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á en la página 1de 5

◇ 史学经纬

和经典 ,思想史就真的是一个“层层积累”的历 究成果 ,似乎尚需更大的努力 。过去对思想史研究



史了 。 方法的争议 ,并未为思想史的研究带来曙光 ,反而导
在他看来 “过去的思想史只是思想家的思想史和经
, 致更多的问题的出现 。究竟怎样才算是思想史的研
典的思想史”, 而实际上在人们现实生活的世界中 究 ? 思想史的研究是否应该有一套研究的方法 ? 是
“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 、 思想与信仰 , 作为底 否真的会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 对过去追
色或基石而存在”。既然“这种一般的知识 、 思想与 求所谓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 反而有更大的怀疑 。人
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 、 解释 、
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 们常常发觉 , 就是同一个时代或同一群人物 , 从文
作用”,那么“这个知识 、
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 , 也 学、 哲学 、
文化 、
社会等不同角度去研究的人为数不
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 , 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 少 ,但似乎文学归文学 、 哲学归哲学 、
文化归文化 ,自
的视野中”② 。葛兆光特别强调不要以“大传统”、 成体系 , 各说各的 , 各不相关 。往往同一历史人物 ,
“小传统”,以及“民间思想”或“民众思想”来解释他 在不同的研究中所呈现的 ,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背景 、
的“一般知识 、 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他再进一步阐 不同的社会 ; 又或者同一个人物 ,在不同的研究中我
明自己的意思 : 们看到好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物的形象 , 这是很难理
  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 , 作 解的 。问题在于 ,是否因为我们太执著于每个人自
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 , 这些知识与思 己学科的所谓研究方法 ,以致把历史弄得支离破碎 ?
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 , 它 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并非一定要壁垒分明 、 势不
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 两立 。当我们坚持用一种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去诠释
设 ,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 ,一方面在日常生 一个历史人物或课题时 , 这种思想史的方法可能会
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 , 作为人们生活的 反而成了狭隘的框框 , 把自己和历史都局限在我们

规则和理由 。 自己定出来的框框里面 。以往因基本的哲学立场而
葛兆光提出对思想史的“重写”, 和他自己长期沉浸 影响研究方法的问题 , 将会随着跨领域和多元学科
在宗教研究中有密切的关系 。他提出的观点在中国 的研究方法的兴起而解决 , 未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对于思想史的研究来说 ,是很新鲜的看法 ,而且带有 的发展将更具挑战性 。
“提神醒脑” 的作用 。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一段颇长的历 ①②③ 葛兆光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
: 、
思想与信仰世界 —— —中国
思想史》,第 13 、
13 、
14 页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
史 ,但对于如何去取得共识 ,以集合众人的力量和研
[ 李焯然 (1955 — ) ,男 ,广东省番禺市人 ,哲学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 。 ]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向度
方光华
(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69)

虑 ,但与西方近代学术的理论化程度相比较 ,他们的
向度一 :深化对中国思
论述显得还不够明晰 。19 世纪末 , 进化论 、
天赋人
想史学科范畴的理解
权理论以及自然科学的经验法 、 归纳法传播到中国 ,
  思想学术的研究在 中国的学术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反观传统学术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 体系 ,认为传统学术虽然不乏幽玄高妙的体系 ,同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也有较为严密的实证方法 , 但与西方近代学术相比
古人对中国思想学术史 较 ,尚没有达到“自觉”地位 。王国维认为 “中国人
,
研究的对象 、 范围和方 之所长 ,宁在于实践方面 。而于理论之方面 ,则以具
法等 问 题 不 是 没 有 考 体的知识为满足 。至于分类之事 , 则除迫于实际之
・127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学术月刊  2007 ・4

