
过两毛五。各地方政府也有特殊的照顾。

提问 3:我想问重点电厂脱硝有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指标?

赵小平:脱硝据我了解环境保护部准备出台政策,但现在文件还没有发。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5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深化改革,增加投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 高俊才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下午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更好地解决三农问
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辩证地研究存在的矛盾和问
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大力增加投入,提高
科技含量,根据需要和可能,强化措施,注重实效。

一、认真总结基本经验,辩证分析三农问题

当前,三农形势有喜、有忧、有希望,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非
同一般。既要总结过去三农工作巨大成就、基本经验,也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1.巨大成就

三十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下面列举几个重
要方面。

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从 1978 至 2007 年,我国粮食产量由 30477 万吨


增加到 50150 万吨,2008 年的粮食总产量有望实现“五连增”,而且将可能超过
1998 年的 10246 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三十年来,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
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的增长幅度更大,其中水果、水产品总产量的增长超过 10 倍。

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优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
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化农业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二三产业从业
人员比重由 1978 年的 29.5%增加到 2006 年的 57.4%。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就
业结构和小城镇的发展,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978 年的 134 元增加到 4140 元,

5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实际增长 7.1%。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 2.5 亿人减少到 1479


万人。全国农村已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农村水、气、路、电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5 亿农村学
生的学费和学杂费全部免除,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 7 亿多农民从中受益。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石漠化防治等
工程建设,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基本经验

在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比如: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不搞“
一刀切”。家庭承包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重大创举的发明权
都属于农民,是农民先干起来,政府加以引导、支持和规范。

二是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家庭联产承包的
基础上,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而且各地根
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实现形式。

三是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经济社会多方面,逐年加大强农惠农
政策力度,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扶持标准、完善方式办法,增强实际效果。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破除二元结构的束缚,推进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五是科技兴农。通过实行良种良法,提高农业的产量、品质、效率和效益。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和挑战。

1.“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大,由于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
素 价 格 “ 剪 刀 差 ” 等 原 因 , 城 乡 居 民 人 均 收 入 呈 扩 大 趋 势 , 1978 年 为
2.57:1,1983 年缩小到 1.82:1,此后逐年扩大,2007 年扩大为 3.33:1。

6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2005 年全国 5.04 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34.1%,其中不


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 6.87%。近年来,越来越呈现出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趋势
今后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使农民掌握现代
化农业知识。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要扶贫先扶智,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3.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增强

2006 年与 1996 年相比全国人口增长了 9000 多万人,而粮食总产量却没有增


长。我国的耕地面积由 19.51 亿亩,减少到 18.27 亿亩,10 年间减少近 1.24 亿亩。
我国的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1%,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 14.6%。我国
的人均淡水资源为 2100 多方,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时
空很不均衡,水资源短缺是很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4.农业发展方式粗放

比如,我国化肥的年使用量达 4600 多万吨,2005 年我国每公顷耕地的化肥


使用量高达 366.5 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5 倍,分别是美国、法国的 3.6 倍和 6
倍,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 30%左右,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全
国农药年使用近 130 万吨,大量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和城市的点源污染,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河流水质变差、湖泊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加重,对城乡
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

5.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2006 年我国灌溉面积 8.48 亿亩,仅占总面积的 46.4%,一半以上的耕地靠天


吃饭,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 700 亿斤。

此外,还有很多困难、约束和挑战,比如: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随
着市场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多方面对我国农业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还有,农村社会利益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
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6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在总结和坚持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
各级政府已经出台并将进一步出台更多的强农惠农政策,亿万农民的创造力和市
场竞争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希望。

二、解放思想,统筹兼顾,处理好多种重要关系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
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充分运用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地
处理各种重要关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技术创新和推广力
度。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从当前情况看,主要有两种偏颇的认识需要注意纠正:一种是对政府财政支
持的期望值,大大超越现阶段的财力可能,在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环
节又不重视市场机制和农民群众的作用,所造成的问题,要么事情办不了,要么
事情办不好。另一种是,片面的、过分地注重一个地区 GDP 的增长,对三农的特殊
性特别是当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不够,对三农需要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的必要
性、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重视不够。

今后要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将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并用,相得益彰,在继续加大政府支持保
护力度的同时,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对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和提高发展质量等方面
的作用。

比如农产品价格与国家补贴的关系。二十多年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不断进
行改革,从统购统销,到逐步放开粮食市场,并实行最低收购价,都统筹考虑了
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目前的制度,既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近可能防止市
场机制的弊端。最低收购价的作用,一是直接保护生产者,防止谷贱商农;二是
通过保护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维护社
会稳定。最近已经决定并在媒体宣布,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每百斤 92 元、玉米每
百斤 75 元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购储;按照每百斤 185 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
备大豆。同时,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继续实行粳稻(大米)入关运输

6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补贴政策,鼓励销区区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稻米。在南方稻谷主产区,按照
每百斤 94 元的价格收购中、晚籼稻,作为国家临时收储。在油菜主产区,按每百斤
220 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实食用植物油中央储备。国家已在新疆地区按
每吨 12600 元的价格收储了一定数量的棉花,下一步将视市场情况再增加储备量 ,
并组织好棉花外运。从 2009 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百斤最低收
购价分别提高到 87 元、83 元 83 元,比 2008 年分别提高 10 元、11 元、11 元。明年稻
谷最低收购价水平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二)正确处理城乡二元关系

从世界近代史看,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一定时期内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而且,二元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都有其必然性,我
国也不例外。从一般规律来看,城乡二元既相互依存,但也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
问题。从我国当前总体情况看,城乡二元的相互依存性是是基本面,具体体现为
三农为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化、工业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但是,也不能轻视另一面(非基本面)存在的问题,尤其
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今后,在进一步维护好、发展好基本面的同时,
要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否则,对城乡都不利。近几年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
的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及体现这些方
针和原则的一系列有关政策,就是为了使城乡双赢,我们要结合学习和实践科学
发展观的活动,更好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按照辩证法原理,“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城乡发展不可能
什么都完全一样,但如果城乡差距过大,则对城乡双方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利。城
乡一体化,不是完全的一样化,好比人体胳膊和腿的一体化,既有功能差异,也
要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在土地征用、农民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
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比如为使征用土地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十七届三中
全会《决定》中提出,“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受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
农业的比例”。此前,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
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

6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这些原则性要求,需要
有关部门在政策上进一步细化和实化具体措施。

(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

从当前情况看,主要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防止。一
种是所谓的“为民作主”,而不是为人民服务。不顾民意和民生,搞所谓的“政
绩工程”、“形相工程”,农民不但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形成大量债务 ,
长期难以化解。另一种是“极端民主化”,不考虑农民的文化水平、民主意识等因
素,不对农民宣传、教育、引导和支持,片面强调民主,结果有些该办的事“事难
议,议难成,成难办”。

今后要把政府为民服务和发扬基层民主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要依法让群众享
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决策权等民主权力,又要注重实际效
果,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素质等因素,在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支持和服务力度
的同时,提高民主化程度,丰富民主形式,增强民主效果。有些地区在试点和总
结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村有、民理、乡监管”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
将民主与法制和基层政府监管结合起来,取得了好的效果,这些好的做法可以推
广。

中央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力度,2008 年,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 5625


亿元、比上年增加 1307 亿元的基础上,又安排了 252.5 亿元,主要直接补贴给农
民,采取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等十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补贴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是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
组成部分,都要加大力度。

1.农业生产补贴

比如“四补贴”,即种粮农民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8 年总规模达到 1028 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因为生产资料等涨价快,抵消了
增加补贴的好处,农民的种粮收益没有得到合理提高,对这个问题应该进一步重
视。今后,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即“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

6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种粮补贴”,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和实化具体政策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
的积极性,对种粮大县也应该在财政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2.农村、农业建设投入

2008 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达到 759 亿元,


占当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的比重达到 49.9%,尤其是向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水、路、气、电等民生项目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今后,
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的“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社
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原则,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落实中央要
求。

(四)正确处理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经营
机制的关系

实践证明,“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我国国情,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继续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个不变和两个转变:
一个不变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
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一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家庭经营要向采
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二是经营机制的转变即“统一经营要向发
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一
个不变是为了稳定民心,两个转变是为了提高水平,即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经营
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产量和效益。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一个不变与两个转
变的关系。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
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按
照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通过创新技术和体制机制,更好地保护土地、淡水、森林、草原
等自然资源,全面加强节地、节水、节能、节约木材等工作,发展循环农业,提高
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比如节水,必要性很强,潜力很大,效益也很大。我国的
缺水地区,应进一步研究和借鉴国内外节水增效的经验。比如以色列,约三分之
二的国土是沙漠和荒山,人均水资源不足 300 立方米(与我国海河流域的人均水

6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资源量大体相当,不足我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五分之
一),但是,由于以色列大力研发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
长的同时,节水设备和技术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色列的人均
GDP 已达约 2 万美元。在以色列一些专家的观念中“以色列不缺水”。我国一些专
家把我国与以色列对比后认为,我国一些地区的缺水状况,实际上属于“技术性
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也包括缺少节水工程),而不是资
源性缺水。通过加强节水减污技术的推广,既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缺水问题,
又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得生态效益。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千家万户的生产者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一方面,家庭经营是调动
农民积极性和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转变经
营机制,创新、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丰富其实现形式,家庭经营与农
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家庭经营如何利用工业化、信息化技术成果,如何
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绝大多数也是实
行家庭经营,一些国家一方面经营主体高度分散,另一方面组织化程度又非常高 ,
实际上就是统分结合做得好。今后应该进一步总结、借鉴和推广国内外好的经验,
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和经营模式,特别是
引导和支持农民以多种形式自愿地组织起来,提高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
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处理以上和其他各种重要关系时,都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与可能结
合、效率与公平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深化改革与增加投入结合、保障农民物质利
益与民主权利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结合
等多种重要结合,统筹兼顾,趋利避害,力求改革、投入、科技等方面的一系列措
施,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在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科
学发展。

我讲的就这些。

6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提问交流:

主持人李凯:高司长介绍的问题非常全面,三农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但也
是大多数企业领导人所不熟悉的问题。刚才高司长讲的非常系统、非常全面,我个
人非常受益,联系实际。

提问 1:请问未来的粮价走势您觉得是什么样的?

高俊才:未来的粮价走势,市场价格是不可预知的,但是我估计是稳中有涨 ,
为什么?因为土地资源有限,粮食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
定的。供求关系决定今后的粮价肯定是波动上涨,但不排除在一段时间内会有小
幅度回落,但是总体是增长。

提问 2:我想问关于土地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宅地可以交易的问题,像成都
都江堰等都有试点,但是前面有关的政策出来说土地不能作为抵押品去用来借贷 ,
您觉得将来怎么发展?关于土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的?

高俊才:土地和宅地是个敏感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土地可以扭转,但是不
宜作为抵押,如果抵押的话不仅不合法也不合理。我国大部分农村离城市比较远 ,
如果土地抵押的话,之后还不了银行钱,即使把房子或者是土地抵押了,银行也
很难把土地变现。第二,如果土地被银行处置了,农民就更没有生活保障了。所以,
为什么土地不敢私有化,就是怕出现像巴西、印度的情况。巴西我们调查过很多地
方,他们首都有数以万计的平民都住在贫民窟里,他们失去了土地,在城里面也
没有土地,只好流浪。印度也是这个情况。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印度和巴西这些情
况,是因为中国保住了农民的一亩三分地。如果能在城里能打工能赚钱更好,在
城里赚不了钱回去也有饭吃。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土地的承包权不
变,集体所有权也不变,能够抵押的话对农民来讲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因为土
地资源很缺,要保证一定的土地种粮食,不能让大量的土地非农化。如果土地的
产权太自由了导致大量土地非农化,就很难保证粮食的问题。

所以,多方面考虑现在土地的关系,既要积极的扭转,又要慎重地看待所有
权和经营权的问题。

6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提问 3:我想请教一下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国内的媒体谈得比较多是巴西的贫
民窟主要是因为农民失地。但是我跟巴西人谈,他们说巴西确实有很多人失去土
地,但那些人在城里面的收入比在农村高,他完全还可以买土地。这就涉及到政
府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里面还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现在很多沙漠,
政府可以不可以考虑到把所有权卖给个人?请您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俊才:沙漠之所以称之为“沙漠”是因为缺水。

提问者:您说的沙漠缺水确实是一个现状。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加州的一些地方,
以前是沙漠,政府给了他们产权,有人就把水引到沙漠,种了一些葡萄,现在也
很好。我的想法是政府如果给农民所有权,他就有动因去把这片土地经营好。

高俊才:你说的美国加州调水我去过三次考察。美国曾经花了巨资开发西部,
所以现在西部比较繁荣。我们现在也在有计划从长江的上游把水引到黄河的上游 ,
就是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也花了很多钱。我们现在所做的调水工程首先是要保
证城市和工业、生活用水。调水面临的问题第一是缺资金,第二是带来了生态的问
题。比如说你把沙漠变成绿洲了,生态就受影响了,现在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美
国当年的工程如果放在现代的话也不一定容易就干成了,要把经济、社会、生态这
三个方面都考虑上。你说的调水,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经济问题和生
态问题是不是合理的。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6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在经济放缓阶段,推进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改革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 王强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下午

大家下午好。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发言的主题是“在经济放缓阶段,推进完善
市场机制的重要改革”。我想讲两个方面的大问题。

一、30 年市场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成就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大门,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了突破口,
进而推进到城市,从经济特区的试点最后铺到全国。到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已经明
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目标。改革探索了一段时间,最后的定位是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 1992 年到 2000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现在
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定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所以,30 年改革的一大成功就是经济体制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
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的角度讲,30 年来我们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

一是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据统计,1978 年真正的非公有经济不
到 1%,生产靠计划,物资靠调拨,劳动力靠分配,资金靠划拨。目前半数以上的
重点国有企业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二是基本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0 年前,国有经济或公有经济一统天
下,改革之后商品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 2006 年,社会消费业零售总额、农副
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分别占 95.3%、97.1%和 92.1%。
资本、土地、劳动力要素市场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位置显
著,到 2007 年底境内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 1550 家;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蓬勃
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6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是市场体制的支持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
行政管理体制,为此我们进行了六次机构改革,最近一次尝试了大部委制的探索 。
1978 年,国务院组成部门有 98 家,现在组成部门变为 27 家,人员大大减少。政
府责任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们不是全能的政府,
不是无所不包的政府,而是一个服务型政府。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体制也建立起来。另外,社会保障体系也初
步建立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得比较好,发展较快,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有
一定差距。总之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分配制度、保障制度都随之发生
了变化。

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深化
改革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就市场主体而言,深化国企改革的任务也很重。国有经济
的战略性调整还远远没有到位,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的改革明显滞后,还存在着
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形、无形的体制障碍。就市场体系而言,虽然商品市场
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但是还存在一些市场分割。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市场体系的支撑体系来看,政
府职能的转变还没有到位。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还需要建立和完善。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还在扩大,已经对全球
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金融的动荡和经济减速从发达经济体向其它经济体迅
速传导。美日欧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持续低迷甚至有衰退现象,新兴的经济体和
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拖累也不断加深,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在外部经济需求减缓的
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近几个月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
速出现了回落,一些行业企业生产困难。应对当前的困难,要通过灵活审慎的宏
观调控政策,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而要扩大国内需求,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消除制度
障碍,理顺价格关系,扩大民间投入准入空间,挖掘社会消费能力。通过改革进
一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要着重推进以下领域的改革:

7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一)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过去长期的粗放型增长,导致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群众
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理顺关系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目前土地、淡水、能
源的价格偏低,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利
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
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既是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节能减排、建设
“两型”社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这项改革酝酿已久,需要坚定
不移地推进。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因此在确定正确的改革方
向和目标的同时,也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改革时机和切入点,平稳地推进改革。

当前,国际经济放缓,美元由弱走强,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对推
进这项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要抓住有利时机,按照市场取向、政府调控,
补偿成本、提高效率,统筹兼顾、配套推进,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
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特别是要在完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电价形
成机制改革和水价改革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当前情况下重点保证扩大内需,理顺关系并不会抑制消费。价格长期扭曲影响
了供给,理顺价格不但有利于扩大供给,更有利于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引导企
业的合理投资和消费,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从根本来讲,资源性产品价
格改革不仅不会抑制内需,反而对扩大内需起到积极作用。

(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我国要素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商品市场,已经成为改革攻坚的重要环节。从
最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看,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已经明
显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加
快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要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交易所
主板市场在当前股市下挫,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着力加强基础性制度的建设 ,
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革上市公司整体结构,选择时机积极推进优质大型企

7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业上市,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约束机制,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加大透明度,增强投
资者信心。要在进一步发展交易所主板市场、加快中小企业板市场建设的同时,积
极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资金和融资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完
善不同市场间的短板机制。

债券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很大发展潜力。
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市场化发行
机制和发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互通互联、集中监管的债券市场。国家
重点建设、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可以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力求
通过有效的改革发展措施,充分发挥债券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国有经济改革

