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á en la página 1de 8

全时间圣乐工人——可能性探究

本文刊于香港浸会出版社《圣乐季刊》第五卷第二期(1983),
页 5-7。

A.前言

从圣经记载当中,我们看到有系统的崇拜是由大卫建殿的时候开
始,大卫的音乐工人全有祭司职分,其中大部分是世袭的。我们
知道他们曾受非常严格的训练,而且是分了班次,由许多人一起
来事奉。男女都可担任这职分。(代上廿五 5~6,希幔教导他
十四个儿子及三个女儿,在耶和华殿唱歌、敲钹、弹琴、鼓瑟,
办神殿的事务。)

自从圣殿被摧毁,以色列民被掳至巴比伦后,这一切圣乐事工就
停止了。直到尼希米,以斯拉等人回来,再把城墙和圣殿建好,
并将诗篇编好,回复了大卫时候的崇拜制度。根据圣经,他们甚
或比大卫的时代更具制度和仪式。这种制度辗转相传到新约教会,
即耶稣和众门徒到圣殿去时,甚至在一些较大的会堂,亦经验到
这种有系统的圣乐工作。

在教父的时代,信徒因为经历罗马的迫害和卫道的苦难,所以较
少提到有关圣乐工人和他们是否专业化等事情。但是,从早期教
会的文献当中,我们多次见到他们的教会仍带有希伯来的传统。
例如当时许多颂歌,甚至直到天主教的那一种素调,或译作贵勾
利调,都跟希伯来这一类颂歌的版本,相差不多。所以,天主教
一直以为崇拜仪式和他们音乐的种种制度都是从圣经而来的。他
们甚至创造了一种「教规祷告时间」(Office Hour,一日八次,
放下工作,专一敬拜天父。无论他们如此做法是否「离世」或者
是「修行」主义,他们的观念——早祷、晚祷、早祭、晚祭的种
种用法,其实都是希伯来的传统。读者必须想象一下,在偌大的
教堂里,当时又没有扩音器的设备,说话就根本模糊不清,因此
他们要唱出来,要颂出来。基于这样的背景,有这么多的崇拜,
这么多的音乐,可知道他们实在需要大批人才,都是所谓「圣品」
的人,身为神甫的人。这些人受到专业的音乐训练,方能够提供
这么多的人才来从事作曲,来参加唱诗班,或弹奏乐器等等。

马丁路德改教后,声言对于崇拜礼仪,尽量跟随天主教;至于音
乐,变动也不很大。

今天在美国,甚至是称为福音派的教会,他们都有很多专业的圣
乐工人,由神学院教授以至礼拜堂的音乐牧师(Music Minister)
都有。美国的浸信会几乎每一间都设有音乐牧师,而较大的宣道
会亦有专任这些职责的人员。

在英国,就连诗班亦是专业化,更不用说风琴和指挥,甚至差不
多每一间座堂(Cathedral)都可以灌录唱片。

以上所提到有关西方教会和教会历史里的例子,使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现在的华人教会,无论在台湾、香港、东南亚,甚至北美
的华人教会,都没有音乐牧师,就是教会音乐的专职工人也没有。
当然,有些很简单的理由是我们可以得到的。首先中国的地方这
样大,所以现在中国仍然被认为是一个福音工场(mission
field)。凡起初有福音传到的地方,不会很注重圣乐,因为圣乐
一向被宣教学所忽视。

第二,中国教会一向穷困,支持一个传道人已经不容易,何况还
要多聘一个似乎不必要的圣乐工作者。
第三个可能性,乃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教会的弟兄姊妹,从来没
有把圣乐跟崇拜拉上关系。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经历圣乐在崇
拜的程序里对他们有帮助。这样,他们一定不会支持这个全时间
的职事。

第四个可能,就是西方音乐乃教会音乐之主流,而福音初传到一
地方,不单没有作曲家创作圣乐,甚至教会找一个音乐家亦不容
易;这地方的圣乐工作就很难发展,在这情形之下,要发掘圣乐
工作者,自然比较困难。

B.全时间圣乐工人的好处和可能引起的问题

现在先谈好处,如果教会聘请全时间的圣乐工作者,他们很自然
是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那即是说,他们的资格与及他训练别人
的可能性将比现在大大的提高。

