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á en la página 1de 22

實驗一 銳孔流量計、

銳孔流量計、浮子流量計及皮托管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一 銳孔流量計、浮子流量計及皮托管
一、目的及原理請參照課本實驗 2(a)、2(c)、2(d)。

二、步驟
(i) 銳孔流量計
1. 打開水閥使水充滿二樓儲水槽,並使之由溢流管不斷溢水,以維持液位。
(此步驟已由助教完成)
2. 記錄流量 0 時的壓力計讀值 (若流量 0 時壓力值異常,則可略微增加流量,
以此時讀值做為初始壓力值)。打開 Pitot tube & Orifice meter 的閥,流量由浮
子流量計判讀,調整流量從 20 LPM 到 100 LPM,每次調整 5 LPM,待穩定
後記錄壓差值。

(ii) 液體皮托管
3. 將皮托管放置管徑中央,接妥三用電表(此步驟已由助教裝設完成)。
4. 記錄流量 0 時的電表讀值。
5. 調整不同流量,讀取浮子流量計的讀值,並量取電位差 ΔV。

(iii) 氣體皮托管
1. 打開空氣機開關,將銳孔流量計之壓力差調整為 4 cm-H2O,待水位達平衡。
2. 於圓形管中,自高度 10~90 cm 間任選一位置,插入皮托管,讀取 5 個距管
壁不同距離(2.0、4.0、5.5、7.0、9.0 cm,側邊螺絲孔深度為 2 cm)的壓力差,
取最大 15 個壓差的平均。
3. 調整另一高度位置,重複步驟 2。
4. 再調整另一高度位置,重複步驟 2。
5. 調整銳孔流量計之壓力差為 2 cm-H2O,重複步驟 2-3。

※注意:
注意:步驟中銳孔流量計之壓力差
步驟中銳孔流量計之壓力差為建議值
銳孔流量計之壓力差為建議值,
為建議值,5 cm-H2O 為最大可調範圍
為最大可調範圍,
調範圍,在
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即壓力差大於
安全無虞的前提下 即壓力差大於 0,風車不
風車不空轉)
空轉 ,可視需求自行更動。
可視需求自行更動。

※註:FCO510 微差壓計使用法
1. 按下儀器上 ON/OFF 紅色按鈕、開啟電源,按下 LIGHT 使面板發光。
2. 按下 ENTER,確認面板上顯示"00.000"、"D.P."、"Pa"。
3. 雙擊電腦中桌面上的"Pitot_Tube.exe"檔案。
4. 對話視窗:建議使用超級終端機做為預設的 telnet 程式,選擇"否"。
5. 連線描述:在"名稱"鍵入任意檔名。
6. 連線到:在"使用連線"選擇 COM1。
7. 連接埠設定:在"每秒傳輸位元"選擇 9600。

1
實驗一 銳孔流量計、
銳孔流量計、浮子流量計及皮托管 化工實驗(一) 2018
8. 將皮托管妥善放置,按下儀器上的=/READ,即開始連續讀值。
9. 讀值時,按 AVERAGE 穩定讀數並濾除歧異點。
10. 讀值結束後,按=/READ 停止讀值。
11. 將數據複製到 EXCEL 並另存新檔後即可關閉程式。

三、數據記錄與報告事項
共同記錄事項
溫度 T (K) 空氣黏度 μg (N-s/m2) 水黏度 μf (N-s/m2)
壓力 P (Pa) 空氣密度 ρg (kg/m3) 水密度 ρf (kg/m3)

(i) 銳孔流量計
管徑 D = 41.6 (mm)
銳孔直徑 d = 26.0 (mm)

以管徑為基準之
流量 (L/min) 管中流速 (m/s) 壓力差 (mmHg) 流出係數 C0 ReD/C0
Reynold 數 ReD

利用以上數據:
1. 以 Co 對 ReD 作圖。
2. 以 ReD/Co 對 ReD 作圖。

(ii) 液體皮托管記錄事項

1.013 T 1
U = 0.95 H
P 288 ρ
其中 Umax: 圓管中心流速 (m/s)
H : 壓力差 (Pa)
P : 絕對壓力 (室壓) (bar)
T : 室溫 (K)
U : 流速 (m/s)
ρs : 差壓計封液(水, 室溫)密度 (kg/m3)
註:電位差 ΔV 與壓差 H 的關係視為線性變化:5 V = 22 cm-H2O。