目前,我国国有经济战线依然过长,还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不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一些居于垄断地位的企业经营效率不高,同时民间资本进入
一些领域和行业还存在诸多障碍和困难。从扩大内需着眼,也需要深化国有经济
改革,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继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
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转移。同时,也要推动国有资本从生产经营领域
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这样既有利于实现经济体制转轨,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
变,也有利于将一部分市场份额让步给非公有经济。

第二,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央企是按照企业法登
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一些央企为了上市已经搞局部改制。下一步对已经改制的
国有企业,核心仍然是建立产权激励约束机制;对准备改制的国有企业,尽量要
整体改制,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和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对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要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做优做强上市公司。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活力。

第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进一步推进电信、电力、民航、铁路、邮政、城
市公用事业改革,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监管和开放竞争的分类改革。在一些关键
行业和领域打破垄断,开放竞争,一方面扩大民间投资资本进入,另一方面因供
给增加和服务改善满足潜在的消费需求,对扩大内需将会起到积极拉动作用。

7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是,基层政府
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财力不匹配,财政转移支付还未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原则。总的看,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有
助于从根本上理顺各级政府投资,扩大民间消费需求。改革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四
方面:

一是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本着效率优先、节约成本的原则,
由中央政府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性质
的支出责任。地方政府以满足区域类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承担地方性公共
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做好本地区行政、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社会
保障、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管理。对共管的事务,对跨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
分清主次。

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要完善支付结构,发挥规模效应,以实现公共
服务基本均等化为取向,合理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理清整合专项转移支
付项目,尽可能减少项目的支出交叉、重复。严格控制新设项目,必须设立的项目
要做到资金安排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要增加体现主体功能区的因素,逐步增加对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转移支付规模,重点保证欠发达地区财政支付的职能。

三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主要是实现政府转变,将财政资金由过去主要用在经
济建设领域,向主要用于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转变。基本原则是,凡是市场能解
决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做好规划治理和监管工作;凡是属于社会
公共事务、市场无法解决的,政府必须承担责任;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要发挥
财政政策的干扰和扶持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和参与经营。

四是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目前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增值税转型迟迟未在全国
范围推开,不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资源税税负偏低,不利于资
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物业税改善滞后、财产税基本处于缺乏状态,要在全国内尽快
铺开增值税转型。

7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五)深化农村改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按照全会要求,进一
步深化农村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道路,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总的
来讲要通过改革健全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民的收入,扩大农民的消费。我国农
民占 60%以上,内需不足主要在农村,农民的收入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 ,
农村的消费确实存在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社会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等
领域的改革。

回想 30 年前在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我们通过解放思想,党和政府
毅然结束文革将工作中心转到了经济建设,启动了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
社会和文化领域,使我们的经济走上了快车道。回想 10 年前,面对亚洲金融危机
的严峻挑战,政府采取扩大内需战略的同时,着力推进国有企业、金融、社保、住房
等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今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我们更需要坚定
信心和决心,着力深化改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体制保证。

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我们勇于迎接挑战、
把握机遇,相信我们经济又会迎来春天。我借一位伟人的诗句结束我的发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谢谢。

提问交流

提问 1:您讲的很多观点我非常同意,特别是现在我们谈到要扩大内需,全
球经济不景气,而且您也强调要通过改革来扩大内需,这是中国目前的媒体都没
有谈到的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您还提到打破行业的垄断,通过引入民间资
本,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扩大中国的内需。也提到了很多行业像电信、电力、
铁路等,您认为打破这些行业的垄断,阻力在哪里?政府该怎么做,民间该怎么
做?谢谢。

王强:这个问题比较具体,涉及到国企改革。对垄断行业改革、国企改革应该
达成共识,目前是个时机的问题。有一些垄断行业长期没有竞争对手,现在即使

7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们放开,也存在培育市场主体的问题,当然只要行业放开就都会发展起来,这
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要解放思想,通过改革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具有的
不细讲了。

提问 2:我比较关心能源、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问题,想问一下:在现在经济
的背景下,能不能在不远的将来推出能源、资源价格体制改革?

王强:能源、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方向已经定了,也提到议事日程了,具体的
还在研究之中。

提问 3:您刚才说了改革都是在迫不得已、非改不可的时候,在现在的经济状
况下哪些方面是我们迫于眉睫必须改革的事情?

王强:改革遇到大问题的时候,容易达成共识,也迫使方方面面来加大改革
力度。现在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要解决缺位、错位、越位的
问题。很多不是政府该管的、政府管得不好、管起来不经济的那些部分要交给市场,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我刚才还讲到关于改革的另外几个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
国企改革仍是改革的中心,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改革不到位。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7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当前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 徐愈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上午

一、值得关注的信息技术现状

从 IT 整个市场的宏观面来讲,美国 IDC 公司原先预测 2008 年全球 IT 市场的


规模将超过 1.4 万亿美元,到 2012 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将保持在 5%以上,继
续以高于全球 GDP 增长的速度发展。不过随着实际情况不断地变化,最近国际咨
询机构也在下调预期。例如 Gatner 对企业信息技术的支出增长率的预期有所下降,
最坏的预期是从原来的 8.5%下降到 2.3%,这是对 2009 年的预期。欧洲企业的信
息技术预算在 2009 年也可能会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美国和日本的发展也会
迟滞不前。

从全球来看,每一次经济大的波动都会对企业信息技术的开支造成比较大的
影响。2000 年,全美国的信息技术支出的增长是 16%,而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的破
灭导致美国的信息技术支出下跌到 6%,2002 年继续下滑至 4.1%。当年互联网泡
沫破灭的原因跟金融机构背后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和此次全球经济出现的这一
轮波动,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当然,当时互联网泡沫只是对网络经济、对网络股造
成的影响比较大,而这次是全面性的。不过从它的起因和下一步所涉及的范围来
看,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推测。

目前来说,国内 IT 市场支出情况还是基本平稳的,不过也是因为 IT 技术的


减缓通常比经济的放缓有一段的滞后。所以从目前来看,总体上国内企业在信息
化方面的投资减少状况还不是特别明显。估计迟滞一般来说会有 6 个月左右的时间,
当然整个全球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之后,迟滞的因素也会有所变化,我们也在做密
切的跟踪和观察。当然,另外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地应对,把信息技
术投入作为企业消除当前不稳定因素、消化成本上升的重要手段,所以这两方面
的作用都有。总的来说,我们对国内 IT 市场的变化情况还要拭目以待。

7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另外一方面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从下半年开始,对一些企业界的电子商务,
特别是与外贸有关的电子商务已经开始显现一些影响。像企业的注册用户数、行业
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开始出现了波动或者下降。消费类的电子商务,目前来看,9 月
份、10 月份的情况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虽然有上述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从支撑 IT 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因素看,
不仅有消费者需求的上升和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作为拉动力,同时也有技术升级
的驱动因素在里面。所以,从 50 多年前 1946 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
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引发的信息化的浪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深刻的 。
进入了 21 世纪之后,信息技术仍然在快速的发展,像摩尔定律等信息时代的三大
定律还在继续得到印证,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在孕育着新的重大突
破。

(一)纳米微电子技术

纳米微电子技术,对于 IT 产业来说,这是在微电子技术上最核心、最基础的
技术。就微电子技术来说,一直是追求尺寸更小、能耗更低、速度更快的晶体管。从
发展来看,晶体管的尺寸越来越小,目前已投入商用的、基于硅晶体管技术的芯
片工艺已经达到 45 纳米了。从潜力来看,IBM 公司在 2002 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宣布
开发出 6 纳米的硅晶体管;贝尔实验室在 2001 年宣布已经开发出由简单的有机分
子制成的、只有 1~2 纳米的晶体管。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现在投入商用的与在基础
研发方面的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硅晶体管的尺寸缩小还有进一步的期待。

另外一方面是以碳纳米管材料制作的新兴晶体管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碳纳
米晶体管大有以后取代纳米硅晶体管的趋势。因为碳纳米晶体管在运算速度方面
比纳米硅晶体管要快 10 倍,而功耗要低得多。2001 年 8 月份,IBM 宣布用碳纳米
管制成了晶体管,2006 年用碳晶体管制成了第一项集成电路产品,从而使碳纳米
管制作新型晶体管有朝一日成为商用的可能。2008 年 2 月,美国普林斯顿的研究
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实现将碳基板快速量产的方法,即将很多张小面积的
碳基板拼接在一张传统的硅基板材料上。硅基板用作逻辑电路的安放,碳基板用
作制造晶体管,这样就相当于传统的硅技术与碳晶体管技术的混合,从而可以实
现快速的商业化生产。他们下一步的方向来说是增大碳基板的尺寸,逐渐使整个

7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芯片在碳基板上制作,也就是说晶体管与逻辑电路都能由碳纳米材料制作。一旦
该计划获得成功,芯片的性能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 10 倍。

从这样的发展态势来讲,可以想像将来更小的空间上能集成更多的功能,这
将是纳米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态势。

(二) CPU 多核技术

30 多年来,CPU 一直按照摩尔定律预定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特征尺寸
的不断减小和集成度的提高,工艺技术遇到了越来越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功耗和
主频难以兼顾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在低功耗晶体管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
下,多核的 CPU 作为解决方案已经逐渐成为通用 CPU 市场的主流。可以说,处理
器的竞争从钟频的竞争转为处理器核心数目的竞争。目前国际上发展的情况,
2008 年 9 月份,Intel 推出了 6 核处理器,并且计划 2009 年推出 8 核,2010 年提
升到 16 核;AMD 也已经推出了 45 纳米的 4 核,16 核也将在 2010 年推出。有关专
家认为多核芯片的发展目标是在每个芯片上集成多达 1000 个处理器,利用多核技
术实现每秒千万亿次的浮点计算,而且这样的发展对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影响也是
不可估量的。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对产业界很重要的一点是多核技术发展的关键不仅在
于微处理技术和材料,而且对软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即怎么样通过软件在各
个处理器之间分配计算任务,否则多核处理的效果就不能充分发挥。因此传统的
操作系统将被改造或者是重新构建,而操作系统的功能需要新的软件设计技术来
实现。从多核 CPU 的发展来看,对软件技术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一
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国内 CPU 产业来看,龙芯在行业上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龙芯 2 号已


经成为在世界上除美国、日本以外性能最高的处理器,达到了中档奔腾 4 处理器的
水平。龙芯的显著特点是低功耗,龙芯 2 号的功耗只有 3~5 瓦,大批量生产之后
的价格也比较低,只要十几美元。而奔 4 处理器的功耗跟龙芯相比要高得多。目前
正在开发的龙芯 3 号是多核 CPU,主要定位于服务器市场,满足国家战略性国防
安全的需要。从国内发展来看,在服务器市场上,我们开发的芯片、多核 CPU 在价
格性能比上还是有较大的竞争力。

7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平板显示技术

目前,不管是电视机、计算机,还是手机都广泛应用了平板显示技术。到上个
世纪末,2000 年以前 CRT 显示技术还占据着显示领域的主流。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
期开始,以液晶显示特别是 TFT-LCD、即薄膜液晶显示为代表的新型平板显示技
术和产业迅速发展。预计到 2010 年,平板显示器将占据 98%的全球显示市场份额
销售额将接近 1000 亿美元。在平板显示的各个分支当中,TFT-LCD、PDP(等离子)
和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些技术都是受到关注的重点。其中 TFT-LCD 显
示技术是最主要的,但是 PDP 在大尺寸方面还是有自己优势的,而 OLED 由于在
显示原理上的优势,我们认为它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光明的。

我国的平板显示技术和产业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
突破和发展,但总体来讲与全球平板显示技术,和领先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
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平板显示最早的技术是在欧美,但是产能集中在亚
洲。

2007 年我国平板显示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显示器份额当中占了 13%,预计再建


和试运转生产线以及扩产全部产能达到之后,我国将占到 25%以上的份额。在等
离子显示产业方面,我国涉足比较晚,形成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能力还是比较弱
的。包括刚才提到在 OLED 方面,虽然自主研发有我们的特点,但是产业化的技
术还没有突破。所以总体来看,我国市场和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在 TFT-LCD 领域。

发展平板显示产业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电子信息领域,只有平板显示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年产值是超过千亿美元的
大产业。不但如此,平板显示产业的带动力也非常强,从原材料到整机,整个上
下游产业的拉动系数也非常大。从全球来看,未来几年全球平板产业带动的产业
总产值规模是在 4000 亿美元之上,如果我们能占据全球 1/4 的份额,那么每年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将接近 1000 亿美元,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现
在已经成为全球电视整机的组装基地,75%的整机是在中国组装制造的,但是在
核心资源,特别是在显示屏的供给上,本土企业只有不到 10%的份额。大尺寸的
TFT-LCD 面板供给基本上是处于受控于人的地位。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彩电大国的
地位形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如果不解决平板显示的问题,即从技术自主研发到全

7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产业链条,新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将面临很大的威胁。

(四)半导体照明技术

半导体照明技术是采用半导体材料进行光电转换,由于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独
特优势,半导体照明的应用领域也正在被迅速地拓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 ,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使用低压电源,能效高、节能效果显著。在同样亮度下
耗电量只是普通白炽灯的 1/4,寿命在 5 万~10 万小时之间,远远超过了普通光
源。此外,LED 本身不含汞、铅,没有紫外、红外灯污染,作为低压灯具,安全性
能也很突出,这些都是 LED 的特点。现在全球都非常看重 LED 这一新兴产业,美
国、日本和欧盟都推出了半导体照明计划:美国能源部先后设立了 12 个国家重点
实验室,还有企业参与的半导体照明国家项目;欧盟是 2007 年开启的,其中一个
是“彩虹计划”;日本有“21 世纪光计划”等等。同时,像通用、飞利浦等集团也
都启动了大规模的商用开发计划,纷纷进军半导体照明。我们国家很多新兴的企
业都在朝这方面努力。

从我国的市场来看,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光源和灯具出口国,具有巨大的照明
工业和照明市场。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兴应用的不断出现,在特
殊照明领域的节能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这项技术最适合在我国推广,因为
是与国家在节能方面的政策高度一致。而且半导体照明产业也是一种技术密集型
加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较适合我们的国情。从目前研发的情况来看,在芯片以
及装备方面,实现半导体照明行业的自主创新的突破和国产化、实现半导体照明
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非常有希望的。

(五)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大规模的下一
代互联网试验网。美国、亚太这些地区都有非常著名的互联网计划组织试验网。我
国过去从互联网应用这方面来说发展很快,但是大量的采用国外进口的路由器来
组网,不仅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不好,而且对国家安全也带来一些隐患。所以现在
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像清华、国防科大与华为公司一起研制出了 IPv6 的核
心路由器,对于攻克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工程来讲是
非常有意义的。从未来来看,下一代的互联网主要是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和支持

8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下,在改进和提高现有的网络、大力推广应用的同时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
继续攻克下一代互联网及其重大的关键技术,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同时在
网络、设备制造、互联网软件产业以及互联网服务方面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使互
联网的技术与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点的地位,力争使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标
准、产业和技术方面,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不论是政府还是产业界都要认真研究世界技
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自己的立足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
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
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产业由大变强。

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离不开促进信
息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深入应用,这些应用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产品中应用信息技术。产品信息化是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最直接体现。
在产品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所含的信息比重,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
理能力,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比如说在产品中
广泛使用智能芯片,结合先进的传感和控制技术,使产品具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
力,提高产品的智能化。再比如,在产品中利用智能传感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
现产品的跟踪、运行监测,企业也可以据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的精细服务。

二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推广使用 CAD、CAE、CAPP
等产品和工艺设计软件,从而可以降低设计的成本,提高设计精度,缩小产品设
计周期。

三是在生产和控制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包括数控设备的使用、包括工业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等。

四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在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流程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现代工业流通体系。

总之,跨越信息核心技术的门槛、推进创新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任务是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从本质来讲是信息技术

8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在生产过程、产品研发、经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深入应用的过程。

三、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新组建的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的主要使命是推进“走信息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在这方面目前来说有这
样几点基本考虑,供大家参考。

推进工业化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第一个方面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传统工
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加大工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加大节
能减排工作的力度;第二个方面是提高工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面向市场
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加强工业创新园区的建设,提高园区的积极创新能力。以
实施国家重点专项为契机,努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第三
个方面是推动制造业的升级,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推进国内相关产业
的转移,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第四个方面是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
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提高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其元器件的国产化水平。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方面的重点工作是要继续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电子
政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目前,国家政府职能一
方面向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是向更加透明、更加公开、“阳光
政府”方面转变。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下
一步工作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继续推动:一个方面是推动电子政务管
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全过程,特别是包括从审批到运行、到绩效考核方面,
加强对电子政务全过程的管理;二是把电子政务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提高服务水平;第三个是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说要推进信息共享,进
一步明确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大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共享;再就是从提高政府市
场监管能力的角度来说,要进一步推进协同办公,促进政府业务全流程、全业务
的覆盖。

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产业信息化的角度来讲,下一步工作重点主
要是抓一些试点、示范,抓在两化融合实验区方面的探索。在这一角度从政府能做
的工作来说,政府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第一个方面,是要加强基础性的研究,这
是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单靠企业,基础研究是无力支撑的。第二个方面政府要

8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做的是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加速推广一些好的经验。第三个方面是降低采用
信息技术的门槛和成本,通过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协同设计网络平台。第四
个方面是加大人力资源的供给,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关于信息化的工作重点还有一点就是要推动农村的信息化。希望大家更多的关
注农业领域、农村的信息化。这次三中全会之后,农村信息化会进入一个加速发展
的时期。总的来讲,中国农村信息化已经经历了启动、探索,到了一个具有成熟的
经验和加快推广的阶段。我们觉得下一步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非常明确
的,一是要把资源整合作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原则,二是要把综合信息服务
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将建立行政村一级的农村信息服务站作
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一方面是要把专职和兼职的信息员的培养
纳入到农村科技骨干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范畴。按照这样要求各地要加大对农村信
息化投入的力度。

以上几点是希望跟大家做个交流,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给
我们带来的机会和机遇方面进行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讲得不对的地方请
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

提问 1:我想请问一下徐司长,提到信息共享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政策来打
破信息壁垒?

