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á en la página 1de 14

年糕 炮竹 柑

舞狮 红包
捞起鱼生
捞起鱼生 柑

又称七彩鱼生,简称捞起、撈鱼生 人们把柑橘叫大桔,它的谐音又是
或捞生(“捞”是粤语“拌”的意思), “大吉”,因而,到亲戚家贺年都要
多於人日(正月初七)食用。捞起鱼 带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贺
生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意 客带来的互换,以便互尽好意,各
头,七彩缤纷的鱼生有七彩灿烂的 得吉祥。
好意头。

年糕 红包(压岁钱)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
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 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
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 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
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 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
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 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
思。 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
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
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炮竹 舞狮、舞龙
燃放鞭炮庆贺春节,在中国至少有 古人相信舞龙舞狮有驱邪镇妖之
两千多年的历史。鞭炮起源於古代 效、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
的「庭燎」,一说是为了驱逐「年 锣打鼓,舞龙舞狮,以消灾除害,
兽」,另一说是为了驱除山鬼。人 预报吉祥。据说舞龙起源於汉代,
们为了岁岁平安,子时燃放鞭炮烟 最先是为了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
花称为「开门爆竹」。现在春节爆竹 仪式。舞狮据说起源於南北朝,与
兼有吉庆和除旧布新的双重意义, 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
爆竹声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式,也是一中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
活动和春节的庆典活动。

春联 福字

每家每户新的一年都会贴春联,寓 挂在门口的红色菱形“福”字。倒挂
意避凶讨吉利的用意。 的“福”字谐音“福到”,象征着幸
运、幸福和繁荣的到来。

新年习俗
生肖
新年习俗
除夕夜,吃饺子,家家大团圆。除夕夜,放鞭炮,看春晚,户户迎新春。

在此,泽林信息给各位拜个早年,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天天有惊喜,岁岁都平安。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zhì),一天换一种口味,
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都是在天黑以后出没,在鸡鸣破晓时返回山林。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子,百姓们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作“年关”,而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把鸡
圈牛栏全部栓牢,再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然后一家人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
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通宵守夜:这就是除夕夜“熬年守岁”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
晚上的“年”毫无收获,只好啃些芝麻杆来充饥。

在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了。

熬过“年关”的人们欢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向邻里亲友见面道喜......这就是“拜年”。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也渐渐对年兽放松了警惕,不再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不再封住前后门、围在一起守岁,而是和平常一样正常生
活。可是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里,一村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

只有一家挂着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也幸免于难,他们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玩耍,火光通红,燃烧的竹子”啪啪“地爆
响。原来年兽转到这时,看到那红彤彤的火光,听到那啪啪的爆响,吓得马上掉头走了。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于是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是: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亦
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