需要外 ,殆不欲穷究也”①。这使得中国学术没有西 会史研究为前提 ,着重于综合哲学思想、


逻辑思想和社
方那样严密的综括和分析水平 , 抽象思辨的能力和 会思想 包括政治、
( 经济、道德、
法律等方面的思想) 。
精密分析的能力也有欠缺 。 应该指出 ,哲学史不能代替思想史 ,但是思想史也并不
20 世纪初年 ,中国的学者们试图对中国思想学术 是政治思想、 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的简单总和 ,而是要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作出解说。在各种解说的基础上 , 研究整个社会意识的历史特点及其变化规律”④ 。
侯外庐通过对中国思想史的系统研究 ,对该学科进行 侯外庐关于中国思想史就是研究中国思想历史的
了明确定位。他认为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 ,中国思想 学科 ,是研究中国思想结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发
史研究应该包含三个主要层面 : 一是世界观。世界观 展变化历史的学科之认识 ,是在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向现
亦称宇宙观 ,即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 ,包括人对自身在 代学术研究过渡过程中对思想学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的重
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哲学是它的理论表 新定位。它既有对中国思想学术研究传统的继承 ,也有
现形式。侯外庐认为 ,哲学问题是任何思想都不可能 对西方社会思想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观点的
逃避的问题。无论何种从经验世界得来的思想观念 , 吸收 ,需要后来者在充分理解的同时不断予以深化。
都有哲学的基本认识作为最后依据 ,而处理经验世界
向度二 :加强对中国思想史多样性
各种具体问题的思想 ,也通常有待于哲学的反思才能
研究方法的探索
得到超越和提升。研究传统的思想学术 ,首先要清理
出思想家们的世界观。② 二是逻辑思想。逻辑思想即   在中国思想史学科体系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
思想学术家们阐发思想观点的方法。较早地意识到逻 成了不同特色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 ,其中运用得比
辑的重要 ,并力图对中国传统学术的逻辑思想加以分 较成功的主要有 :哲学诠释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的研究
析的是章太炎。他曾经从逻辑角度对孔子的“忠恕”思 方法和学术史的研究方法。
想加以阐发 ,明确指出“忠恕”
思想与演绎、
归纳法完全 —
——哲学诠释的研究方法。1918 年 ,胡适发表
《中

相符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也把逻辑方法放在 国哲学史大纲》。其“导言”提出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
十分显要的位置。侯外庐认为 ,逻辑思想反映出思想 “根本功夫”不外两条 : 一是要在资料的搜集审定和整
家的思想水平 ,是准确把握中国思想发展层次的主要 理上下一番功夫 ,二是要重视西方学术思想的参照作
依据。1947 年 ,他与赵纪彬、
杜国庠合著 ,在上海新知 用。他主要依据进化论和詹姆士的实验主义对先秦的
书店出版的《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古代思想编》,就 思想学术做了整理 ,凸显了用西方哲学来诠释中国思
非常注重“各时代学人的逻辑方法之研究”,认为研究 想学术史的主题。
古人的逻辑思想 ,主要目的不是从古人的思想材料中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后 ,人们惊叹该书对
提出某一个逻辑命题 ,也不在于说明或讨论古人具有 中国先秦思想史所做的明确的条理性分析的同时 ,不免
西方的某种逻辑思想 ,而是要揭示历史上的思想家的 对这种主要用进化论和实验主义勾勒出来的中国思想史
思维水平 ,从而真正理解中国思想方法的演进历史。 产生疑惑。金岳霖指出“所谓中国哲学史
: ,是中国哲学

三是社会意识。所谓社会意识 ,是指人们关于社会生 的史呢 ? 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 ?” 陈寅恪也指出 ,所
活、
社会问题、 社会模式的意识、观念或理论 ,它既包括 谓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者 ,看上去很有条理 ,然而往往不
社会意识形式 ,也包括社会心理。侯外庐认为 ,真正能 真实“著者有意无意之间
, ,往往依自身所遭际之时代 ,所
够反映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实质内涵的是社会意 居处之环境 ,所熏染之学说 ,以推测解释故人之意志”,所
识。1947 年 ,他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古代思想 论中国古代哲学“大抵即论者今日自身之哲学” “其言论
,
编》 卷首指出 “ : 斯书特重各时代学人的逻辑方法之研
究 ,以期追踪他们的理性运行的轨迹 ,发现他们的学术
① 王国维 《论新学语之输入》
: , 见《王国维遗书》, 第 3 册 , 第 529
具体的道路 ,更由他们剪裁或修补所依据的思想方法 ,
页 ,上海 ,上海书店 ,1983 。
寻求他们的社会意识及世界认识。 ”1957 年 ,修订本《中 ②④ 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
: ・自序》,上册 ,第 15 、
11 页 ,北京 ,
国思想通史》出版 ,侯外庐另外写有“自序”,再一次明 人民出版社 ,1987 。
③ 章太炎《检论》
: 卷三《订孔》,见《章太炎全集》(三) ,第 426 —427 页 ,
确他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就是哲学思想、 逻辑思想、 社会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
意识三者的综合。1987 年 ,侯外庐在《侯外庐史学论文 ⑤ 金岳霖《冯友兰
: 〈中国哲学史〉
上册审查报告》,载冯友兰《中国哲
:
选集》
“自序”
中又提到 “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
, ,我以社 学史》
下册 ,附录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4 。