浮子流量 浮子流量計所得 電位差 換算壓 圓管中心 Remax U 皮托管所量得


計讀數 Q 之平均流速 U1’ ΔV 力差 H 流速 Umax Umax 之平均流速 U

2
實驗一 銳孔流量計、
銳孔流量計、浮子流量計及皮托管 化工實驗(一) 2018

1. 作圖比較浮子流量計量到的 U1’與液體皮托管所量到的U。

(iii) 氣體皮托管記錄事項
圓管直徑:11 cm
差壓計封液密度 ρs = 1,000 kg/m3 (水)

空氣流量-銳孔流 皮托管距吸 皮托管與管 換算氣體 利用圖


壓力差
量計壓差 管口之距離 壁之距離 最大流速 Remax 2(d)-4 所求
(Pa)
(cm-H2O) (cm) (cm) Umax(m/s) 得之 Uav

1. 比較壓差與平均速度 Uav 之間的關係。


2. 繪製不同空氣流量(壓差)下及不同距吸管口之距離,塔內的氣體流速分布圖。

四、問題討論
1. 試說明本實驗介紹之三種流量計在工程實務上的應用(至少須包含:適用場合、
使用限制或操作條件、校正方法)。
2. 銳孔流量計為一可實測管中流體流速之裝置,理論上,無須藉由管末浮子流量計
之輔助,亦能求得流出係數 Co、銳孔流速 Uo 及平均流速 U1,請問該怎麼做?
3. 浮子流量計為實際應用 Bermoulli equaction 之機械元件,今若將實驗流體為另一
牛頓流體(如:由水變更為酒精),則所測得之流量讀數是否仍舊可靠,為什麼?

3
實驗二 管中流體流動之摩擦係數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二 管中流體流動之摩擦係數
一、目的及原理請參照課本實驗 3。

二、裝置與步驟

其中
F1, F2 : 容器 M1 , M2 , M3 : 差壓計
V1, V10 : 全球閥 O : 溢流管
V2 , V3 , V4 , V5 , V7 , V8 , V9 : 球型閥 R1 , R2 : 浮子流量計
V6 : 閘閥 S : 水槽

1. 打開 V1,使水充滿水槽 S,同時使溢流管 O 持續溢水,保持水槽液面穩定。


2. 打開 V2、V3、V6 至 V10,使水流過水管將其中空氣完全驅走。
3. 選擇欲測量之管件,確認管件兩側正確連接差壓計,並打開該管路中的所有
活栓。(3/4 吋管須測量之管件為直管
吋管須測量之管件為直管、U 型管、 型管、球閥、
球閥、閘閥;1/2 吋管須測量
之管件為直管
之管件為直管、U 型管、 型管、球閥;
球閥;共計 7 個管件)
個管件)
4. 調整三向閥,使連接差壓計的軟管內充滿水、驅走其中空氣。
5. 利用 V2 或 V3 調整流量,分別記錄其差壓計讀數,每個管件至少做 10 組流量。
6. 關閉連接差壓計的活栓,選擇另一個管件重複步驟 3 到 6。
7. 將流體流過不同口徑之管,重複步驟 3 到 6。

4
實驗二 管中流體流動之摩擦係數 化工實驗(一) 2018
三、數據處理與報告事項
室溫 T: 室壓 P:
流體密度 ρ: 流體黏度 μ:
鋼管種類:市販鋼管

1. 水平直管之摩擦係數
3 m 水平直管──管內徑 D: mm;相對粗糙度 e/D:
浮子流量計讀數 Q Re 數 差壓計的讀數 ΔP 摩擦係數 fF

「1/2 吋」
註: 、「3/4 吋」只是配管時用來表示相對大小的指標,與實際管徑無關。

1. 以全對數圖表示 fF 與 Re 之關係。
2. 將實驗結果與 Moody diagram 做比較。

2. 管件的相當管長:
管件名稱: ──管內徑 D: mm;相對粗糙度 e/D:
浮 子 流 量 計 Re 數 相 當 直 管 的 差壓計的讀數 相當管長 此 管 件 之
讀數 Q fF 理論值 ΔP Le 理論 Le

1. 以全對數圖表示 Le/D 與 Re 之關係。

四、問題討論
1. 當管內流態為紊流時,摩擦係數 f 會受到管內壁之粗糙度影響,但層流時則否。
試解釋其原因。
2. 試探討有關摩擦損耗、壓力降落等水力計算在工程實務上之應用價值。
3. 在產業界,廠房配置水管、風管時,該如何有效避免管線中因摩擦損耗過大,所
導致的壓力降落?試列舉常見的做法(至少五種)。