第二,这些专业人士,若组织起来,无论有形的或无形的,便成
为一些标准的制定者。这样,整个音乐水平就得到一些音乐标准
上的「守门员」。

第三个好处就是对于这些人,教会可能不一定全时间用得着他们。
这样,他们有如此的专业能力,就能发挥于从事作曲,帮助出版
事业,又或是去训练人才,无论中学、小学、神学院、甚至大学,
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工场。然而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乃是教会的音乐。

第四,这些人接受一个职事时,他一定要思想这个职事和教会之
间的关系,同时也应给予圣乐职事一个很郑重的神学基础的说明。
否则,他不能被会众接受为一个重要的职分。

第五,这一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音乐界当中的见证是很明显的。
很可惜现在很多音乐界的人都觉得圣乐是「水平低」的音乐,这
跟教会历史和某些西方国家一向的情形刚刚相反。很可惜大部分
美国教会,那些所谓专业从事圣乐工作的人,或是那些周游列国
的演唱家,不是每星期都在教会事奉,与有分量的圣乐又脱了节,
往往就只令人觉得他们是在自我表演,而不能在教会里发挥实在
的功能。

至于可能引起的问题,和可算是弱点的地方,亦可见于西方很多
教会的音乐工作者。

第一,他们既是专业人士,就有专家的傲气,跟其他教牧人员可
能会合不来,或是没有一个仆人的态度,这往往是由于他们做人
的作风和艺术家的作风(不一定是他存心不合作)。

第二,在教会的经济使用方面,倘若教会没有很多来会,不像英
国每晚都有全部唱颂的晚祷,这样他们的工作量就很轻,教会就
不可能聘请一个全职的人,说不定聘请反而成为一种浪费。

第三,今日对于怎样写礼仪的祷文或者是崇拜方式,并不十分重
视,我们亦不关心这些东西是否本色化,是否专业化。其实,当
华人教会对于崇拜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时,如果音乐的专业
人士对崇拜也不是那么清楚的话,很可能崇拜就会变成一个大型
音乐会罢了。

不论坏处有多少,倘若华人教会一天没有一批水准高、品质好的
专业圣乐人才,圣乐也永远跟不上教会的其他工作,圣乐营、退
修会、延伸课程等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C.理想的工人和训练的方案
对于有志献身于圣乐工作的信徒,有时牧者也不晓得如何辅导他
们。他们应该念些什么科目?在那儿念呢?以下就列举一些实际
的提议。

念大学的音乐系或者念神学院的圣乐系,两者都有其好处和坏处。
大学的音乐系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颇重学术性,演奏水平比较
高。但那儿的音乐课程很可能和信仰毫无关系,亦不一定有灵性
的培养,在学院接触的演奏水平可能比教会平均的音乐水平优秀
很多,受训的人毕业出来很难适应教会的情况。

如果在神学院接受圣乐造就,便刚刚相反。那儿有圣经科的教导,
灵性也都有很好栽培,所读的学科和信仰有紧密的关系,又能够
从实习和生活里实践出来。可是,师资、设备和课程就没有大学
那么理想了。而事实上,很多神学生到教会实习工作繁忙,缺乏
练习音乐的时间。我认为最好能够先在一个正式的音乐训练学校
里念至相等于大学毕业的程度,而进入神学院里念一些研究院的
神学科目。

我并不太主张一个人只受音乐的训练而在教会里做圣乐工人,因
为他不会完全明白教会的性质,对于圣经真理的认识太浅时,事
奉上往往出现盲点。

对于神学方面,应该学习什么科目?我觉得新旧约的导论、基本
的系统神学,他们都应该认识,神学的治学方法更不可缺少。对
于旧约诗篇,诗章更要特别熟读。此外,最好能修读一下宗教教
育,而教会历史是应该非常熟悉的。

那么,研读圣乐的音乐科目,大约如下:应熟习风琴和钢琴,因
为此二种都是诗班和会众圣诗很重要的乐器。最好同时能认识声
乐。因为人人都可以歌唱,尤其是中国教会这么重视歌词,唱歌
是必须的。研习指挥法,因为必有很多机会指挥诗班。