・128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史学经纬

愈有条理统系 ,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①。他们的怀 把社会史与思想史的贯通 ,是 20 世纪中国思想学


疑 ,突出了在用西方哲学来诠释中国思想学术史时的 术史研究重要的创见 ,它不但为合符真实的现代中国
另外一个主题 :如何使这样的诠释避免主观随意性、使 思想学术史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而且为科学地解剖中
之符合中国思想学术史的原貌 ? 国思想学术史 ,挖掘思想背后的社会原因提供了依据。
金岳霖指出 ,最好的办法是“把中国哲学当作中国 —
——学术史的研究方法。任何思想都离不开一定
国学中之一种特别的学问”,根据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 的学术土壤。许多思想命题都是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
来理解和诠释 ,而不必计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 酝酿出来的。例如 ,要了解孔子的思想 ,就需要研究西
同。陈寅恪也认为 ,如果要真正使中国思想学术的研 周鼎盛时期的“六艺”
教育传统。孔子做了不少文化典
究契合实际 ,就必须努力做到“神游冥想 ,与立说之古 籍的整理工作 ,古代文献既是他的思想得以产生的源
人 ,处于同一境界 ,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 泉 ,同时又是他发挥其思想的材料。又如 ,董仲舒“天
心孤诣 ,表一种之同情”。冯友兰提出 ,要对中国思想 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就是在诠释《公羊春秋》
过程中 ,为
学术史进行贯通 ,确实需要参考西方的学术 ,但同时要 了使
《公羊春秋》
得到更完整、
更合理的解释才提出来
注意西方学说理论框架与中国传统学说的某些说法结 的。如果我们对
《春秋》
公羊学的发展历程有深入研究 ,
合。他试图在重视中国学术传统思想观念的一贯性基 能够理清不同时代、
不同学人对《春秋》
公羊学所提出的
础上 ,找出中国哲学实质的系统。 创新 ,当然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董仲舒所作的贡献。
在冯友兰之后 ,对于如何才能找出中国哲学实质 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清代中国思
的系统 ,侯外庐、
张岱年、任继愈、
李泽厚都做过有益的 想学术史研究非常传统的方法。如今对这一传统有比
探索 ,他们的解释已构成对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重要一 较到位的理解的是日本京都大学池田秀三等一些学
环。目前 ,又有一些青年学者尝试用现象学、分析哲学 者。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学者们反思中国思
等现代西方哲学对中国思想史进行研究 ,初步形成新 想史的研究历史 ,深感过于政治化、
主观化的诠释与中
一代哲学解析中国思想史的新特点。用哲学诠释的方 国思想史的真实存在一定距离 ,从而提倡学术史的研
法研究中国思想史 ,已经成为了一条具体可行的道路。 究 ,学术史研究得到了空前重视。人们相信 ,只要学术
——
—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在人们努力确立一套符 史基本事实真实 ,就一定能够建立更加契合历史事实
合中国思想自身特性的诠释系统的同时 ,侯外庐还提 的原理 ,摆脱过分主观的弊端。
出“思想史系以社会史为基础而递变其形态。因此
, , 当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需要对上述三种主要方法
思想史上的疑难就不能由思想的本身运动要求得解 加以发展。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不能离开对范畴、
观念和
决 ,而只有从社会的历史发展里来剔抉其秘密”②。他 思想体系的哲学剖析 ,思想史研究的突破最终要依靠对
认为 ,研究思想史 ,首先应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有科 中国思想史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及其演变历程的深入研
学的理解。而要准确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 ,就必 究。中国思想史的研究需要将范畴、
观念和思想体系与
须“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对中国社会历史进行研究 ,这 社会历史的联系揭示得更加清楚 ,将思想还置于社会历
就需要对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历史有深入的探 史 ,只会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思想的真实含义。中国
讨。他通过翻译《资本论》“从经典著作的原著掌握观
,
思想史研究也需要对范畴、
观念和思想体系的学术背景
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
进行挖掘。学术史的眼光能使我们看到思想背后深沉浑
展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对于社会史如何与思想史相贯
厚的学术土壤 ,帮助我们纠正许多习以为常的误解。
通 ,侯外庐作了系统的论述 ,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思
路。他找到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第一个结合点 向度三 :提高中国思想史研究的
是社会思潮。他注重对社会思潮的考察 ,力图把握社 文化自觉反思境界
会思潮与社会历史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 ,进
  中国历史学有一个鲜明特色 ,就是它的文化反思功
而研究不同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特色和历史地
能。
《易传》
说“,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又说“彰
,
位。他找到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另外一个结合
点是法典。法典即体系化、 制度化的思想形式。从法
① 陈寅恪《冯友兰
: 〈中国哲学史〉
上册审查报告》,载冯友兰《中国哲
:
典中能看到社会史的内涵 ,而且能看到社会存在和社 学史》
下册 ,附录。
会意识相统一的程度。 ②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 ,第 1 卷 ,第 28 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 。