5
實驗三 離心泵之性能測定與操作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三 離心泵之性能測定與操作
一、目的及原理請參照課本實驗 8。

二、裝置與步驟

其中
C : 渦流離心泵 R : 浮子流量計 V1 , V2 : 閘閥
D : 溢流管 S : 變速機控制器 V3 : 球閥
M : 差壓計 T : 扭力計 W : 水槽
P : 壓力計 V : 變速機

※註:本實驗使用 1 又 1/2 吋之市售鋼管。

1. 確認水槽充滿水,且液位保持一定;確認 V2 保持開啟狀態。
2. 打開離心泵馬達、壓力計開關;打開離心泵主開關。
3. 將變速機控制器 S 啟動,設定離心泵 C 轉速為 800 rpm。

※注意:
注意:差壓計 M 連接管內若
連接管內若有氣泡務必排除
有氣泡務必排除,
務必排除,方法為:
方法為:將馬達轉速
馬達轉速緩緩
轉速緩緩歸零
緩緩歸零,
歸零,
並開通連接管
並開通連接管之塑膠閥門
塑膠閥門。
閥門。
※注意:
注意:調整轉速時,
調整轉速時,須緩緩旋轉旋鈕
須緩緩旋轉旋鈕,
旋鈕,切勿快速轉動
切勿快速轉動。
轉動。

6
實驗三 離心泵之性能測定與操作 化工實驗(一) 2018
4. 利用球閥 V3 調整離心泵吐出量至最大。
5. 利用浮子流量計 R 記錄流量;記錄差壓計 M、壓力計 P 之讀數(皆為計式壓力);
利用扭力計 T 計錄扭力及轉速。
6. 利用 V3 閥改變吐出量,重複步驟 7,記錄至少 9 組數據;其中至少須含吐出
量最大及吐出量為 0 這兩種操作條件。
(提示:V3 閥由全開至全關,大約 3 又 3/4 圈,建議均勻量取數據間格)

※注意:
注意:測量零流量之扭力值時,
測量零流量之扭力值時,須迅速讀值,
須迅速讀值,勿長時間使離心泵之吐出量維持
在 0,
,以免泵浦空轉造成
以免泵浦空轉造成損壞
泵浦空轉造成損壞。
損壞。

7. 改變離心泵 C 轉速為 1,000 rpm 及 1,200 rpm,重複步驟 5 至 7。

※注意:
注意:勿長時間使離心泵之吐出量維持在
勿長時間使離心泵之吐出量維持在 0。

8. 實驗結束後,將離心泵轉速緩緩調降至 0 rpm,並關閉所有電源,排除差壓計
M 內之氣泡。

三、數據處理與報告事項
請參照課本實驗 8、四、(1)~(5);驗證相似率時,須提供足夠之數值運算結果
或圖表。

四、問題討論
1. 若將本實驗裝置中之浮子流量計拆除,試問該如何利用 Bernoulli equaction 求得
NPSH?
2. 若將本實驗泵送的流體由水變更為汽油,試預測其對實驗結果之影響。
3. 設計或選購離心泵時,必須要選擇正確的葉輪種類與大小、馬達的馬力與大小、
潤滑液的種類、泵體的大小等,試討論此時工程師必須要掌握哪些資訊,而這些
資訊又會怎麼樣影響到工程師的選擇。

7
實驗四 攪拌槽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四 攪拌槽
一、目的、原理及實驗裝置請參照課本實驗 9。

二、步驟
1. 確認牆上攪拌槽總電源已開啟,C 面板上之電源燈為點亮狀態。
2. 在槽內沒有水的情況下,將 C 面板右下旋鈕切換至運轉開動馬達 M,並利用
C 面板右上旋鈕調整不同的轉速,由 R1、R2 讀測至少 7 組(範圍 100~800 rpm)
穩定時的轉速及扭力值,並記錄之。

※注意 1:
:欲停止攪拌翼時,
欲停止攪拌翼時,請先將右上旋鈕逆時針轉到底再將右下旋鈕切換至
停止,
停止,勿直接將右下旋鈕切換至停止或按下左下之緊急停止鈕。
勿直接將右下旋鈕切換至停止或按下左下之緊急停止鈕。
※注意 2:
:如頭髮或衣物被捲入攪拌槽,
如頭髮或衣物被捲入攪拌槽,應立即按下緊急停止鈕停止儀器運作。
立即按下緊急停止鈕停止儀器運作。