徐愈:前天我们刚刚开过一个亚太地区的公共服务的会议。从全球来看,政府
信息共享都是一个难题,各个国家采取的策略也都不同。就国内来讲,政府信息
共享遇到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一个瓶颈制约。围绕这个问题,我
们现在在两个层面做工作。一个层面是在地方,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促进政
务信息共享的办法,还有一些规章、规则,而且在一些具体的措施上采取了很好
的技术解决手段,当然主要的问题在于包括有关法律在内的一些规章制度建设。
从国家层面来讲,我们从前年就开始着手政策方面的研究,基本的框架已经比较
清楚了,有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近期能推出一个指导加强政府信息共享的办
法或者是意见。

8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8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与主要投资项目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 田锦尘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上午

田锦尘:谢谢大家。很高兴看到来自四川灾区的朋友来这里。根据这次报告会
的安排,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主要投资项目的有关
情况。

一、恢复重建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围

大家知道,今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 8.0 级的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波及 10 个省
市,400 多个县市区,受灾人口 4600 多万,已确认的遇难人数近 7 万人,失踪人
数 17000 多人。因为失踪人口要确认死亡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实际上目前看来这
17000 多人最后都是死亡人口,加起来总的死亡人数接近 9 万人。这次经济损失特
别巨大,因此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 ,
国务院非常重视,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5 月 13 日温家宝总理在火车上召开了
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会上就决定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地震发生后
的第 10 天,国务院就决定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为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由一个总体规划和 10 个专项规划组成的一个规
划体系。总体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总纲,也是制定各专项规划的依据,主
要提出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
措施。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各个相关领域目标和任务的具体落实和细化,同时
也为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支撑,专项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
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
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确定规划范围是编制规划的重要前提。由于这次地震影响范围广,各地区受灾

8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情况有轻有重,国家规划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重点解决好严重受灾地区的恢
复重建问题,因此,规划范围如何确定,各方面特别是受灾地区非常关注。为保
证科学性和有说服力,在确定规划范围时,主要采取了比较客观的量化评价方法 ,
即通过计算由地震烈度、死亡和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地质灾害、人口转移安置率
等指标因素构成的综合灾情指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综合考虑灾区实际情况
确定。通过评价,确定了 51 个县(市、区)为严重受灾地区,并将这些地区列为国
家规划的范围,其中四川省有 39 个,甘肃省 8 个,陕西省 4 个。总面积 13.26 万平
方公里,乡镇 1271 个,行政村 14565 个,人口 1986.7 万人。

二、恢复重建规划的主要目标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不同于一般的发展规划,比如说 5 年要制定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规划,各个行业包括刚才徐司长讲电信行业,有电信业发展的五年规划。灾后
重建规划却有应急的特点,规划期只有三年,主要是解决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的恢复等急迫的问题,灾区未来的发展提高不是这个规划的重点。因此,规划的目
标和任务更加关注民生,突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理念和要
求。

恢复重建的主要目标,具体说来,可以用六个“有”来概括。一个是家家有房
住。就是要通过抓紧维修加固经修复可确保安全的住房,尽快组织实施城乡住房
重建,确保灾区群众住上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住房。当然,有房住,并不意味
着家家有产权房,对于城镇低收入者,要通过建设廉租房实现有房住的目标。住
房的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区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因此这项工作是最早启动的工作 。
二是户户有就业。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鼓励创业,实施就业援助工程,使有劳动
人口的家庭至少有一人能够稳定就业。为了保证家家有就业的目标实现,我们提
出要实施百万人的就业工程。三是人人有保障。就是要通过为灾区群众提供义务教
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使灾区群众
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四是设施有提高。就是要通过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城
乡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恢复和增强基础设施的功能,使得灾区基础
设施的保障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五是经济有发展。就是要利用灾后重建的契
机,通过因地制宜恢复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实施重振

8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旅游工程等举措,使得灾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 ,
科学发展能力增强。六是生态有改善。就是要通过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
牧还草,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综合减灾
能力建设等,使得灾区的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
增强。

三、恢复重建的空间布局和重建分区

空间布局和重建分区在座的不一定很清楚,讲这个问题前先介绍一下什么叫
空间布局和重建分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和人口在该地区如何进行分布。大家知
道,地震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是自然现象,不可抗拒,但是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造
成人员伤亡的多少和财产损失的大小,则与我们人类活动的科学与否密切相关。
如果人类的活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自然灾害到来的时候,我们就能有效地
减少或避免损失。

明确灾区恢复重建的空间布局和重建分区,就是要通过对受灾地区进行资源
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科学评估,明确哪些区域适合集聚人口、
发展经济,哪些区域要限制人类的活动,保持自然状态。这样做,既是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科学重建的具体体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带来的
损失,同时,这也是国际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经验。

在规划编制当中,我们请了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美国洛杉矶是地震比较多的
国家,日本也是地震多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来探讨灾后重建的工作 。
从他们来看也是要考虑分区的问题。有一些地震带上,地震危险比较严重的地方
是不能进行重建的。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我们运用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请中国科学院牵头开展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在这一评价基础上,将
灾区分成了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适宜重建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灾害风险较小,适宜在原
地重建县级、乡镇,可以较大规模集聚人口,并全面发展各种产业的区域。其功能
定位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人口和经济,建成规划区振兴经济、承载产业和
创造就业的主体区域。

8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第二类是适度重建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大,在
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的在原地重建县城、乡镇,适度集聚人口和发展特点
产业的区域。这类区域的功能定位主要是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建成规
划区内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特色产业鲜明的区域。

第三类是生态重建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很低,灾害风险很大,生态功能
重要,建设用地严重匮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在原地重
建城镇并较大规模集聚人口的区域。其功能定位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建成
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和珍贵动植物资源保护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适宜重建区并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建,也不是可以
无限扩张人口,而是要依照其资源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定位,按照节约土地、集约
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发展方向。这类区域的总面积也并不大,仅占规
划区的 7.6%,而居住的人口却占到了 38.9%。生态重建区也不是完全不允许人类活
动,而是可以在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业和农林牧业,同时也
可以有少量人口分散居住。这类区域相对较大,占总面积的 63.5%,人口仅占
1.7%。

四、恢复重建的主要投资项目

由于这次地震的经济损失特别巨大,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量也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最大的,需要恢复和新建的项目数以万计,很难统计到非常精确的数字。涉
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

举几个方面,一个是在住房建设方面,现在统计需要建设城乡住房共计
290.90 万套,其中:四川省 259.88 万套,甘肃省 25.83 万套,陕西省 5.19 万套,
投资需求约 2700 亿左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修复重建成都至绵阳,都江堰至映秀等 10 条高速公
路;要适时启动建设绵竹至茂县、成都至汶川高等级公路,建设成都至都江堰城
际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兰渝铁路、成兰铁路、西安至成都铁路;在民航方面要修
复九寨沟黄龙机场受损设施设备;恢复重建大中型水电站 129 座、装机总容量 700
多万千瓦;恢复重建市政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公共设施和农村公路、

8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这一块投资需求初步估算超过 2000 亿元。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要恢复重建各类学校达到了 4600 多所,各类医院


和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2000 多个,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
设施 1400 多个,各类就业、社会保障机构 3900 多个,还有文化自然遗产、社会管
理设施、机关办公用房等。这块投资需求估算大约要 1200 亿左右。

在产业恢复重建方面,为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契机,推进灾区产业结构调整 ,
转变灾区经济增长的方式,规划特别明确了要设立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天水,
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所谓飞地经济,灾区没有一个安
全的区域来发展经济,或者是市场条件不行,或者技术条件不行,怎么办,比如
说汶川允许在成都设立飞地经济。规划的工业企业恢复重建项目有 3601 个,同时,
在恢复重建农业基础设施和基地,加强重点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建设,优化城乡
商贸和金融服务网点布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设项目。
这块总的资金需求约 1500 亿左右。

此外规划还根据防灾减灾体系和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家园
建设等方面的需要,明确了需要建设的项目,如羌族文化抢救工程、汶川地震遗
址保护和建设工程,也需要在三年恢复重建期内完成。

五、恢复重建的资金需求

要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完成恢复重建任务,资金的保障是非常关键的。根
据灾害损失评估和恢复重建工作量进行测算,初步估算恢复重建总的投资需求约
为 1 万亿元。这 1 万亿元中,中央财政设立的中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占到
30%,3000 亿元。其它 7000 亿元重建资金,需要通过地方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
会募集、国内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外优惠贷款、城乡居民自由和自筹资金、
企业自有和自筹资金、创新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解决。其中对口支援资金,按照 19
个支援省(市)每年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的实物工
作量测算,约有 700 亿元左右。19 个省市主要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了西部
的重庆市。重庆是四川的边缘又是直辖市这次就考虑了进来。19 个省市其中 18 个
省市对口支援四川的 18 个县。天津是对口支援陕西的两个县,广东把深圳又拿出
来,对口支援甘肃的 4 个县。

8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另外是社会供给,地震灾害之后,各方面的捐款、捐物非常多,达到了六七百
亿,地震当时使用了一些,还有相当数量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灾后重建当中。包括
四行贷款、民间自筹的资金,企业自筹的资金,还有创新融资等等,通过多渠道
来进行解决。

中央地震灾后重建基金将主要用于城乡居民住房的补助,人口安置、公共服务、
公益性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流通基础设施、
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土地整理复垦和精神家园等领域的恢复重建,以
及中央国有重点骨干企业资本金补充和贷款贴息。中央财政今年已经投入了 700 亿
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的住房补助。到明年随着恢复重建项目的全面铺开,将是
中央基金投入最大的一年,可能会超过 1000 亿。

目前,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国经
济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冲击。这 1 万亿元恢复重建资金的投入,对扩大国内需
求,缓解外需不足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也
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政策已经开始转向了扩大内需,财政政策上也在转
向,这种投入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六、恢复重建的主要政策措施

坚持特事特办,是制定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根据恢复重建需
要,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土
地政策、产业政策、对口支援和其它政策等。

财税政策和税费政策,除了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外,还包括
压缩中央政府行政事业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同时,还设计了一系列税收
的优惠政策,包括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减轻个人税收负担等。此外,对于规划区
内因灾无法按期偿还本息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也将暂由中央财
政垫付偿还。

金融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如:倾斜的准备金政策、信
贷政策,增加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投放、再贷款额度,降低支农贷款利率,对城镇

9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住房建设给予优惠贷款等。对受灾地区居民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统一下调为基
准贷款利率的 0.6 倍,最低首付款的比例下调到 1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
档次均优惠 1 个百分点。二是金融创新政策,如拓展住房融资渠道,发展住房融资
担保业务;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企业;探索开展基础设
施项目等资产证券化试点,设立支持恢复重建的公益性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

在土地政策方面,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一是对恢复重建项目,先行安排使用
土地,简化审批程序,可以边建设边报批;二是对恢复重建项目用地,按规定分
别采取免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收入,实行划拨供地、降低
地价等特殊政策。

为使上述政策和方向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得到较好的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正
在做进一步的细化,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将陆续出台。

七、恢复重建的实施机制

规划编制完成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要转向规划的实施,因此,有一个比
较好的实施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下一步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年度计划和实施规划。受灾地区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规划制定本
省的恢复重建年度计划,明确每年的任务。市县人民政府要按要求编制本行政区
恢复重建的实施规划。

二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对可以分解落实到县级行政区的重建任务,由县级人民
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统筹组织实施。主要是农村住房、城镇住房、城镇建设、农业生产
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县域工业、商贸以及其它可以分解落实到县
的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土地整理复垦等。对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
础设施,重点工业和军工项目,以及其它跨行政区的重建任务,主要由省级人民
政府或者由国务院办公室组织实施。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国务院领导下,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恢复重建负
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和落实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为了保证规划的顺
利实施,国务院还将成立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恢复重建中的重大政
策问题,指导重建规划落实以及做好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总结。

9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我的介绍到这里,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

提问:你好。我问一下住房建设问题,首先我想问住房建设资金,预计建设
290.9 万套,套均面积是什么样的水平?如果套均面积是按照 70 来算,也需要
2000 亿的纯建设资金,咱们国家有 700 亿,其中 1300 亿的资金缺口怎么解决。建
设主体是开发商还是哪个部门?再有是住房入市的进度和住房价格的确定?其中
产权的占比是多少?谢谢。

田锦尘:我在前面介绍的时候也讲,这次灾后恢复重建,居民住房受损特别
严重,受损住房不仅 290 万套,初步估计接近 400 万套,灾后重建把住房放在特
别突出和紧迫的地位。这次灾后重建分工来看负主要的责任是地方,国家是给一
些政策、资金的支持。今年 700 亿其中不是全部都用于城乡住房建设,其中有一大
部分是用于住房的建设。从住房的面积来看,主要是按照经济适用房的标准来控
制住房的面积,特别是不能搞豪华的建筑,灾后主要是解决灾民因灾无法居住的
问题。如果有些人有条件要居住比较好的住房,可以通过其它的商品房的渠道来
解决。

关于产权的问题,我觉得现在是没有特别复杂的问题,这次灾区农村住房相
对来说好一点,比如说很多城镇居民自己买来的商品房是产权房,有的可以修复
好办,有的损毁倒塌之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最后明确,还在进一步研究。
现在总的原则是国家给予补助,重建的方式是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只要符合国家
的现行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这次规划当中明确是要鼓励多种方式来解决。可以是
联建的方式、自建的方式,包括开发商的方式都可以,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方式。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9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009 年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前景展

国家工信部节能司主要负责人 周长益

2008 年 11 月 2 日上午

各位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到会上跟大家交流一下节能减排的情况。我知道
国家信息中心的行业发展报告会已经连续办了好几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层次
很高、影响很大、反响很好的报告会。所以,我也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我昨
天刚刚从外地调研回来,我想就我们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今天完全是以个人的身
份给大家作一些交流。

一、宏 观经济 形势对 节能减 排的影 响

最近我们刚从四川和湖北调研回来,总体来看,当前我们国家经济的基本面
还是好的,经济还是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世界性的
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比如,一些生产资料,尤其是钢
材和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了下降,需求也有出现减少的状况。比如说有一些个别的
发电企业,发电机组不能够开足,这和需求也有关系。有的行业产业的链条已经
出现了问题,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广东,全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厂家,每年
需要用很多的原材料,一出问题,就经传导影响到上游产业的原材料的需求,造
成一定影响。

另外我想简单说一说金融危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大家注意到由于金融
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以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现在来看是肯定会往后
延迟了。

再看油价,谁也没有预料到两三个月之内下降了 50%,这实际上对我们节能
工作也会有一些影响,至少大家感觉到的紧迫性不像 140 多、150 多美金高位的时
候那么强了。

9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另外,生产放缓,能源的需求就会出现下降,能源的供需矛盾可能就会在某
种程度上出现缓和。这样,对于把节能减排作为权宜之计的同志,他们在思想上
对节能工作的认识就不是那么突出了。

此外,对于完成 20%的节能目标,分子分母的变化都会有影响。生产放缓能源
利用量当然就下降了,但是分母减小了,这块对于我们 20%的节能目标影响到底
会怎么样?这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老百姓的生活用能难以降低,此
外,现在有的工厂开工不足,或者是产量出现下降,这样的话单位产品的能耗下
降是困难的。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看对我们的节能工作是有影响的。还有一个方面,由于根
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由“双防”转为“一保一控”,要启动
内需来保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这样就需要上一些项目。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
握不好,以前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如果再上去的话,很有可能节能减排工作就
会出现反复。

二、节 能减排 存在的 问题

下面我想简单说说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后面再说说主要的政策措
施。

首先,从各个地方来看,有的领导同志还没有把节能减排工作和近期经济社
会的发展统筹起来考虑,统筹来推动发展。现在无论是省长、市长,对节能工作不
能说不重视,逢会都必讲,凡是写报告都牵涉到节能减排,而且不论是在人员、
在投入这些方面重视程度都有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在我们确定一些重大的发展
战略、确定经济增长的目标、确定要上一些对经济拉动比较大的项目的时候,可能
往往节能减排考虑就少一点。所以说对统筹推动考虑得比较少一点。现在很多地方
他们都喜欢上钢铁项目、化工项目,还有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比较大的一些项目。
但是在上项目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个项目上了之后对本省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完成
是什么样的影响。要说拉动 GDP 增长,节能减排的项目都是对 GDP 有贡献的项目。