・129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学术月刊  2007 ・4

往而知来”。也就是说 ,学术研究不仅是对“前言往行”的 讳言自己的学术研究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侯外


认识 ,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描述 ,还要在多识前言往行的 庐常说 ,研究历史 ,既不是如冬烘先生们之读书 ,以为
基础上提高研究者认识自身、 认识世界的能力。 古人一切言行都是今人的宝筏 ,也不是把古人当做今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过 人和他争辩 ,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思想家的遗产在
渡 ,学术研究的文化反思功能不但没有削弱 ,反而得到 其时代的意义 ,批判其腐朽的糟粕 ,发掘其优良的传
了发扬。当时的学术研究 ,没有一种不是围绕民族的 统 ,在清理历史、
还历史真相的基础上超越历史事实本
前途和命运来进行的。当然 ,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命 身 ,引领现实向前发展。今天来看 ,我们或许不能同意
运的思考不可能千篇一律。从 20 世纪学术研究来看 , 他们对文化反思所得出的结论 ,但却无法不被他们学
有的比较保守 ,有的比较激进。例如 ,胡适认为 ,中国 术生命中关于文化的独特感悟所震撼。
文化最缺乏的是个人独立的自由意志 ,要培育国民的 中国思想史的任何一家、任何一派 ,最后都要归结
独立人格 ,就必须学会理智的思考。他感到 ,中国传统 到对文化的反思上。思想家的思想往往以对文化问题
文化比较缺少西方的理性精神 ,需要我们加以深刻反 的深入反思为最基本的特征 ,文化理念成为他们思想
省。而陈寅恪等则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 ,对中国传 最根本的出发点。不同的文化理念构成他们思想范畴
统文化精神实质有了更加真切的体认 ,并在传统文化 的不同向度 ,中国文化即由这些思想范畴的不同向度
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 展现出它的绚丽多姿。同时 ,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和阶
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
、元白诗笺证稿》 三部书 段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时期所出现的关于文
中 ,以魏晋隋唐数百年历史为背景 ,通过一系列重大历 化问题的各种不同认识的调和与整合。思想家的思想
史事实的梳理 ,勾勒出在民族冲突与文化冲突背景下 会有一定的学术史取向 ,会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甚至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不竭的生命力 ,以及不同社会集团和 有个人的价值倾向 ,但所有这些 ,只有落实到对他们的
个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与政治生活、 与个人人格的联 文化认识的分析基础上 ,才有可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认
系。这说明 ,只有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 ,形成精神和制 识。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设计 ,是统一哲学诠释、
度上的高度凝聚力 ,才能在文化冲突中得到保存和发 社会史研究、 学术史研究的基础。当前的中国思想史
展 ;只有富有独立人格和道德力量的社会集团和个人 , 研究 ,尤其需要在认真思索前辈学者的文化洞察思路
才是文化发展的中坚。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 ,也从不 的基础上 ,提高文化自觉的反思能力。
[ 方光华 ( 1966 — ) ,男 ,湖南省益阳市人 ,历史学博士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
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 ]

同门曰朋 : 从《论语》
注释看思想的文化与历史维度
[ 新加坡 ]  劳悦强
(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文系 ,新加坡 117570)

  借 鉴 西 方 诠 释 学 对的现实关怀来考察以往的历史 。同理 , 古代经典


( Hermeneutics ) 的 概 的诠释者也站在这样的历史出发点 。他们的认识 、
念研究中国古代经典文 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与文化环境
献 , 不容忽视的一点 的制约 。因此 , 所谓经典诠释学的研究 , 毫无疑
是 , 所谓思想的诠释研 问 , 应该立足于文化和历史的语脉之中 。本文将通
究 , 必须进入文化与历 过对《论语》中一个鲜为人注意的语汇 —— —“朋”
史的层面进行探讨 。我 字的语义追踪 , 从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中考察它的语
们不妨借用克罗齐 义衍变 , 以重新阐释这一被广泛误解的语词 , 进而
( Croce) 的观点 , 历史 揭示出它在《论语》中的最初语义及其背后所隐含
学家总是从他当前所面 的时代信息 。
・130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史学经纬