3. 開啟水龍頭注水至槽內,使水高約為槽徑長(28.8 cm)。重複步驟 2。
4. 打開閘閥 V1,調整浮子流量計 F,使通氣量約為 5 L/min,然後開動馬達,以
旋鈕調整轉速(100~800 rpm),觀察氣相分散情形,並記錄扭力值的變化。
5. 固定攪拌轉速 N = 400 rpm,以浮子流量計 V1 調整 9 組不同的通氣量(3~50
L/min),觀察氣相分散的情形並記錄扭力值的變化。

※注意 3:
:步驟中攪拌翼轉速及通氣量數值範圍皆為建議值,
步驟中攪拌翼轉速及通氣量數值範圍皆為建議值,在實驗安全無虞的
前提下
前提下(如
如:攪
攪拌翼不會劇烈震盪、
拌翼不會劇烈震盪、槽中液體不會飛濺…
槽中液體不會飛濺…等),
,可視求取
可視求取
數據之需求自行更動
數據之需求自行更動。

6. 將氣體及馬達關閉,在槽內對稱安裝總共兩片擋板,確定擋板有正確固定。
重複步驟 2 到 5。
7. 同步驟 6,在槽內對稱安裝總共四片擋板。重複步驟 2 到 5。
8. 同理,亦可探討 1 片擋板、或 2 片擋板不對稱安裝時之攪拌情形。(此步驟非
必要)

※注意 4:
:本實驗裝置提供不同型式之攪拌翼
本實驗裝置提供不同型式之攪拌翼供替換
提供不同型式之攪拌翼供替換、
供替換、且攪拌翼距槽底高度亦可
調整,
調整,如欲求取數據以進一步
求取數據以進一步探討前述攪拌情形
進一步探討前述攪拌情形,
探討前述攪拌情形,請向助教報備
請向助教報備。
報備。

9. 關閉氣體及馬達,開閥將攪拌槽排水。

三、實驗記錄與數據處理
槽徑 T: 28.8 (cm) 攪拌翼種類:
液高 H: (cm) 攪拌翼距槽底高度 C:9.6 (cm)
攪拌翼直徑 Da:9.6 (cm) 擋板數 B:

8
實驗四 攪拌槽 化工實驗(一) 2018

操作 轉速 摩擦扭力 扭力 功率消耗 氣體流量 通氣時的 通氣時的


Po Re
次數 N τf τ P Q 扭力 τg 功率 Pg

1. 描述(或描繪)不同轉速、不同通氣量、以及有無擋板時的槽內流態。
2. 作 Po 對 Re 的曲線圖 (和課本 P.90 的圖作比較)。
3. 作 Pg 對(Pi2ND3/Q0.56)的曲線圖(和課本 P.92 的圖作比較)與全對數圖 (不同轉
速及不同氣體流量),求出 c 及 d。

四、問題討論
1. 據實驗觀察發現,攪拌槽內的水在一定條件下會形成漩渦,其原因為何?在
相同條件下,裝設擋板前後,何者較易發生漩渦?為什麼?
2. 課本圖二為業界常見之攪拌翼,各有其適用場合;今某組將預設之(e)型攪拌
翼變更為(d)型,試預測其對實驗結果之影響。
3. 本實驗若於槽內加入粉粒體使其呈泥漿狀,欲達良好的攪拌效果,攪拌翼之
選用考量分別為何?

9
實驗五 攪拌槽之電腦模擬(COMSOL)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五 攪拌槽之電腦模擬(COMSOL)

一、 目的:
1、 學習電腦模擬軟體(COMSOL)的基本操作,並模擬攪拌槽內流場情況。
2、 學習計算 Torque、Power Draw、Re 及 Power Number,並探討之間的關係。
3、 討論攪拌槽各參數的最佳化設計。

二、 原理:
COMSOL Multiphysics 是以有限元素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為基礎,通過求解
偏微分方程式來實現真實的物理現象。藉由設定適當的 Initial Condition、Boundary
Condition 及 Mesh,即可計算求出數值解。(請參閱講義文末的參考資料)
在此模擬中使用 Incompressible fluid 及 Navier-Stokes equations 作計算。