9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这是第一个问题,要统筹考虑这方面的压力。

第二,我们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投入现在还不够。大家在媒体上都看了,最近几
年中央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增长是很快的。去年中央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投入达
到了 230 多亿,但是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我们前 20 年节能第一是靠结构调
整,结构调整实现的节能量要占到我国节能量的 60%,技术进步这一块节能量占
30%,管理节能占 10%。但最近几年情况变化比较大,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大
家看到我们的结构节能是负的,也就是说,第二产业的比例不但没有按照宏观调
控的目标下来,而且还在上升,第三产业的比例也没有增加,这样的话,前 20 年
60%的节能量这一块结构节能没有了。第三个管理节能,前 20 年的管理节能占了
很大的比例,但现在这一块潜力小了很多。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实
际上都要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不但要完成本身的 30%,还要去“背”另外的
60%。这样一来,对我们投入要求非常大,按照前两年平均值算,实现 1 吨节能量
的目标,至少要投入 1500 到 2500 元钱,现在我们的投入量跟实现“十一五”节
能目标的要求差距比较大。

第三,我们许多的措施还远没有落实到位。各位看看国务院颁发的《节能减排
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 6 大方面 48 条措施,按照当时马凯主任的话讲,能想
到的招都想到了。但是怎么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企业里面去,落实到机关里面去,
落实到我们每个家庭里面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多企业往往处于“情
况不明决心大”、或者是“措施不多要求多”的状态。今天来的很多都是企业的老
总,你们可能清楚现在你的企业把节能摆在什么样的位置。江苏有一家企业,每
年上报的能源消费量是 1 万多吨,这次通过能源审计查出来实际的能源消费量是
1000 多吨,差了 10 倍。很多的企业在能源方面的管理非常薄弱,根本连计量都没
有,管理非常差。所以怎么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把对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落实到
企业去,这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四,我们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方面,也就是能源浪
费上问题非常突出。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
点。现在无论是节能还是减排,国内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好的企业是世界一流水

9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平,差的企业也是世界差的一流水平。比如说钢铁行业,重点企业 100 家左右,重


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和世界最前进的水平差距也就 12%,实际上不是很大,而且
在工业增加值的吨钢产值的综合能耗、吨钢产品的综合能耗、吨钢的耗新水水平方
面,最好的企业都在我们国家,电解铝单耗最先进的企业也在我们国家,甚至是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死亡率最好的也是在我们国家。但是,反过来我们有量大面广
的中小企业,这个差距太大,如何把这一块工作做好是我们今后面临的非常突出
的问题,这当中尤其是减排的问题,涉及到了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这是非常突出
的几个问题之一。

第五,人的素质如何提高,包括文化方面的素质、知识方面的素质,也是一个
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跟节能减排的关系也很突出,现在知识性浪费有的地方很严
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在北京市,还有用天然气来烧锅炉,最后把热量拿去直
接供暖的,所以前年有 7、8 个院士联名写信。这简直是太浪费了。能量跟别的东西
不一样,我们叫做“物资不灭定律”,能量不仅是要考虑多少的标准煤,有量的
问题,更重要的是有质的问题。高质量跟低质量的能量在量上是一样的,但在质
上完全不同。比如说供暖的问题,完全用品质非常低的能源就可以解决问题,但
是用了质量非常高的能源去浪费,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武汉市现在有 2 万多户的家
庭用天然气烧壁炉来供暖,每天一户要烧两方多气,这造成了多大的浪费啊,完
全是在烧黄金。

三、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

下一步的政策措施我想有这几个方面。

(一)把节约资源当成长远战略方针

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源当成国家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当成基
本国策。尤其是当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们需要上一批项目,需要启动内需拉
动经济增长。如何看待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是借机再上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机
遇,还是我们进行结构调整、狠抓节能减排的时机?这个时候是考验我们对节能
减排到底怎么认识的时候,我想我们一定要把它作为推进节能减排非常好的机遇 ,
包括出台一些推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所以,第一点就是要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
要把它真正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统筹起来考虑,统筹来推动。

9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最近很多地方都在研究,要提出一批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真正能够实现产
业升级、能够增加技术含量、能够提高附加值、能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一
些项目,我觉得尤其要谋划和实施一些节能减排的重大项目。我觉得在结构调整
方面,淘汰落后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比较好的机遇,关键是下一步从国家层面上
建立起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新上的项目一定要严把节能、环保、土地准入关。现在
我们要求新上的项目都要进行节能评估,我想这是我们当前结构调整,推进节能
减排非常好的机遇。

(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现在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力度还不够,要抓紧研发和实施一批节能减排的
示范项目。而且对一些经过实践检验,具有非常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的重大节能技
术,要编制技术推广的专项规划。比如说,大家都知道钢铁行业的高炉 TRT 发电,
从 80 年代就开始推,到现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比如说水泥炉窑的余热发电,
投资 3000 万,一年就有 3000 万度电,投资 5000 万,一年就有 5000 万度电,效
果非常好。像这些节能技术我们就要做出专项规划,重点推进。这也是节能工作要
抓实抓细的要求。

(四)加强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要加强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尤其是要加强企业管理。今天很多都是企业
家,我希望你们回去也关注一下自己的企业节能是什么样的情况。很多企业工业
锅炉很多时候在空烧,没有人管理。我们工业锅炉出厂的热效率现在至少都在
85%以上,但是实际运行效率好多只有 50%多、60%多,管理方面差了很多。所以
能源的使用有没有计量,有没有考核,有没有奖励制度,有没有专人去管理,我
希望各位企业家都能关注这个问题。

(五)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都应该根据财力逐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要研究一
些符合市场机制要求的新的投入机制。比如说可以研究建立节能技术改造的基金 ,
利用社会上各个方面的资金和力量共同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

9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六)强化责任目标考核

再一个措施是要强化责任的目标考核,今年有 7 个省没有完成节能目标,报
纸上做了公布,专门提出了整改措施,最近又专门派出了督察组去督促他们完成
节能减排的目标。我们认为今后目标考核还要进一步加强。

(七)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另外,刚才讲了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建设两型
社会必须由全体公民共同来参加。尤其是消费模式的形成,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非
常大。我觉得这跟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是有关系的,比如说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素
质,尤其是包括诚信的素质、文化的素质等等这些方面,让大家树立起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同来参与节能减排的工作,我想我们这项工作才有希望。

我简单给大家介绍这些情况,时间关系不再详细讲。

提问交流:

主持人沈大风: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提问:您刚才从节约的层面讲得比较多。但是能源因为中国的能源价格太便宜
了,补贴全世界。一方面现在是通货膨胀下来了,我们有很好的条件提价,但是
面临经济下滑又不能提价,这样的状况下,能源价格理顺这些方面的进度您觉得
会是什么样的?谢谢!

周长益:节能工作要真正让大家在市场经济的状况下推动,能源价格非常重
要。就是让大家在节能工作当中要有效益,尤其是企业,办企业是追求效益的,
没有效益显然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能源价格非常重要,怎么样通过价格
改革形成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反应资源的需求程度、反应资源开采的成本、反应节
能减排要求的这么一种价格机制一直是改革的方向。无论是在我们控制物价指数
任务有多重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讲的都是要推进这方面的价格改革,
包括前段时间成品油的价格又提了 1000 元钱。我们一直都在呼吁能源的价格改革,
方向是坚定不移的。还有燃油税的问题要择机出台,资源的问题最终是要通过价
格的问题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方面的问题学者们都很关注,有关部门也在认

9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真研究,我想这方面会有积极的措施出台。我想这不单是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这一点大家的认识都是统一的。

提问:请教一下咱们国家现在对企业制造和使用节能装备和设备有什么鼓励
或者是支持的措施?谢谢!

周长益:对于使用节能装备,尤其是实施一些大的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按
照我们国家的政策,国债里面有一部分资金给予补贴,原则上以前是按照贴息的
比例下来,现在是按总投资 10%左右的比例,这是对节能重大项目的支持。再一
个补贴政策,是针对节能量比较好核算的工程的。比如刚才讲的一些水泥炉窑的
改造,此外钢铁行业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工程中,节能量能够计算出来的 ,
按照节能量国家给予补贴 200 元/吨煤到 250 元/吨煤(东部是 200 元,中西部是
250 元),我们每年大概有 70 亿的财政资金投入在这方面。今后随着节能减排工
作的深入,这方面的投入还应该进一步加大。现在的这点资金对于要完成“十一
五”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来说,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9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当前资本市场格局与企业债券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 徐林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上午

大会交给我的题目是“当前资本市场格局与企业债券的发展”。谈资本市场我
觉得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谈得不好会谈出问题,所以我也不想多谈。

刚才高盛的一位先生给我一份报告,里面有一句话:2008 年是全球金融市场
发展历史中难忘的一年。我觉得 2008 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中难忘的一年,
因为 2008 年中国资本市场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动荡的年份,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跌幅
在全球名列前茅,一些人可能砸了不少钱在股市里面,到现在都没有翻身。刚才
我进来的时候,信息中心的一位小姐问我:“徐林司长,股票到底什么时候能好
起来?”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一、当前资本市场结构的新特征

所谓的资本市场结构无非是资本市场里面重要几个板块的变化。在中国,同在
所有的国家都一样,资本市场是个很重要的平台,这个平台首先是资产配置的一
个平台,同时也是企业融资的平台。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好坏,无论是对资产配置
的效率还是企业融资的难易,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本市场如果表现不好,资产配置
就不好。像股民们在股票市场上大有所失,这样资本市场资本配置的质量就很低了。

(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发生了比较积极的变化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板块主要还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结构指标来看,
2007 年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比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要大。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说
法股票市场之所以那么火,是因为债券市场不发达,是因为企业债券管得不好,
太落后了。后来才有了在企业债领域一些分工的调整,把上市公司债券的管理从
国家发改委放到了证监会,当时的说法是因为太多的流动性没有投资的渠道,债
券市场不发达只能投到股票,所以股票套牢越来越大。在那样的背景下这样说也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不是决定股票市场热、冷的关键因素。

10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到了今年,情况又不一样了。我们判断今年全年直接融资的规模(现在没到年
底,还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可以达到 1.1 万亿左右,去
年同期大概是 9 千亿左右。但是从直接融资的结构来看,可能从股票市场融资规模
是 3 千亿左右,大家可以算出有接近 8 千亿是属于债券融资。在这 8 千亿里面归发
改委管的企业债券大概是 2200 亿左右,目前已经发行了 1800 多亿,到年底我判
断大概会到 2200 亿左右,去年是 1709 亿。另外,上市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包
括今年新推出来的中期票据,加起来不到 5000 亿,其中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
规模更大一些,上市公司债券相对比较小一些。当然,这其中还有其它的一些品
种,包括可转债、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规模不是太大。

所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我觉得发生了比较积极的变化。假定今年
间接融资的规模如果能够到 4 万亿的话,那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是 1:4。
这个比例跟去年比没有太大的提高,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下降了。

(二)在直接融资内部,债券和股票的融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直接融资内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融资关系和去年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
变化。如果说去年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那么今年也是一条腿
长一条腿短,但是方向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左腿长右腿短,今年是右腿长左腿短。

实际上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因为政府的管理办法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虽
然在证券市场有一些新鲜的因素进来了,比如说发改委企业债券的管理跟过去相
比,在环节上已经减少了。从今年开始实行的是完全的条件核准制,你只要债券
发行的规模不超过净资产的 40%,过去三年的平均盈利可以够支付债券一年的利
息,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就可以获得债券发行的核准。只要符合
这三个条件不核准发行都不行,这是跟过去相比不一样的地方。

过去外界传我们有额度控制,其实并不是。按照过去的审批办法,我们要分批
报到国务院去,国务院批了我们再报审批发行,相当于是有两个环节,现在是一
个环节。过去报国务院我们不可能来一家就报一家,得一批一批报,每一批报的
规模也要差不多,不能每批规模相差很大,一次就报 600 亿至 800 亿。但是有时候
申请的企业额度已经超过七八百亿,这个时候即便符合报批条件,我们为了让更

10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多的企业发债,就要砍一些企业的额度,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额度之说。实际上,
本身我们没有计划的额度在里面,是这种具体的做法最终导致了这种局面。

在老的制度下,确实有很多问题,问题在哪里?任何一个企业报到国家发改
委来,什么条件才能报,什么条件下不能报,在什么条件下能发多少?这个有不
确定性,假如我们一次只能报 30 家企业,可能提出申请的有 50 家企业,虽然那
50 家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但也可能进不到报批的盘子里面去。这里面最大的问
题,是管债券人的自由裁量权太大。很多东西是我们可以说了算的,我们可以砍
掉企业一些额度,本来想发 30 亿,我们一砍只给发 20 亿,或者企业本来符合条
件可以发,我们可以让他这批发不了。这样就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给我们
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这里面寻租的空间太大。这不利于企业债券
市场发行,不利于我们的工作,也不利于保护我们的干部。

按新的办法,把我们自己的裁量权压缩在最小的范围内,企业只要符合条件
我们就不否决其发行,现在对很多企业来讲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报了很多企业 ,
但我们不可能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的企业都核准掉。我们要看文件,得有一个过程 ,
有等待的时间。当然也有的企业会去做工作,本来排在第 100 位,就会问我们能不
能往前挪一挪,这里面也有一点裁量权的问题,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管得比较紧,
我不愿意这里面出现类似的问题。当然也有意外,主要体现在一些重点领域,如
果我们持特别支持的态度,有可能会让他走得更快一些。譬如,四川灾后重建相
关的项目,可能报得很晚,但是我们会提前审核。再比如,现在重点支持的节能
环保,特别是污水处理领域的债券发行,我们也有可能把它往前提。如果 2008 年
的债券市场跟过去比有什么特点,就我们这一块来讲就是管理办法是有所变化,
跟过去相比透明度更高,核准的程序更加规范,这比较符合市场化的要求。

(三) 2008 年资本市场出现了新产品:中期票据

中期票据是一个企业债,也是一个有价证券,和企业债不同在于其发行条件
更宽松,它不是核准也不是审批,是注册,承销团队主要是商业银行。相比我们
管的企业债券和证监会管的公司债券来讲,所发行的市场更大,而且中期票据的
投资主体少了更多的约束。比如说企业债券的投资主体,大概 50%左右是保险公
司,但是按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不能投资于无担保的债券。所以,企业债券的

10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发行如果想让保险公司买就一定要找担保,如果找不到担保有可能发不出去。关
于这种担保,过去市场上一直说是发改委强制担保,实际上根本不是我们强制担
保,而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有规定,不让其投资于无担保债券,迫使发行体找担
保。

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市场的发行,投资人主要是商业银行。大家知道,商业银行
只要有流动性的话投资债券的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 ,
发行规模和发行的容易程度,都比企业债和公司债券要优越。但是熟悉这个市场
的人都知道,在发行第一批中期票据之后又暂停了。其中的原因还是主管部门对
这些产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反映到了国务院,中期票据就被停了。对
我来讲,我对这个产品最大的不同看法是,它的推出使得同一个债券品种的发行
条件和标准不一样了。因为它不需要遵循前面所说的企业债券三个条件的约束,
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资本市场的管理有不同的部门,相互间也有一定的
分工,比如说人民银行推出中期票据,证监会管理上市公司债,我们发改委管的
是非上市公司的债券。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发行的标准和条件应该一
样,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企业自主去选择,到底发行了哪个品种。但是中期票据
的推出,实际上打破了债券市场的规则。所以,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说,这是不
合适的。

二、实现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企业债券的制度在不断完善,未来发展的空间毫无疑问会越来越大,发展的
条件也会越来越好。对我们来讲,一个健康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最关
键的是要处理好扩大规模、控制风险和完善制度之间的关系。

扩大规模:我认为可以在部门间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
推出不同的债券品种。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不能以规模论英雄的。无论
是中票、短融、上市公司债和企业债,规模的扩大还是要建立在合理的发行条件和
标准的基础上。企业债券并不是没有风险,仍然是有风险的,在企业债券历史上 ,
并不是没有出过问题。恰恰是因为出了问题,才延误了企业债券发展的步伐。因为
出了问题一下被停下来,停下来再起步的话就比过去变得更加谨慎。所以,我们
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还是要把风险的控制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看待。

10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控制风险:现在企业债券发行跟过去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个人投资者少 ,
大概 95%左右都是机构投资者在购买。这样的话,如果一旦出现兑付风险,处理
起来的难度要比过去小。过去都是散户的时候,一出现兑付风险,如果政府不马
上干预的话,买债券的人马上就把政府包围,静坐。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好处在于
他不会去政府门口静坐,在选择买债券的时候会有自己的判断。这是比过去稍微
好的一个地方。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要严格地把握发行的条件,特别是要强
化中介的作用,如评级机构、会计司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让他们反映客观的实情。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最后大家都发现,原来一直非常推
崇的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他们在衍生产品的评级上面原来也犯了这么大
的错误,当然错误的产生是技术能力的不足还是动机的问题现在没有办法判断,
但是评级机构所扮演的作用在债券发展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有其它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对竞争领域的企业来说有经济周期的风险。
比如说现在的经济开始进入到下降的通道,有可能使过去发债的一些企业在利润 、
现金流方面出问题,有可能产生兑付的问题。像这样经济周期的风险,做审批的
人也很难判断,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或许应该去判断一下,因为我们核准的条件就
这三个方面,跟周期的问题可能并不密切。