另一点,就是音乐的能力(Musicianship),包括视唱能力、音
准、键盘和声、即兴伴奏,这几方面的训练要达到最高的境界。
当然,他们要懂得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此外,倘若他们认
识音乐的教学法,对于在教会教导一般的信徒帮助很大。音乐历
史和圣乐的风格亦是重要的科目之一。这些科目,严格来处理应
该是在大学的音乐系学习。

D.全职圣乐工人的可能障碍和一些提议

谈到全职的圣乐工作者,可以非常详细地谈他们的训练,长期、
短期的理想;但我竟然集中说全职圣乐工人的可能性;原因是今
日我们华人教会在圣乐上,有点似瞎子领路。我们从事圣乐工作
的人往往都看不到下一代的需要。很可能十年之后,教会圣乐的
需求如何,教会有没有想过?

有一部分教会放相当大的比重在传福音事工;当福音传至某地方,
他们相信了并接受主耶稣,可是他们不懂得敬拜。这很可能是那
些传教士在本身的教会中未懂得崇拜之故。倘若中国教会要走差
传的路线,就必须让这班被差的工人了解到教会存在的最主要一
个原因,就是为了敬拜天父。

至于那些根本没有可能聘请一个专业圣乐工人的教会,亦希望他
们能够帮助那些喜欢音乐的平信徒,或有显著恩赐的人,从经济
方面,从精神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全面的音乐训
练。倘若能够组织一个专业化的合唱团,让这些教会的音乐领袖
来参加,以便给予教会一个借镜的标准,亦是最好不过的。如果
我们仍然存有「从事圣乐工作的人就是出于自愿而奉献」的观念,
这样,对于牧师和传道人,我们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如果我们尚
存着一个想法,就是聚会时有人指挥是自我荣耀的话,我们就该
做一块布幕,让讲道的人遮蔽自己。

我认识几位非常爱主的弟兄姊妹,他们到外国念圣乐,但他们都
不愿意回来远东事奉,原因乃是这里的教会并不重视他们,这是
一件十分可惜的事。

对于这些问题,还没有找到一个能早日解决的办法,亦未能提出
一个很清楚的方案,或者这些就是圣乐工作者下一个要努力的目
标。

教会的工人问题,牧师、传道人的训练,教会的差传,教会的教
育工作,教会的辅导工作,现在都走进一个专业的阶段里。教会
的文字工作也有很多人去做,可是圣乐工作者为何还被忽视?其
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有远见,又能够深入影响教会的全
职专业圣乐人才的缘故。

卷后语

对崇拜造成最大伤害的,不是那些不崇拜的人,而是不忠于带领
崇拜的人。同样地,对圣乐造成最大伤害的,是不爱主,不肯学
习崇拜、礼仪、也没有为自己圣乐的事奉小心定位、谦虚寻求真
善美的人。

有一位出版商,邀请了十多位当代擅于讲道的牧者,请他们为一
个题目发表文章,题目是:如果我余生只准讲一篇讲章,我讲些
什么?我如何预备?我对讲道的态度如何?那本书果真出版了,
在我有限的阅历中,那是世界上最好的讲道学书籍之一了。亲爱
的读者,如果余生你只剩下一次公共礼拜给你主领,你将如何作
预备工夫?你想你对「崇拜学」欠缺了什么?你以什么心情去为
该次礼拜祈祷?你选用些什么圣诗?是那些「顺口」轻松的,还
是那些有深入属灵经历的?也许另有读者认为他会选择安安静静
地作个人默想去渡过最后一次公共礼拜,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很
多所谓「圣乐」在不合宜与没有企划的礼仪中,对你的崇拜是一
种干扰?你认识一些绝不可替代的圣乐吗?我也曾想过这一串问
题,可能是一个面对终极,面对永恒的人,才懂得欣赏历代教会
伟人,神学家、圣乐家所贡献给我们的祷文、默念、礼文、诗词、
教会建筑、音乐、音响效果、视觉艺术、礼仪举止与讲章等。

如果一个圣乐工作者所弹、奏、唱的每句诗词都以神为中心,每
个节奏都有奉献的心意和生命力,每个音符都有属灵的意义,那
么,历代走过的教会伟人,都会在走往天堂的窄路上,向我们招
手。我是为这缘故,把这本书写给华人教会的。
该文章转载自:《圣乐综论(二)》 罗炳良 著
我们仅推送有助于敬拜者生命成长以及司琴技巧提
升的高品质内容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