新的人伦关系恐怕有更为现实的考虑 。如何处理师 汉代经师的“师门”


体制中 。
与生的关系 ? 如何指点弟子之间的人际交往 ? 这大 如果说面对汉代教学体制下产生的新问题 , 包
概是包咸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切身问题 , 而《论 咸还只是凭个人敏锐的时代触觉去关注和尝试处
语》 无疑是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文本 。从孔门师生 、 理 ,那么 ,到白虎观会议召开之时 “同学”
, 关系作为
弟子之间的对话和交往中 , 包咸汲取了可资借鉴的 其中的一项议题 ,显然已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受
经验 。所谓“同门曰朋”固然是对《论语》经文的注 到人们普遍重视了 。
解 ,又何尝不是对门下弟子们的提示 ! 与此同时 ,包 根据何晏的《论语集解》, 我们已无法还原汉
咸似乎有意识地要将自己所带领的这个新的学习群 代经师注解《论语》的原貌 , 而仅能从只言片语中
体与孔门进行类比 , 以提醒弟子们在处理彼此之间 窥豹一斑 。上文正是通过包咸 “同门曰朋”这一片
的关系时注意参考孔门建立的范式 。他曾对孔门弟 段的研究 , 考察了 “朋”字的语义衍变 , 进而揭示
子子夏和子张关于人际交往的议论作了如下点评 : 了一个被人忽略的历史事实 , 即 “同学”这一新的
”①此处点评并非纯
“友交当如子夏 ,泛交当如子张 。 人伦关系在汉代教学体制中的生成 。汉代学者对这
粹的文本释读 ,其中流露出明显的人生指导意味 ,而 一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 客观上促成了新的观念
针对的对象恐怕正是他本人的弟子门徒 。 的产生 。根据上文论述 , 包咸对 “朋”的特别关注
在包咸去世十四年之后 , 即东汉章帝建初四年 并非单纯的学术兴趣 , 而更体现了汉代经学家的现
( 公元 79 年) “同学”
, 这一人伦关系在钦命召开的白 实关怀 。这使我们的讨论又回到本文最初的立场 ,
虎观会议中正式得到官方认定 , 并作为“三纲六纪” 思想研究必须进入文化与历史的维度来考察 。一种
之一写入班固编定的《白虎通义》 之中 。
“朋”
与“友” 思想观念的形成 , 其后面必然有特定的历史时空为
的语义得到明确界定 “ ”②
: 朋者 , 党也 ; 友者 , 有也 。 背景 。

班固在此引用《礼记》 “同门曰朋 , 同志曰友” 的说
法进一步强调两者之别 。同时 ,为了说明所谓“朋友 ① 见皇侃 《论语集解义疏》
: , 卷 2 。值得注意的是 , 包咸在这里并
④ 没有使用“朋”字 。
之道”,东汉儒者即引《论语》为据 。这与上文包咸
②③④ 《白虎通疏证 ・三纲六纪》,卷 8 。
的做法如出一辙 ,即将孔门中的人际交往原则纳入
[ 劳悦强 ( 1957 — ) ,男 ,广东省开平市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 。 ]
( 本组专题讨论责任编辑 : 常山客)

Studies of Chinese History Ideas : Methodology and Scope ( Symposium)


Zhang Ro ngming , Li Zhuoran , Fang Guanghua & Lao Yueqiang
Abstract : Zhang Ro ngming divides fo ur p hases for t he met hodology in t he st 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ideas
in t he last cent ury , i. e. , p hilo sop hical , historical , text ual and innovative p ro bes. Li Zhuoran point s o ut
t hat t he p revio us st udies is in vario us systems and lack of inter2relatio n , hence t he p ro blems must be solved
by interdisciplinary st udies. Fang Guanghua hopes t he f ut ure st udies be developed in under standing cate2
go ries , in p ro bing met hodology , and in reflecting of t he st udies. Lao Yueqiang reveal s t he original mean2
ing and t he informatio n behind it by following t he semantic t rail s of“ pen g”in Co nf ucius.
Key words : st udies of Chinese history ideas , met hodolo gy , scope , dimensio n

・133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