另外,产业政策也有风险,也许我们在核准的时候,企业所从事的领域在产
业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过了几年之后这个领域过热了,政府一下子出台限制性
的措施,或者是税收环境发生变化了,企业经营的环境就变了,现金流等各方面
的条件就也变化了,这个时候也会产生风险。这些风险及该提示的就要提示,该
公开透露的也应公开透露。这需要管理部门、中介机构、投资人,包括承销机构共
同来控制风险。

完善制度:过去围绕企业债券的管理权一直有争论,有说该发改委管,有说
该证监会管,在争论当中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在股市泡沫破裂的时候就把问题
归结为债券市场不发达,所以发改委管得不好应该到证监会去管。今年股市不好
的时候债券又成了一个借口,也说是债券品种不好,要发可交换债,去救股市。
这个时候债券市场又成了一个救股市的工具;或者是再次推出中票的时候,重点

10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鼓励企业去回购增持股票,这样的话有利于股票市场。所有的借口,我认为有一
定的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考虑,但我也认为,从大的企业债券的概念看,发改
委一下子能管好也很难。我所在的财经司现在只有 19 个人,负责的领域既有财政
还有税收,一行三会,我们都要对口,我们司的证券处既负责 IPO 募集资金的审
核,又要负责企业债券,但这个处只有 4 个人,一年却要办三、四百个文件,也就
是说一天至少要办 1.5 个文件(一年 200 多个工作日)。我不相信我的这些人在目
前的条件下能把这些事情完全做好。所以,有分工对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是有好处
的,但是要统一标准,在分工的基础上,债券发行的条件和标准要统一。所以我
极力主张应该尽快地去完善、修订过去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把一些不合适宜的
条件重新修订,把分工明确下来,这样的话今后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统一的条
件,来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还要推动债券市场的一些品种的创新。

三、对明年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判断和工作设想

从明年来看,债券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所以,谁要问
我说明年股票市场能不能回暖,我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明年经济的不确定性
也很大。按照主要机构对明年全球经济和发达国家经济的预测,是越来越悲观了。
很多企业都预测像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和地区,可能都是负增长。从中国来看,我
觉得这次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不会有异议了,大家认识都一致,现在呈加速下滑
的趋势,一些问题按照过去我们对宏观调控的把握都很难理解。我认为这次实际上
是经济周期开始转入下行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好碰在一起了。中国经济危机下
行的起点在去年底或者是今年初已经显现,因为房地产开始滞销下行的时候,就
应该是经济周期下行的起点。几个月下来,到下半年的时候经济呈现了加速下行的
趋势。房地产在很多城市是量价齐跌,跟房地产相关的领域,如建材、钢铁、电力、
运输现在是一塌糊涂。钢铁从 6000 多元钱一吨掉到 3000 多元钱一吨,还卖不出去
发电过去几年一直是超过 GDP 的增速,但是今年发电的增速是低于 GDP 的增速,
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已经是小于 1 了,过去电网是绷得紧紧的,现在重要的电网开
始担心负荷太小不能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国际方面海运不行,国内方面铁路也
不行,7 月份的时候是企业找铁路局去要车皮,到了 8 月份,是铁路局去找企业
要货源了。这么大、这么快的变化,我觉得对明年的经济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国

10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内下行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混在一起,这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像今年这样宏观政策取向在一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而且频率这么快,历
史上是少有的。年初的时候是“双防”,年中的时候是“一保一控”,到现在,
说的是“审慎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实际上,我们看货币政策,无论是准备金
率还是利率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下一步就应该是财政政策调整了。

我个人认为,在需求非常不好、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投资的意愿会
大大减弱。所以,消费的需求和投资的需求都会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
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知道,有“流动性陷井”一说,即不
管怎么降息,市场就是不投资,因为市场看不到希望:东西卖不掉、利润在下滑
谁都不会投资;失业在增加、收入在下降,大家都不会去消费。所以我认为明年经
济增长压力是比较大的,我个人主张应当实施非常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大家可能
都记忆犹新,10 年前我们国家就实施过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个时候最高发行
过 2000 多亿的国债,那个时候一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只有 1 万多亿,固定资产投资
只有 2 万亿,所以 10%的投资是靠政府投资来驱动,因此力度是足够的。那段时
期最高的赤字率(赤字占 GDP 的比重)达到了 2.6%。而现在,今年的财政收入大
概能够到 6.2 万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大概是 17 万亿,这个时候再靠财政政策来
推动经济增长 1 个点、2 个点,需要的赤字规模就不是 2000 亿了。但是我想,积极
的财政政策还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能容忍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如果说今年的经
济增长还能在 9.5%以上,明年只能到 8%或者是更低,会产生大量的问题。

我们现在也在研究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现在能看到的是越来越积极
的趋势。关键要看决策,要加快实施的步伐。因为政策有滞后期,如果实施慢了,
甚至到明年上半年才推出,可能明年一年的经济都会很困难。但对债券市场或资
本市场来说,如果经济下行的趋势不能有效遏制,对股票市场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
因为实体经济毕竟是资本市场很重要的基础。当然在债券市场,我们希望一方面
能够尽可能高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债券市场在推动经济较
快发展方面能扮演一些积极的角色。我估计明年地方政府收入会有很大的问题,
关键是土地收入不行了。如果地方政府要从事已经规划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话 ,
肯定需要发债。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经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

10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们也想明年尽可能地能给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融资环
境。同时,如果明年的股票市场不好的话,在直接融资领域,还需要债券市场在
帮助企业融资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

提问 1:您好,我是投行的,我们非常赞同您刚才的观点。现在我们做一些基
础设施领域债券的市场开拓,我们也有相当数量的客户。如果这种债报上来,在
您这里备案审批的话会不会有一定的照顾?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时间承诺,譬如说
1 个月或 2 个月?

徐林:我们现在的承诺是不能超过 3 个月,但我们也是希望尽可能的快。刚才
我也说了,快不了的难处主要是人手的问题,而不是内部程序复杂性的问题。人
手的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借。但借多了也不行,因为办公室里没有地方坐。我们
最近找了几个券商,各大券商给我们抽一个人来,召到一起然后帮我们看材料。
现在我们能够想的办法就是这样了。但是我们自己也在考虑,看看有没有其他办
法尽可能压缩核准的周期,这样的话使企业等待的时间不会太长。

提问 2:最近有很多渠道讲,国家可能会放开对地方政府债券创新的管制,或
者是让他们尝试一下相关的做法,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准备?如果超过
了发债周期,比如说城市的基础设施,是以企业为主体还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来
发行?

徐林:最近网上已经报了,有关地方政府发债的事情,这是财政部在做的事
情。但是地方政府直接发债是属于以政府的名义发债,按照我国的预算法这是不
行的,除非国务院特批。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最后还要看国务院怎么批。财政部
已经报了方案,据我了解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发而不是以政府的企业为主体来发 。
我觉得企业债有很多发债主体实际上是地方性的政府投资公司,他们某种意义上
是替政府融资、建设运行基础设施的。如果从基础设施角度来说,债券融资的通道
是敞开的,是不存在问题的。就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而言,让一个市场主体来
举债要比以政府为主题来举债更难。因为市场主体举债必须按一系列的条件做准
备,来运作,并公布相关的信息。但是政府举债,钱到了政府的手里,用处就很

10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多了,不一定是用于基础设施,可能是发工资或者是用到了别的地方去了。从效
率和商业化的角度说,市场主体来发债效率更高。我觉得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
可能让地方性的投融资平台发企业债比直接发地方政府债可能效率更好更高一些 。
现在因为地方政府的潜在的债务规模和风险,都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
让地方政府再举债的话,只会进一步加大它的债务规模和风险。因为相对于市场
主体而言,政府的约束(预算约束)要更软,不利于控制债务周期。

提问 3:刚才您谈到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一点是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您觉得如果是财政政策上马的话,什么时机是合适或者是宏
观部门认为比较可能的。如果这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的话,跟上一轮(10 年前)
有什么区别?这一轮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如何避免新一轮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徐林:您是不是记者?

提问者:我是记者。

徐林:我说的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不是发改委的观点。我觉得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是必要的,刚才已经阐述了。而且要问我力度和快慢,我觉得力度肯定要
大一点,速度要快一点。这样会更好,如果慢的话,因为政策有滞后性,会对我
们经济下行的趋势扭转造成不利的影响。

至于说和上一轮政策相比有什么不同,我想如果是政府投资的话,在投资领
域上可能会有一些区别。1998 年那轮调控更多的加大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
这次基础设施还有,但是与 1998 年的高速公路、农村电网略有不同。这次主要应该
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从结构调整来看,有更多的资金侧重于安排有利于扭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重
要措施的投资,同时也会有一些用于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的节能减排的措
施。还有是重大的、跟结构升级有关的领域。

应该说,需要政府投资的领域很多,花多少钱都用得出去,这是绝对没有问
题的。因为我们有很多事情从长期来看是非常需要的,早晚都要做,无非是早做
晚做罢了。这些钱是早晚政府要花的,无非是早花完后花完的问题。现在经济处于
下行通道之中的时候,如果把钱早花了可以有效的刺激经济,同时又可以弥补在

10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经济发展当中特别是基础领域的薄弱环节,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一举两得。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0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内需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 石刚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下午

大家下午好。我结合当前的经济,谈谈对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些看法。

一、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政策措施

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近年来很热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特别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对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中央、各地高度重视,“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六个重大原则和六个政策导向,其中三个重大原则和三
个政策导向都是对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直接表述。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要解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如产业层次结构偏低,城
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经济总体素质和效益不高,以及资源
和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所以,近几年出台了大量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农业方面,从 2004 年开始中央 1 号文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到十七届三中


全会谈农村改革问题,国家对“三农”问题始终非常重视。这几年对农业的投入
大幅度增加,2008 年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 5625 亿元,约相当于 2005 年财
政投入的两倍。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国家出台了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

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出台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高技术 产
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集成电路、软件发展都有具体的政策支持。

在服务业方面,近几年国家在推进服务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除了《国
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配套政策之外,一些发达省份都出台

11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像江苏省及其下面的无锡市、苏州市都出台了专门支持服务
业发展的政策,对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节能减排方面,近几年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明显加大,2007 年国务院
出台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里面有非常详细的工作要求和政策方向,现
在这些工作都在逐步落实,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像单位 GDP 的能耗、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都已逐步下降。2008 年中央财政继续投入 418 亿元,用于跟节能减排有
关的工作。

在区域发展方面,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一些
政策,如《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今年又针对特定地区,如新疆、宁夏、青海和长三角等地
区,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

在投资和消费方面,结构调整的取向非常明确,一方面从投资来说,要严格
控制两高行业、新上扩能的项目,加大对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建设。另一方面,
从消费上讲,第一要增加收入,第二要改善预期,第三要完善环境,第四要培育
热点。这几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来看,一方
面积极提高农民收入,这几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连续超过了 6%。除了提高城镇一
般职工的收入之外,特地提高了对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水平。另一方面,实
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今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提出要以创
业带动就业。近几年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力度也在加大,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障的覆
盖面,特别是初步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力度 ,
加快推广新农村合作医疗。从去年开始,开始进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试点,过
去主要是针对职工,现在没有工作的老人、小孩都可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这样从
社会保障方面解决了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2008 年,即便是扣除了价格因素,实
际的消费增长也是很快。

二、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调整结构仍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需要解决的
问题仍然很多,要经过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11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今年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的结构是否优化,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起到关键的作用。从技术来看,产
业技术进步,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购买外国的技术。正是由于购买外国技术,
会带来一种现象:在市场好的情况下,大家会争相买技术、上项目,一旦市场情
况不好,大家就会都出现问题,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前几年国家强调防止重复建
设,防止产能过剩,也提到了这样的问题。

核心竞争力不完全是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现在一些企业反应市场情况趋
紧。我们在调研当中感觉到,不同的企业情况是不太一样的,企业的分化更加明显。
例如,我们曾经去调研两家企业,都是纺织企业,一家规模比较大,一家规模中
等。它们面临的市场环境都是一样的,市场环境外部需求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上
升,以及汇率变化不好掌握。但是通过与两家企业座谈,却发现它们的情况不太一
样,大企业感觉困难重重,中等规模的企业反而感觉还可以。因为中等规模企业的
产业链长,很多成本可以分摊,而且产品比较有特色,国外对它的产品比较认可 ,
因此在确定产品价格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定价范围。现在纺织行业的需求比去年少
很多,但是有企业意识到,市场高档需求在减少,低档竞争的企业太多,最后改
成做中档企业,反而发现市场可以进一步开拓。我们也调查了一家高技术企业,刚
开始谈的时候,说有 7 个方面的困难,讲到最后,我们发现 7 个方面的困难都有
办法去应对。因此,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快慢,创新能力的高低
以及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有一种说法:
在外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要扩大国内的需求,这是非常对的。但扩大国内需求,
要跟结构调整更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再搞一般性的项目,否则会出问题。国际上
也有这方面的例子,前苏联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赶超美国,提出发展基础产业,
最后苏联的基础产业发展了,与美国的差距反而扩大了,原因是美国正在大力发
展高新技术。所以,我们国家下一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是非常重要的。还有
人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冲击当中也有
很多机遇,原材料价格会下降,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变小。如果我们利用市场
环境趋紧的情况,加速推进我们的结构调整,借此实现产业升级,提高技术水平 ,
才是真正抓住了机遇。

11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下一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

从重点来看,下一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是非常明确的。

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第一是地,第二是钱,第三是技术,第四是基础设施,
第五是人。一是地,如果耕地保不住,农业的后劲会受影响。二是钱,中央提出以
城反哺农村,这是非常重要的决策。第三是技术,农业的发展依靠技术的提高,
我国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有较大潜力。第四是基础设施,制约农业最大的因素是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第五是人,不但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而且要提高农民
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从工业来看,一个是抓装备制造业,一个是抓高技术产业,这方面我国
已有非常明确的方向和政策。

第三是服务业。服务业与第二产业或工业发展规律有差别。在这方面需要进一
步探索,更好的抓住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个关键
问题,就是服务业人才的问题。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人才是关键。

第四,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节能减排。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要继续巩固下去,下一步发展重点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

第五,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发挥各地方的独特优势,同时又要避免走
过度消耗资源的老路,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方面走出一条新
路。

因为时间关系,我大概介绍这些情况,讲得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提问交流:

提问:现在都在讲保增长,前面也听到了很多部委领导讲要科学发展,现在
的形势您个人认为明年的政策取向是保增长第一,还是科学发展转型是首要的。
是不是有一些做法和政策会让步于保增长。

石刚: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谢谢。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1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当前投资形势分析
国家发改委投资所所长 罗云毅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下午

一、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

(一)基本数据及背景资料

从宏观形势来看,我国投资率这两年一直是创新高的;另外一个是净出口率 ,
这几年也是创新高的,占了 7.3%;储蓄率也是新高 49.8%;消费率则创下了历史
最低,2007 年为 48.8%。

从月度数据来看,2008 年 1~9 月份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很快,这个数据与


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差别,仍然保持在 25%以上的增速。所以,今年投资率仍保持
在高位已成定局,预计还是在 40%左右。

这几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投资的调控,即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一明确的提法是在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来的,即调整消费
投资比例关系,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样的提法是明确在数量上
进行调控,这种思想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2002~2003 年,政策略有调整,即在 2003 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调整消费


投资比例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03 年变为较有弹性的提法,
增加了政策活动的空间。此后,2003~2006 年,指导思想一直比较清晰,即增加
消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直到 2007 年 11 月底的时候,宏观调控尤其是在
投资政策方面依然是保持了 2002 年以来的提法,即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
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仍然是“双控双防”的思想。从投资的角
度来讲可以看得很清楚,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思想是防止投资反弹、或者是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十七大在这方面也做出了阐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提出
了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支出结构的转变,要从过多依靠投资、出口转向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发展。这是从 2002 年开始一直到十七大整个宏观调控的主调。

11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二)投资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总体
来说,决策部门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是比较早的,政策调整实际上在 6 月份就已
经开始了。2008 年 6 月 13 日,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市区和中央主要部门负责
同志会议,提出了五项任务。在宏观调控当中,关于投资提出了“大力优化投资
结构”。这与 2002 年以来的提法有了较大的不同,已不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防止投资反弹”、“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作为主要任务。

2008 年 8 月,中央 11 号文件提出了几项工作重点,其中第一项重点是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而第一项重点里面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
持合理投资规模”。核心思想是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实际上是要防止投资规模
下滑,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想法,比如说“按照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三农’、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
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建设。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控制‘两高’行业新上扩能项目,
防止煤化工等产业项目盲目布局和违规建设。坚决停止新上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
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工作,推进一批有利于消除瓶颈
制约的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最后一句话是特别重要的,体现了什么
叫合理投资规模,体现了决策部门宏观调控的战略思想和部署。

为什么说要“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工作”?实际
上在 1998 年的时候,上半年年初,中央减少财政赤字的政策还没有变,但到了
6、7 月份的时候,中央决策发生了改变,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
期建设国债,扩大公共部门的投资、扩大内需。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但在具体
的实施过程当中出现了障碍。障碍之一就是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对此没有充分的思
想准备、没有充分的项目准备,当时的扩大投资未能及时地落实到项目上。此次决
策部门在 8 月份提出储备项目的思想,实际上是根据 1998 年的经验开始推行项目
建设,从而更加体现了扩大投资规模的意图。

2008 年 10 月 19 日,国务院部署四季度十项经济工作任务,明确提出来要“
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标志着投资总量调控政策的走向发生了重大转变。

11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二、调整宏观投资政策的原因分析

(一)短期因素

从短期来讲,我国经济周期正处于下行的通道上,产出的增长速度下降,而
且下降得比较快,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也在下降,电力增长速度下降,特别是房
地产市场的疲软。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其在固
定投资当中占了 20%~23%的份额。

从全社会的投资来看,1~9 月全社会投资同比增长 27.8%。不过与以往有很大


的不同,如果考虑到投资价格指数的话,实际增长只有 17.8%,差了 10 个百分点。
最关键的是要看新开工项目情况,1~9 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仅仅增长了
1.7%,增幅比 1~8 月份降低了 0.8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 10%的投资价格指数,
则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的增长率实际上是负值。如果从地区的角度看,占投
资或者是 GDP 半壁江山的东部地区新开工项目的实际投资增长仅为-15.4%,还要
更低一些。如果东部新开工项目实际投资增长下降了 15%,那么显然将对未来国
民经济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反映整体投资趋势,因为往年
个别月份均有负增长情况。但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在过去的三个季度当中,大部
分月份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率都是负值,这是在近几年当中没有出现过
的。因此,该项指标反映出未来我国投资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这是值得我们注
意的。

11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002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

120%
100%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80% 实际投资完成额
60%
40%
20%
0%
-20%
-40%
-60%
04-02
04-05
04-08
04-11
05-02
05-05
05-08
05-11
06-02
06-05
06-08
06-11
07-02
07-05

07-11
08-02

08-08
07-08

08-05
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极可能进入较长时期的低迷调整
阶段,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在今年二季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因此外部需求将出现
下降。从短期来讲,外部需求不足要通过内需来弥补。内需无外乎消费和投资,但
是消费的启动是不太容易的,消费率从 2002 年一直降到 48.8,在此种情况下,只
能启动投资。

(二)长期因素

仅仅从短期的形势变化角度来理解投资宏观政策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
须从长期的、本质性因素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考虑。否则我们就必须面临这样的问题,
当经济增长态势得以恢复时,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
理投资规模”这样一个政策,或者说是否要恢复对投资总量进行控制的政策。

长期因素基本分析框架要建立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即低消费率和高储蓄
率。储蓄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净出口、存货增加和固定资本投资。在高储
蓄率条件下,高投资率是唯一的选择。

从 1990~2007 年我国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情况来看,储蓄远远大于投资,二者
之间形成了一个缺口,而且该缺口越来越大,到 2007 年为止已经达到了 2 万多亿。

11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1990~2006 年我国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态势

55%
总投资率 总储蓄率
50%

45%

40%

35%

30%
1992

1995

1997

2000

2002
2003

2005
1990
1991

1993
1994

1996

1998
1999

2001

2004

2006
高出口率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利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可以获得 4%的收
益。但是考虑到汇率风险、热钱回流、宏观经济稳定、机会成本、能源的净出口和污
染的净进口等,高出口战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从长期看,高净出口
率的教训非常深刻。因此净出口只能作为短期的权宜之计,不能成为三驾马车之
一。在既定的高储蓄率条件下,为弥补净出口下降所带来的影响,扩大国内固定
资产投资是唯一的选择。

三、结论

投资调控的新思路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认识的反映。即使不考虑短期
因素,宏观的投资总量调控政策也迟早要从控制投资规模向充分利用储蓄资源,
激励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投资与储蓄的基本平衡的方向转变。当前的这次宏观投资
政策调整,短期因素仅是诱发因素。我们希望在今后发展中,这样的投资总量调
控理念能长期保持下去。

四、投资政策展望

(一)管住货币、放开投资

投资调控特别是总量方面,不是一个短期的措施,而是长期的战略。从战略上

11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看,当前要处理好投资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在总量上要管住货币,放开投资,管
住货币就是要管住通货膨胀。不管怎样,通货膨胀始终是我们的“大敌”,不能
依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投资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放开投资就是要让
投资把我们的储蓄充分利用起来。投资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只要管住货币,就不
会有通货膨胀。在比例方面,应按照中央的提法,即要优化投资结构,其中最重
要的是管住投资项目的外部性,放开比例。

(二)加快财政政策调整

借鉴 1998 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应考虑进一步加快财政政策调整,向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转型。最近对房地产的调整在某种意义上
已经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转型,例如减税。根据 1998 年的经验,如果采取扩张性财
政政策,应按照中央提出的原则,即优化投资结构,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作
为投资的重点,例如节能、资源、科技创新、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至于传统的产
业部门,例如钢铁、水泥、电子、化工等,可依靠市场来调节。

(三)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扩大投资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例如,在当前的大规模投资当中,在房地产业
可能会增加保障体系住房的投资,但是所谓市场经济原则,就是不应把保障体系
过于扩大,把本来不属于保障体系的也包括进来,这就会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

扩大投资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强调管住投资外部性的问题,实际上就
是讲可持续发展。现在确实是要扩大投资,要增加投资弥补外部需求的下降。但是
对于土地的保护、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保护都不能放松,不能够以牺牲可持续发
展来扩大投资,这也是 1998 年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

(四)把激励企业投资放在重要地位

目前扩大投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由公共部门来投资,但实际上决策
部门还应把如何激励企业投资放在重要地位,不能仅仅依靠公共投资来弥补外部
需求的下降。当然,怎样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通过公共部门投资的调整来激励和
带动企业投资,仍然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11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五)要结合考虑其它扩张性措施

1998 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扩大公共部门
的投资需求。现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的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是要增加
支出,但同时还可以采取减税、补贴等形式,即非投资的形式。

我的演讲就这么多,我就把我对当前投资政策调整的一些理解向大家做一个
汇报,谢谢大家!

12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提问交流

提问 1:想请教一下刚才讲的净出口和投资关系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
国家,现在每年出口资本将近 2000 亿美元,用来购买国外证券资产,但同时我们
只吸引外资 600 亿~700 亿美元。那么,您觉得政府的政策怎样可以放开一些行业
管制或者是鼓励民营企业在扩大投资当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与其把这些资本借给
外国人在国内投资,中国应该怎么样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本?

罗云毅:你提的问实际上就是我想讲的,就是怎么利用这些资本在国内发挥
更大的作用。当然我们在政策上和体制上要做很多的调整,我刚才讲的主要是宏
观调控政策上的调整,即不再约束投资、而是鼓励投资。你讲的实际上很多问题是
属于体制上的问题,还有发展阶段的问题。那么在体制上,我们确实还有做很多
工作要做,比如说讲到民营经济的发展、垄断部门改革的问题,这都是决策部门
已经考虑的,实际上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具体做的工作。

提问 2:刚才您提了一个观点,就是高储蓄的唯一出路是投资,这是一个比
较新颖的观点。在目前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迅速扭转结构的话,会不会
进一步导致净出口的增加,这就会进入到一个循环的怪圈,请问您怎么解释?

罗云毅:如果不能调整结构,中国就没有出路了,现在是必须要调整结构。现
在实际上我们很多投资、生产能力是面向世界市场的,调整结构的话,即想把资
源输入到世界转到以内需为主,确实是需要一点时间。我讲的可能很容易,但实
际上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而且过程
确实不容易。目前,我国每年造 110 亿双鞋,国内仅消费 30 亿双,那么 70 亿的制
鞋能力怎么转成内需,确实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另外这个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还
与我们的技术创新有关。如果技术创新跟得上国内需求的步伐,如果能够体现在
固定资产投资上,那么我们的投资在国内就能找到自己的出路。如果没有技术创
新、或者技术创新慢的话,不能适合国内的需要,那么投资就没有办法转化。

提问 3:现在整个经济在下行的通道中,观察到产业界的投资意愿都在收缩,
那么就您目前掌握的信息看,现在再投资刺激是不是为时过晚,或者您认为有哪
些政策会比较快的能挽回这样的趋势?另外在哪些领域能最快起效,刺激投资的

12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起效的时点最快会在什么时候?

罗云毅: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是非常容易犯错误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什么
时候能够很快地启动。至于进一步采取什么样政策,我觉得在具体的工作部门,
包括财政部、发改委等,应该正在研究这方面的事情。当然从大的方向来讲,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扩大性的财政政策无非是减税和增支。减税可以考虑很多方面,比
如说加快增值税的转型,实际上中央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但没有落实,这次利用
这次机会可以加快转型。还有可能是在所得税或者是个人所得税等某个方面进行
调整,不过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可能还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过程。至于投
资支出,一方面投资的重点应该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例如能源、新材料、教育、
公共卫生等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部门。这跟平时讨论宏观经济、讨论很多年的结构优
化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现在在加速,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公共部门方面加大
力度。比如说水库的建设,原来计划是 2015 年完成,现在可以提高到 2012 年。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2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2009 年我国工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 陈斌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下午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很高兴能参加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并和大家一起就 2009 年我国工


业发展的政策取向进行交流。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
经济界、企业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一些热点的行业像钢铁、造船、汽车
等。下面我一并简要向大家报告,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从上半年运行情况
看,虽然部分行业出现了下行的苗头,但总体发展是稳健的。在振兴装备制造业、
推进企业重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进入三季度之后,
工业减速幅度呈扩大趋势,尤其是 8 月份和 9 月份,主要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回
落,下行的压力逐渐加大。

一是生产增速放缓。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2%,增速
同比减缓了 3.3 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减缓 1.1 个百分点。其中,7 月、8 月、9 月的工
业增速分别为 14.7%、12.8%和 11.4%,分别同比回落了 3.3、4.7 和 7.5 个百分点。9
月份 11.4%的增速是 2002 年 4 月份以来最低的。从内部结构看,重工业回落速度
也快于轻工业。用电量也为工业增速回落提供了佐证。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9.7%,同比减缓了 5.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减缓了 7.5 个百分点,是影
响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从 6 月份开始,发电量月度增幅已经连续 4
个月低于 10%。

二是出口增幅回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 6.05 万亿元,


同比增长了 15.7%,增幅同比减缓了 6.1 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减缓 1.3 个百分点。
其中,9 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长 12.6%,比上个月减缓了 3.7 个百分点。

12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三是企业利润下降。1~8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1.87 万亿元,同


比增长 19.4%,增幅同比回落了 17.6 个百分点,较前 5 个月回落了 1.5 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的亏损额 3485 亿元,增长 1.7 倍。

四是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前三个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
涨了 19.5%,同比提高了 15.9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8.3%,提高了 5.6
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 12.4%,提高了 8.6 个百分点。进入下半年
后,受需求减弱、市场预期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流通环节生产资料的价格高位
回落,9 月份比上个月下降了 2.4%,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

以上是前三个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下面简要剖析一下钢铁、船舶和
汽车这三个行业的情况。

(一)钢铁行业

前三个季度,全国粗钢、钢材产量分别是 3.91 亿吨和 4.45 亿吨,同比分别增


长 6.2%和 8.1%。增幅同比分别回落了 11.4 和 15.9 个百分点。其中,8、9 月份钢材
月度产量连续出现负增长,9 月份粗钢产量也出现了负增长,是近年来的最低水
平。同时,粗钢表观消费量增速也呈现下降态势;国家连续调整钢铁产品出口关
税和退税率的政策效果显现,前三季度出口材坯 4963 万吨,同比下降 10.6%,进
口材坯 1246 万吨,同比下降 5.4%,净出口 3717 万吨,同比下降 12.2%;国内市
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7 月上旬达到了 162.26 点,为历史的最高水平,比年初上涨
37.14 点,此后逐月回落。9 月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 143.94 点,比上
月末回落 8.28 点。10 月上旬(122 点)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较今年高位已经下
降了 25%;1~9 月,71 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 1326 亿元,同比增长了
13.1%。其中,其中,8 月份利润同比下降了 19.4%。9 月份的利润只有 32.2 亿元,
同比下降了 72.9%。9 月份这 71 家大型企业当中,已经出现了 23 家亏损。需求低迷
钢价下跌、成本高企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前五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钢铁行业进入了高速扩张期,短短
的几年内生产能力大幅度上升。2007 年粗钢产量 4.89 亿吨,较 2002 年的 1.82 亿吨
增长了 169%。钢铁产量甚至超过了其它前五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
韩国)产量的总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满足了国民发展的需求,成绩是需要肯定的。

12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但是大家也知道,从 2003 年开始,钢铁行业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围


绕着“控制总量”、“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调控的效果也打了一
些折扣。现在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钢铁行业的周期性特点也随之显现出来,产
能过剩的问题恐怕很难避免。

(二)船舶行业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水平明显
提升。2007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2164 万载重吨,新承接订单 9845 万载重吨,手持
订单 15889 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23%、42%和 33%。企业的效益也很
好。今年前三个季度,民用钢制船舶完工 156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 38%。据美
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中国前三季度造船完工 1310 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
21.1%,承接新船订单 5290 万吨,占市场份额的 37%,8 月份手持船舶订单 21640
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36%。

可以说,我国造船工业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布局建设了三大造船基地,
有力提升了我国造船业长远发展的能力,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船舶生产
基地之一,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造船行业的发展形势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市场潜在的
风险逐步加大。从 8 月份开始,国际航运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下滑。 BDI
(波罗的海干散货船运价格指数)指数连续 39 个交易日下滑,10 月 20 日报收
1394 点,比 8 月 18 日的前期高点 7623 点下降了 88%。克拉克松综合海运指数 10
月 20 号报收于 18496 美元/天,下降了 2/3;8、9 月份新船的成交量也明显下滑,8
月成交 130 艘、1406 万载重吨,比 7 月份分别下降 54%和 38%;9 月份进一步下降,
成交 94 艘、693 万载重吨。船东要求延期交付和撤销订单也进一步增加。(这里面
有摩根斯坦利的最新报告指出,未来三年预计有 227 亿美元、2890 万载重吨散货
船合同有可能被撤销,大约有 20%的订单将延期交付。)与此同时,一段时期以
来,持续紧张的船用柴油机也开始松动,出现了几家柴油机厂向一家船厂竞标的
局面。

12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多种迹象表明,造船能力过分扩张,已经对当前国际船市的供求关系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有可能当前船市回调恰逢我国造船能力的集中释放期。出现上述情
况,船舶工业经济的发展将会面临着大起大落的风险。随着船市供求关系的变化 ,
产能过剩、订单减少、船舶价格下跌已经很难避免。船舶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建造
周期长、市场波动大。近年来,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上升,各类金
融机构对船舶融资的积极性高涨,采用了各种金融工具解决了非国有船舶企业的
融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也累积了金融风险。

(三)汽车行业

从前三个季度汽车行业运行情况看,产销增幅明显下降。1~9 月汽车产量 731


万辆,增长了 12.35%(这是统计局的快报数据,与行业协会快报数 747 万辆,同
比增长 13.6%稍有出入),同比回落了 10 个百分点;其中,轿车是 387 万辆,增
长 10.81%,回落 12.7 个百分点。汽车行业 1~8 月份实现利润 1044.73 亿元,增长
了 28%。增幅比 1~5 月回落了 5 个百分点。

汽车销售量虽然继续保持了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速同比下降了 12.52 个百分


点。从季度销售情况看,一季度销售完成 257.9 万辆,同比增长 21.48%;二季度
完成 259.6 万辆,同比增长 15.38%;三季度完成了 204.6 万辆,同比下降 1.87%。
导致汽车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财富效应的下降、居民购买力的下降、流通环节资
金紧张以及成品油涨价等因素。

从对外贸易情况看,在出口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贸易逆差也在
进一步加大,1~8 月整车出口数量比进口数量多 22.4 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
6.5 万辆,但进出口贸易逆差却达到了 37.6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4.6 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的汽车附加值较低,而进口的汽车多为高档车。

从年初开始,自主品牌轿车增速也呈现下降趋势。前三季度,1 升以下轿车产
品销售量同比下降 0.91%,占轿车销售量的 4.85%,比上年同期回落 0.52 个百分
点。自主品牌的崛起是以小排量车为基础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费用增加
等因素使生产成本持续增长。随着合资品牌产品加快进入 1.6 升以下市场,对自主

12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品牌产品将带来更大的压力。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对外开放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
连续 5 年的高速增长,汽车产量从 2002 年的 325.1 万辆达到 2007 年的 888.9 万辆,
一跃成为了汽车生产大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从 2053 万辆增长到 4358 万辆。其中
私人用车保有量从 341 万辆增长到 2876 万辆。在此期间,车用油品消费量从 6643
万吨增长到 11867 万吨,净增加了 5224 万吨。

汽车工业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升级,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加重了交通
压力。换言之,汽车社会环境难以跟上现代工业汽车生产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的汽车的消费。

分析前三个季度工业增速回落的原因,比较复杂。事实上,这几年宏观经济确
实绷得比较紧,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也是有意
识地引导宏观经济避免过热,调整之后再提高,但之所以工业增幅下降较快,主
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叠加所致:

一是全球性资源性产品涨价,对我国石化化工、钢铁等过度依靠境外资源的支
柱产业发展抑制明显;

二是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家居民消费能力持续下降,加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
成本上升,以及进出口政策调整集中出台,使我国纺织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优
势逐渐弱化;

三是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的影响,高耗能产业限制盲目扩大产能、
加大淘汰落后力度,以及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质量等影响,也间接制约了这些产
业的高速发展。

四是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经济衰退的预期,来势猛、影响大,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攀升。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今年以来工业结构调整也出现了积极的
变化。比如说振兴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
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快完善专项进口税收

12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政策等配套措施,着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我国在装备制造业在产品结构调整
和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取得了不少新的突
破;在国家和有关地方政府的推动下,钢铁行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继上半年山
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相继成立后,6 月份宝钢通过市场化运作重组了广钢和
韶钢后成立了广东钢铁集团,9 月份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成立了广西钢铁集团,
对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调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来势之
猛,波及之广,影响之深超过了多方的预料,已经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体系和世
界经济,这也决定了此轮世界经济调整需要很长的过程。特别是美日欧的经济如
果持续低迷甚至陷入衰退,将引发全球经济进一步下滑,国际经济环境中潜在的
风险进一步积累。总体上看 2009 年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趋紧,对
此我们要有充分估计,宁可把形势估计得严重一些,也不能掉以轻心。

明年工业领域面临的压力,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外贸出口增长压力较大。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
日剧加深,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疲弱。美、欧、日是我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市场,
占到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这四个外贸大省外贸
出口占了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近 70%,这几个省今年下半年出口明显下滑也是受
外部需求的影响。明年国际经济环境趋势趋紧的情况下,外贸出口很难增长。

二是消费需求增长压力增大。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较浓,
对居民消费心里也构成较大的压力;企业效益下降也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经济不景气的预期引发的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必将向上游行业传导。消费升级步
伐放慢,对房地产、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消费也将产生抑制作用。

三是产能过剩调整压力加大。2003 年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旺盛的市
场需求,刺激了包括高耗能行业在内的一部分热点行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生产
规模已十分庞大。当前这些行业投资扩张的步伐仍然较快(今年前三个季度六大
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 3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8.4 个百分点)。从市场发展看,钢
铁等领域已经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凸显,调整和消化

12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过剩产能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加大。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对长期依靠
低成本竞争的中国制造业无疑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1~8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利润同比下降了 17.5 个百分点,一些大的企业也很困难。在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
情况下,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产业升级转型将更加困难。同时,企业效益回落
也会影响到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明年推进节能减排的任务也更艰难。

上面,我主要讲了明年工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国内
外的环境变化对经济增长构成了较大的压力,但是我们所处的加快推进工业化和
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没有改变。“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一大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
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后劲。

“十一五”以来,大连石化 2000 万吨炼油改扩建、广州 1350 万吨炼油改扩建、


青岛 1000 万吨炼油新建、海南 800 万吨炼油新建、青海百万吨钾肥、广西平果铝氧
化铝扩建、华银 160 万吨氧化铝、江西赛维 200 兆瓦多晶硅切片,以及哈电集团核
电出海口基地、东电集团出海口基地和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基地、西电集团特高压交
直流制造基地改造等一大批重大电力装备项目已建成投产。

上海长兴岛、青岛海西湾、广州龙穴三大造船基地、沈变整体搬迁改造、首钢搬
迁、湛江林纸一体化、新疆百万吨钾肥、独山子 1000 万吨炼油改扩建、广西钦州
1000 万吨炼油新建、中海油惠州 1200 万吨炼油新建,以及四川、天津、抚顺、镇海
四大乙烯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广东湛江、广西防城两个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的前期工作也在顺利推进。

这几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效也很显著,可以说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好
的时期。煤电机组迅速实现了向超临界超超临界的过渡,电站空冷系统已经国产
化,大连红沿河二代半核电站设备可实现国产化率 85%,已经完成三代核电设备
的技术引进,1.5 兆瓦风电设备已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
开发取得成果。冷、热连轧机组可以实现自主设计、自主成套。日产 8000 吨以上大型
新兴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成套出口。造船成功地进入了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万箱级
集装箱领域、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实现批量生产。成功研制了一批适于铁路运输“

12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高速、重载”需求的干线轨道交通装备和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率达到
70%以上,具备了车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能力。

总体看当前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长期因素仍然在
起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和余地还比较大。只要我们认真应对,就
能通过一个时期的调整进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为下一轮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明年工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明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一五”规划
纲要极为关键的一年。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产业配套体系完备,一批重要工业品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们积累
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发展基础,是抵御外部冲击、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重
要保障。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改善
宏观调控,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要把握好调控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调整
政策,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制定明年工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同时按
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制定工业
发展政策的重点。概括起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是明年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初步考虑,2009 年工业发展方面拟开展的工作:

(一)提前开展“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

最近发改委正在进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从情况看,工业领域中
不少行业都提前实现了规划目标和任务,在继续抓好“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的
同时,既要做好过渡期的衔接工作,又要着手开展“十二五”规划思路的研究,
提前谋划长远发展,早动手,早谋划。

(二)加大力度推进结构调整

着眼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
心环节,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力争在国际竞争当中占
更加主动和有利的位置。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在调控投资节奏、优化投资结构

13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上狠下功夫。

——船舶行业。我国船舶工业整体规模已经很大,明年工作的重点是确保按期
保质完成已签订造船合同的同时,在调整结构上狠下功夫。船舶工业调整主要是
“稳定油轮、散货轮、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建造,进军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领
域”。重点发展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及配套装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大型、
先进工程船舶。产品结构尽可能结合产业重组同时进行,以减少重复建设。同时要
下力气提高船用柴油机、船用发电机、大型甲板机械等船用配套研制能力,提高船
舶的配套水平。

——钢铁工业。我国钢铁工业的总体规模同样已经很大,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
仍然是明年钢铁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推动湛江和防城港大型钢铁基地项
目的建设。这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都在 700 亿左右,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这
两个项目的实施对钢铁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目前一些城市落
实钢厂和搬迁改造任务很艰巨。在全国 74 家重点钢铁企业当中,有 18 家建在省会
城市,有 34 家建在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给城市环境容量造成很大压力,也制
约了自身的发展。这些钢厂的搬迁改造一定要结合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进行。同时,
要重点解决国内短缺的原材料和重大技术装备、国防军工急需的关键原材料。要有
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好国内铁、铜等短缺矿产资源的开发,这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重点支持几家条件成熟的大型矿山项目建设,缓解原材料短缺,减轻进口压力,
减少对外依存度。

——汽车工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汽车市场,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
对能源供给、道路交通、空气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即使国际上不出现金融危机,
环境条件也难以在短期内承受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发展速度的减缓,
也给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加快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
趋势。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生产企业要考虑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汽
车,这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利益所在,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国家也将重点支持企业
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电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关
键部件,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国家也正在研究鼓励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的消费政策。

13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石化工业。在继续抓好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建设,提高石化产品市场供给能
力的同时,要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统一要求,做好油品质量升级工作,为全国范
围内实施国Ⅲ汽油标准和北京等部分城市提前实施国Ⅳ汽油标准做好准备。同时
抓紧出台车用柴油国Ⅲ和国Ⅳ国家强制标准,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量大、投资密集、
时间紧、任务重。为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也
将重点支持中石油和中石化对现有大型炼油企业进行相应改造,加快大中型炼油
企业油品质量升级工作。

——装备制造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精
神,继续支持 16 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自主开发工作。同时,明年将启动《高档数控
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为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等领
域服务。

工业门类多,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报告。

(三)稳定和促进出口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高耗能、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政策进行了部分
调整,将一些资源型的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取消出口退税、下调出口
退税。这些贸易政策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调整出口结构、引导产品
结构升级,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缓解了贸易顺差增
长过快的局面,减少了贸易摩擦。现在形势有所变化,外贸政策也应调整。经国务
院批准,今年 11 月 1 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
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内容广泛。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保持
外贸出口增长并不意味着要不加区分地鼓励扩大出口,还要坚持有保有压。“两
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政策不宜调整,否则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街头调
整。

(四)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另
外一方面要促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

13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布局,使其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继续发
挥带头作用。同时引导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承接好产业转移。这次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已于 10 月中旬发布,实施好这
个专项规划也是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专项规划,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原地恢复、原地重建与
异地新建,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
业,为实现灾区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专项规划
中涉及到工业企业恢复重建项目达到 3600 个,其中由财政资金引导的资金是
1226 亿元。明年是贯彻执行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十分重要的一年,任务很重,
责任比较大。

(五)抓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要求,加强对重点
地区的督导,抓住市场机遇,促进钢铁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根据我委
与 28 个省区市分别签订的《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到 2010 年前
要淘汰 1 亿吨炼铁,5600 万吨炼钢的落后能力。到 2007 年底,共关停和淘汰落后
炼铁产能 4659 万吨、炼钢产能 3747 万吨;2008 年要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 1400 万
吨,炼钢产能 600 万吨。明后两年淘汰落后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六)加快推进产业重组

在国家的推动和支持下,去年以来企业重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上汽重组等
为热点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09 年要抓住机遇继续
推进企业重组,特别是要加快钢铁、有色、水泥、汽车、造船等热点行业战略性重组,
争取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这些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
提高面向市场的能力。

(七)完善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

通过这几年宏观调控的实践表明,只有用改革的办法才能解决长期制约我国
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才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要加
快推进我国财税、金融、收入分配、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另外一方面要适

13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抓紧完善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工业宏观调控体系。

以上报告是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体会和初步考虑,关于明年的经济工作思路和
重大经济政策,国家正在研究。今天讲的仅代表个人的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
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

提问 1:我想请教一下,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非常严重。举一个例子,华
晨汽车公司欠的外债比较大,如果持续亏损,明年又没有收购重组计划的话,这
个公司就撑不下去了。但是这个企业对整个辽宁省的经济的贡献又比较大,在就
业上也影响到十几万的工人。对于这样一个企业,就政府来讲,是如何实施重组
计划的?可以容忍什么样的亏损,或者是允许就业上有什么样的下滑?谢谢!

陈斌:谢谢你的提问。汽车行业产业重组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我
的老本行。坦率地说,1994 年国家发布第一个汽车产业政策的时候,当时说到
2010 年要扶持三到四家大型汽车集团。在研究产业政策的时候,就有企业的老总
问过我,说三到四家是到底谁?当时我们自己想,一汽、二汽、北京和天津,上海
和南汽,如果重组起来很容易形成三到四家大型企业集团。这毕竟是我们个人的
想法。2002 年我组织上海和南汽的兼并重组,我亲自到镇江把两个企业的负责人
找在一起。作为的企业同志对重组是非常愿意的,但是这里涉及到一个是中央企
业,一个是地方企业,存在很多体制上的问题,阻碍了这两家企业的重组。但是
市场经济是发展的,如果企业走不下去的话,地方领导也要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

实际上,去年上汽和南汽的重组,虽然我们从中牵线搭桥,但最终的重组并
不是我们的意愿,更多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自己两家走在一起了。当然 ,
我们在后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工作我们都做过,现在也在做这些方面的工
作。我觉得更关键的是取决于地方领导的决心,江苏当初也不愿意放南汽。但是兼
并重组之后,所有的汽车厂照样在南京,照样在江苏,发展得也非常好,给地方
带来的税收贡献也很大,我觉得关键的原因不在于我们,也不在于企业,可能还
在于地方领导的一些观点。

提问 2:刚刚列了很多明年国家的重大项目,炼油还有一些港口,总的来说

13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投资从数量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跟过去 2007 年、2008 年比,在工业投资上有


多大的预期增幅?

陈斌:我刚才点到的项目绝大多数是“十一五”规划中的项目,关于明年,
我们也在考虑,整个工业领域里面需要储备一些项目,11 号文件也提出来在工业
领域要有储备的项目,我们也在储备,储备的项目比前几年的规模要大,具体的
数字没有完全定下来,项目也没有完全定下来,但是储备的项目可能比前两年投
资规模要大得多。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3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保持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朱中一

2008 年 11 月 2 日 下午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这两天,大家都听了国家综合部门领导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的演讲。下
面,我作为房地产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只能从保持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提
一些政策建议。

房地产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也是极为敏感的行业。房地产行业客
观的说,目前进入了调整期,全国 1 至 9 月份,有 20 个省区市销售量同比都在下
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情况。从房价来说,从 8 月份开始环比有所下降。所以,我
们觉得房地产现在已经进入了调整期,也进入了调整和转型期。怎么样保持行业
的健康发展问题?确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协会也会关心,现在地
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我想从政策层面来讲,来研讨
一下怎么样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8 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


我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到形成一个独立产业,到快速发展,到成为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房地产业为解决百姓安居乐业,为城镇建设面貌改
善,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城镇居民住房
水平普遍显著提高,住房质量和环境明显改善;住房资产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房地产市场机制日趋完善,多层次的
住房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住房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也积
累了一定的经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
走过了住房严重短缺的时代,基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发展道路,正
在向着更加注重改善人居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的阶段

13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发展。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从去年
四季度以来市场持续低迷,销售量明显下降。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绝大
多数地区的销售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增幅明显
下降,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同比为负增长,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市
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稳定房地产市场任务很重。一些城市房价仍在高位运行,超
过了购房者的承受能力。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趋紧。住房
保障制度还在逐步落实过程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问题近期还不能完全解决。
中等及中等偏低家庭的住房问题也开始凸显。土地市场、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
育还不健全。分析房地产市场中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分析一下今年以来
房地产市场明显下行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与国内外宏观经济
形势影响有关,房地产与整个大的外部环境关系密切;二是与宏观调控政策,包
括财政方面、税收方面、限价房政策、保障房政策、土地政策叠加效应,及住房与房
地产政策设计不配套、不协调有关。另外对房地产市场本身一些地方经过了 10 几年
快速发展之后,尤其是一些地方的房价已经涨到了老百姓无法承受之后,必然进
入到市场的低迷期。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们大家都知道政策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客观地
说,我国房地产业在近一、二十年中,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与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政策法规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如,针对一些地方在 1992
年、1993 年出现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和股票热,国务院及其建设等有关部门抓紧
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起草工作,全国人大也很快组织审议并于 1994 年 7 月通
过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应该说,该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引导、规范房地产市 场
起了积极的作用。又如,1998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
住房建设的通知》,以住房分配货币化取代了城镇住房的福利分配制度,使我国
的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发展房地产市场奠定了制度基础。2003 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市场发
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政府在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和保持房地产市场
稳定健康发展方面的责任,提出了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和承租普通商品住房,

13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加快建立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并明确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
标。上述政策法规的出台,对引导、规范和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起了相当大
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也与我国
房地产政策法规整体设计或实施中的不配套、不协调是有关的。

近一个时期,我回顾了本人自 1991 年 5 月至 2006 年 3 月参与房地产一些政


策法规研究、制订的经历,也参阅了一些专家的论著,对保持我国房地产业健康
发展的政策有如下一些想法。

我这里讲的房地产政策法规,包括了政策与法规两个层次。一般来说,政策是
法规的先导,法规是政策的更高层次,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在政策与法
规方面,我在这里也以讲政策建议为主,对法规不做重点展开。

房地产业既是与众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又是与百姓住房条件改善密切相关的民生产业。因此,从这两个基本
点出发,健全的房地产业政策,首先应该有保持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
又要有以住房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公共政策。同时,还要针对房地产市场阶段
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必要的调控,这就需要制定宏观调
控政策。当然,产业政策、公共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是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的。
三类政策,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也可能不同。比如说 1998 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国家当时推进市场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产业政策上没有发展起来。后来这个
问题市场化觉得还可以,但是住房保障的问题突出出来了。所以每个时期的重点
不一样。但是在后来政府过程当中,始终有宏观调控的东西,把那两个东西过滤
了。但三类政策的完善与协调,是房地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关于住房公共政策的完善与落实问题

“住有所居”,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确保每个居民都有适当的住房,
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国没有房地产市场,因此,政府和
城镇居民都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社会福利来处理的。1998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
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了在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上的市场化、社会
化方向,为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应对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
足之处是忽略了政府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方面的责任。2003 年《国务院关于促进

138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虽明确了政府在解决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
需求方面的责任,也指出了要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但不少地方
落实不够,再加上当时对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住房面积等方面规定不具体,
所以,不少地方在落实上不尽人意。在总结前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07 年,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要建
立与完善住房公共政策的思路,再加上之后出台的廉租房管理办法和经济适用住
房管理办法,应该说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了以住房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公共政策
的框架。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适当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
模;二是应抓紧制定《住房保障条例》,从法律角度规定住房保障的对象、保障标
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对违法违规的处罚措施等,
待时机成熟后重新开展《住宅法》的立法研究。另外,从完善住房公共政策角度考
虑,在房价偏高的地区,还必须要研究并提出解决未列入住房保障范围的中等及
其偏低收入家庭的办法与措施。比如说经济适用房等作为政策的内容。

二、加强对房地产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

我国的房地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尽管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不少地方的房地
产市场先后进入了调整期,但从长远看,至少在 2020 年前,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
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刚性需求、以及住房改善性需求和旧房拆迁改造等需
求,决定了我国房地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再加上房地产业带动的产业链长 ,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因此,房地产业在现阶段的支柱产业地位不能动摇。前一
段时间讲到支柱产业是不是对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忽视了,这两个是都不能忽视的 。
前面讲了公共政策,另外一个是加强了。因此,对房地产业的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也应加强。在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中,也明确了这方面
职能。为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有关工作,我们协会的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准
备对房地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一些前期研究。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是加强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目标与规划实施的研究。准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
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方式,并借鉴国内外经验,重点从房地产业自身协调
发展和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及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具体提出
到 2020 年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这给房地产也汇报过。像发展的目标怎么提,这是

139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比较重要的问题,特别是要讲要不要讲人均居住面积。我国从统计来看,到 2007
年按照现行的统计制度规定,到 2007 年底的时候人均的居住面积是 28 平方米。根
据十七大报告,到 2020 年我们要建设一个比较殷实的小康,殷实的小康要不要有
具体指标性的东西,我们也在研究。目标清楚之后,我们将来的发展才能明确。现
在面临了一个问题,客观的说面临了底数不清、信息不畅。这几年发展国内有一些
家庭几套房子,发展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不是很清楚。另外一方面信息确实不畅 ,
包括统计方面的东西。刚才讲了人均 GDP 也反应的是这个问题,城市统计是 28 平
方米,如果按国家统计局按发改委的数字,这个数字是低的。现在的房价按照国
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这个数字,事实上一些地方国内在采取一些降价的促销办
法,房价我们自己也不是非常有把握。要提出这种发展目标,对大家进行基础性
的工作要抓住这些工作,我觉得怎么样弄清底数,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可能是重
要的。同时研究实现发展目标的实施计划和步骤;提出有效保障发展目标实施的
政策建议。

二是加强对房地产业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房地产业运行机制的
比较,从市场机制、自律机制、监管机制和调控机制等方面,分析和界定政府与市
场的作用边界和相互关系,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业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这里是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哪些是中央政府管的,哪些是地方政府管,哪
些是市场管的,这可能要明确。

三是加强对房地产业经济政策研究。这里又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房地产投资政策的研究。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业投资概况和问题;通过对
国内外房地产业投资政策的比较,根据房地产业发展目标,量化房地产业投资目
标;研究拓宽房地产业投资渠道;提出建立健全房地产业投资政策以及促进房地
产投资政策有效推进的实施步骤。

2.房地产业土地供应政策的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
按照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从房地产业用地的供应目
标、供应规模、供应模式、供应途径(如普通商品房用地是在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基
础上的招标方式,还是以追求高地价的拍卖方式)和供应时序等方面提出改革和
完善我国房地产业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促进土地供应政策有效推进的实施步骤。

140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现在供应土地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觉得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咱们在房地产的规
定里面,对土地的供应,那个时候制定得比较早了,1994 年出台的,没有现在规
模得那么具体。现在土地采取招拍挂之后,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国家同时又提出来
要稳定房价,怎么弄?原来在房地产提出是基准地价,标准地价,房屋价地方政
府要定期公布的。我们想普通商用房的定价是不是加上地价的适当幅度,只有地
价稳定了房地产价格才稳定,如果地价稳定不住想稳定房地产价格是困难的。我
们建议在城乡统筹的试点地区,现在国土资源部有这个文件,因为城市的建设人
均用地 100 平方米、农村人均用地 200 平方米,城镇化之后,怎么样既可以节约土
地又可以改善环境。

3.房地产业金融政策的研究。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制度的概况和问题,
借鉴国内外经验,按照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
强住房公积金监管的办法与措施;提出拓宽房地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研究房地
产信贷、证券、保险、信托等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加强房地产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以及促进房地产金融政策有效推进的实施步骤。

4.房地产业财税政策的研究。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财税政策的概况和问题,
借鉴国内外经验,研究适合与房地产业发展有关的财税政策以及提出促进房地产
财税政策有效推进的实施步骤。在当前,能否通过精简税种、降低税率,加强监管,
既促进消费,又不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

四是加强对房地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这个问题议论比较多。我国的房地产在
解决住房短缺之后,怎么样提高住房质量的问题,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问题,有比
较大的文章可以做。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业技术政策的概况和问题,结合国内外
经验比较,按照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研究与房地产业有关的省地节能环保
政策、住房供应结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产业化标准等政策,提出适合产业发展的
需要支持、限制、淘汰的部品、部件生产和技术以及促进房地产业产业技术政策有
效推进的实施步骤。

五是加强对房地产业产业组织(含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
的研究和市场主体准入及退出的政策研究。这个问题房地产客观来讲,前几年由
于房地产市场本身需求旺盛,企业对这方面重视不多。到房地产的转型期我觉得

141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应该要很好的研究企业的组织机构的问题,目前有的企业可能面对了一个包括重
组的问题,包括兼并的问题有没有解决。作为市场要怎么样进一步提高门槛,研
究市场的退出问题,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里面提出来的一项重要
任务。人才结构的问题,目前来讲怎么样留住人才,保住稳定的队伍。必须提出房
地产业的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基本思路,系统提出房地产业产业组织政策(包
括市场准入与退出政策、企业整合与并购政策,合理的人才结构与必要的执业制
度),以及促进房地产业产业组织政策有效推进的实施步骤。

六是加强房地产业监管政策研究。结合国内外经验比较,研究适合房地产业健
康发展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包括规范市场行为政策、提高市场透明度政策、价格监
管政策、反商业贿赂政策、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行业协会的指导与自律规范等)
以及促进房地产业产业监管政策有效推进的实施步骤。这是产业政策方面的工作。
客观地说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现在也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完善。

三、加强与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

由于我国在住房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在房地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方面
更显滞后;因此,人们在近几年中自觉不自觉地把房地产政策都理解为宏观调控
政策;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快,投资规模大,出现的问题也不
少。政府为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从 2003 年起启动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
调控。而一些调控政策是针对当时的情况出台的,所以又给人们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虽有一定成效,但缺乏整体性、连续性的感觉。其实,就一些专家的见解和我
本人的想法,一个完善的房地产政策体系,住房的公共政策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政
策是两类最基本的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只应是针对当时国民经济运行中暴露出来
的问题,制定的短期的调整政策,是维护行业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政策。回
顾前几年的调控,我们已经感觉到,如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好普通百姓的
安居乐业问题,既需要有完善以住房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公共政策,又需要有
调整供应结构的产业政策,还需要有抑制投资投机、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的
宏观调控政策;企图通过调控政策来解决所有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
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房地产业,从 1998 年起的快速发展,到 2005 年、2006 年一些地方房价

142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的过快上涨和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出现,到 2007 年 6、7、8、9 几个月一些地


方和企业的盲目发展,到 2007 年四季度起房地产业的逐步理性回归,再到目前我
国大多数地区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虽然,本次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持续时间、深
度和房价变动的幅度,还难以预料。但我个人觉得,从目前的走势看,全球性的
经济减速、我国房地产市场本身规律及股市持续低迷、购房者资金缩水等因素,对
市场的影响在起着主导作用。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或可能即将出台
的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肯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自
住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购房人,也是利好的消息,但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影响
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我看了杭州市市委书记的发言和杭州的有一些材料,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是
为了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稳定社会,是为了保经济、保银行,保老百姓。三个稳定
三个保,是这样的道理,房地产如果下滑太快,现在主要的是房价,为了防止销
售的长期低迷,房价的下跌。市场极其低迷之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影响也
很大,对工业的影响也很大,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促进经济的影响肯定很大。另外一
方面,由于银行的贷款也比较多,涉及到安全的问题。另外房地产收入财税是地方
政府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地方政府的收入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像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出来之后税收 10%要用于廉租房的建设。所以,现在出台了一
些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我觉得杭州市的提出来的三个稳定三个保,我觉得代
表了当地的不少地方的领导思想。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从这方面来理解。

客观的说,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我们协会提的建议也是比较早。7 月 10 日
我们召开了会议,以协会的名义,把国务院的有关机构,把银行的、大专院校的
专家等请来分析形势。另外 7 月 13 日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做了汇报,当时建议
得比较多。而且我们客观的提到地方出台的政策措施,跟当时的建议是非常类似
的。作为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刚才我们介绍的经验在政策法规司不仅
仅是提意见,去年 8 月份当时房价涨的时候,我们及时向中央报了一个报告,要
求采取措施来解决房价过分上涨的趋势,而且是建议采取财政的金融政策打组合
拳。后来,据银行的同志说,银行研究局的局长也是专家组的成员。他们说是提高
住房补贴的政策,房地产像去年的不厉行的发展是要出事的,今年房地产低迷之

143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后,我们也继续感觉到继续下去对国家的安全影响很大。

回顾这几年房地产的发展史,我个人对加强与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如
下一些体会:

1.宏观调控政策既然是对宏观经济变动下对房地产阶段性运行状态的调整政
策,所以当宏观形势和房地产市场发生明显变化时,现在适时适度地对前几年出
台的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2.制定宏观调控政策,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措
施,坚持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刚才举的例子,前
两年出台的政策不少,效果比较大的是去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
出台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提高申请购买第二套以上
住房的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将下限提高到 40%),对抑制投资投机效应的体现就
是例证。房地产市场开始理性回归。

3.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要处理好目标与措施的一致性。如 2005 年以来,国家


一直把稳定房价作为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房价能否稳定与供求是否平衡有关。在
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只有采取增加有效供应的手段,才能缓解供求矛盾,而当时
行政上又要求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给人们的预期是市场供给将趋紧,
加上投机投资者的炒作等,使房价在 2007 年 9 月前越调越高。又如,稳定房价,
就要稳定地价。而实际采取的土地的“招、拍、挂”方式,在许多地方,变为了价
高者得的拍卖方式,这是当时推动房价和地价越调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客观来
说房地产的价格人为性的是造成去年地价很难调控的重要原因。这就牵扯到调控
政策和措施要一致,部门要联动。不然的话调控目标很难实施。

4.在制定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房地产开
发建设周期的特点,处理好解决当前问题与长期平稳发展的关系。一个房地产项
目,从策划、取得用地、到开发建设与销售,少则也要二年时间,这就是不少人常
说的房地产政策效应的滞后期。与此关系最大的,就是在制定土地供应政策时,
要处理好解决当前问题与长期平稳发展的关系。在当前,既要避免现行处置闲置
土地政策催生过多新盘或造成烂尾楼,重现空置高峰;又要防止以根据当前情况
而进一步紧缩土地供应,在二、三年后再次出现供不应求。

144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5.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既要坚持统一政策,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
指导。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差异很大,再加上房地
产市场区域性强,因此,国家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希望能按照《国务院关于促
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 号)中明确的“坚持在国家统
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分别决策,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多尊
重地方的意见,多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地方的监管。最近一段时间 ,
不少地方政府,主要是城市人民政府,为稳定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些减
免房地产交易税费、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支持居民自住性
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政策;有的地方还放宽了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预征政策,
放宽了土地出让金的支付期限,放宽了项目的开竣工期限,延迟或暂停征收涉及
房地产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环境;有的地方还要求
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给予正常的信贷支持。我们觉得,一些地方采取的
措施,与我们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七月份以来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是非常
相近的。我们希望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进一步关注房地产发展态势和认真梳理地方
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出台相应政策的储备。

上述是我对完善房地产政策建议的想法。从更高层面上讲,建议政府部门还要
抓紧做好《住房保障条例》的制订、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订及《城市房地 产
管理法》的修订等工作。限于时间等原因,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在制定房地产的政策法规方面一定
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企业一定要顺应形势,主动调整与转型,并
坚持“诚信、品牌、社会责任”的理念,坚持依法经营、照规章制度办事,积极向
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性能良好的房屋。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及消费者的配合与支持,房地产行业一定能在这次调整中实现软着陆。从长期来
看,经过这次调整与转型后的企业及行业,也一定能朝着更加持续健康的方向发
展。

我的发言,大多是个人观点。讲的不对的,敬请各位批评!

145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谢谢大家!

提问交流

提问 1:我问两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现在出台了一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策,大家都知道这些政策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如果政策不好的话下一阶段会出台
什么样的政策?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的城镇居民购房能力是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计算过的话需
要房价下降多少,老百姓才能承受。再有保证每一个人有住房的话,长期看好房
地产行业的情况,房价如果继续上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出路在哪里。

朱中一:第一个问题只能这样回答,我知道政府有关部门在密切关注着房地
产的发展态势,在做好相应的政策储备,下一步要制订什么政策,我是协会的,
很难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也考虑了这件事情,房价问题是最敏感的问题。客观讲由
于国家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很强,有的房价高的地方,希望开发商在定价上理性一
点,作为企业自己也明白。如果你的定价不理性,没有销售出去,企业自己也难
受。另外有些地方,房地产市场可能还刚起步不久,像中西部有的地方房价还不
是很高。它也没有多少降价的空间,也不好说降价的问题。城市中低收入老百姓的
住房问题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于老百姓确实生活有困难的,政府是应该
通过加大住房保障来解决,前面讲的问题,我们讲了住房公共政策,把所有的问
题都往市场上去挤。

第二个问题,作为消费者,我觉得要理性一点,消费者也很困难,如果到市
场上买房子,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要科学消费,有多少能力就按多少的能力去消
费。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有梯度消费的观点。从目前来说,我国的住房自由率在
2007 年底是 83%,这也很高。所以,我们也建议住房在改善性需求方面给予支持,
这怎么解释,我们当时的提法是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买来新房子就卖出去
旧房子。下面怎么去操作,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每个地方的老百姓的城市能力和房
价收入比这是复杂的问题,我们搞过研究。根据当时的研究,2006 年以前基本上
房价这一块是合理的,2007 年之后这个问题有一些地方涨得比较快。至于说降价
的空间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也有重
要的原则:商品房的价格是供求双方决定的。除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像讲的

146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因为土地是划拨的。这要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它的是市场
价格。市场价格我觉得开发企业会考虑的,顶不住的时候一定会降价,消费者的
理性层有重要的原因。现在我知道不少开发商有的是愿意降价,有的采取是促销
送车库、送装修等等。但是一些民间又带来了把前期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很典型的
有的砸售楼处。买股票的人,现在缩水缩了那么多,也没有去砸证券交易所,你
买房子缩水了,去把售楼处砸了,开发商怎么敢降价?

第一要求开发商理性一点,第二要求政府回调一点,希望现在的银行对于信
誉好的企业,要更加支持一点,另外一点是各方面要理性一点,通过几方的努力
来实现我们的软着陆,具体的降价幅度不好说,差异很大。另外房地产市场除了
地域化的特点之外,本身还有个性化的特点。一个楼层里面朝向不一样,房价也
不一样,所以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

提问 2: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像您说的房地产对 GDP 拉动很大,有消


费、钢铁、水泥、家电、装修之类的,这些东西技术是不高的,所以有的人说中国是
靠房地产成为世界强国拉动 GDP,您有什么评价?

第二个问题是刚才说房子贵也是地价贵,您认为政府为什么不能搞无底价?

朱中一: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是客观存在的,现在由于房地产的低迷,造成
了我们包括像钢铁、水泥行业,包括建筑行业的影响是明摆的问题。至于每个地方
他又不一样,有各个地方的市场,有的可能不一定完全是靠房地产,有的地方支
柱产业有好几个,并不是唯一的支柱产业。

第二个房价与地价,由地方政府操作的时候怎么操作,我们建议是根据普通
商品房不一定搞拍卖的方法,讲招标,这样才能稳住房价。

提问 3: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城市人口的比例有没
有目标,资金方面如何解决,由谁来承建?第二个是开发商的退出机制,协会这
边有没有对行业的整合政策方面做过研究?

朱中一: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在行业里面是这样考虑的,能够像廉租房、经
济适用房整个的覆盖率是占了 20%的话就差不多。至于资金来源在廉租房的管理
办法里面讲得比较清楚了。一个是土地出让金的问题,包括租金是一个问题,包

147
“2009 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演讲整理稿

括地方财政的指示问题,包括贫困地区中央财政怎么支持的问题,政策讲得很清
楚,现在抓落实的问题。至于退出机制客观的说,我们也想抓,是想通过一方面
是建立诚信的体制,因为不诚信的企业亮黄牌。另外我们想建立一个房地产的信
用评估体系,对信用好的企业,包括贷款上面的东西给它一些亮黄牌的措施,其
次是退出房地产行业。

(根据报告会现场录音摘编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仅供参会代表参考

148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