三、 步驟:
1、 前置設定:
a. 如有必要,助教須先開啟電腦的遠端連線,連接工作站電腦。
b. 開啟桌面 COMSOL Data 資料夾,於此目錄下新增資料夾,檔名為日期_組別,
再新增子資料夾,檔名為日期_組別_姓名。
c. 從桌面開啟程式,先點選左上角 File→open 開啟桌面 COMSOL 檔案(檔名: 學生
使用(勿擅改參數)),接著另存新檔 File→Save As 將檔案存在剛剛新增的資料夾
內,檔名為組別_姓名,並且再次確認目前的檔案名稱為組別_姓名。
d. 語言切
語言切換(如如有需要)::File→References→Language 下拉選單點選所需語言後
語言後,
按 OK;
;重開 COMSOL 即可。
即可。

2、 各參數設定:
a. 點開左方 Model Builder 中的 Global Definition→Parameters,可在 Settings 看到各
參數的設定,如圖一所示。
b. 此實驗中會操作到的參數為 N (Rotation Rate, 轉速)、C (Clearance, 攪拌翼距底部
高度)和 B (Number of baffles, 擋板數量),其設定值可沿用實驗四之原始數據或
自行假設均可,設定方式如下――

N (Rotation Rate, 轉速):


在 Parameter 表格中的 Expression 可直接更改轉速,後面[1/min]表示單位為 rpm,
不用更動,Value 會自動顯示轉換後的 SI 單位。
C (Clearance, 攪拌翼距底部高度):
在 Parameter 表格中的 Expression 可直接更改高度,後面[cm]表示單位為 cm,不
用更動,Value 會自動顯示轉換後的 SI 單位。

10
實驗五 攪拌槽之電腦模擬(COMSOL) 化工實驗(一) 2018
B (Number of baffles, 擋板數量):
在 Parameter 表格中的 Expression 可直接更改擋板數量,擋板位置則會自動依數
量平均分配(如擋板數量為 6,則擋板與擋板之間的角度為 60 度)。

圖一、參數設定介面

3、 模擬計算:
a. 上述參數設定完成後,點開 Model Builder→Component 1(comp1)→Geometry 1,
在 Settings 中點選 Build All,即可在右方的 Graphics 中看到建立的裝置,檢查是
否正確,若不正確則需回到參數設定中重設。
b. 設定 Mesh,點開 Model Builder→Mesh 1,在 Settings 中設定為 Extra coarse。
c. 點選左方工具列中 study 1→Compute 進行計算。

4、 結果呈現:
a. 觀 看 3D 攪 拌 槽 流 場 及 更 改 標 題 。 點 選 Model Builder → Results → Velocity:
Magnitude and Vectors 即可看到攪拌槽內的流場方向及速度大小,箭頭越長代表
速度越快,如圖二所示。在 Settings→Title 輸入 baffle_baffle 數量_轉速_攪拌翼距
底部高度,按上方的 plot 更改標題。
b. 匯出圖檔:點選 Model Builder→Results→Export(右鍵)→3D Image,在 Settings→
File 的 Filename 欄內先輸入步驟 a 中的 Title,接著點選上方的 Export 即可匯出
圖檔(如圖三,注意圖檔匯出路徑與 COMSOL 檔案的路徑相同,因此務必先完成
步驟三-1-c,避免覆蓋別組檔案)。

11
實驗五 攪拌槽之電腦模擬(COMSOL) 化工實驗(一) 2018

圖二、觀察攪拌槽流場及更改標題

圖三、匯出圖檔

12
實驗五 攪拌槽之電腦模擬(COMSOL) 化工實驗(一) 2018

c. 計算 Torque、Power Draw、Power Number 及 Re。點開 Model Builder→Results→


Derived Values,有 Torque、Power Draw、Re 及 Power Number 等四個選項,點選
想計算的選項,在 Settings 中點選 Evaluate 即可計算,Expression 內的算式勿更
動,計算結果在右下角的 Table,如圖四紅框所示。

圖四、數據計算結果

d. 觀看 2D 攪拌槽流場及更改標題。點選 Model Builder→Results→2D Plot Group 3~5


即可看到攪拌槽內的流場方向及速度大小,如圖五所示。在 Settings→Title 輸入
2D_baffle_baffle 數量_轉速_攪拌翼距底部高度,按上方的 plot 更改標題。
e. 匯出圖檔:點選 Model Builder→Results→Export(右鍵)→2D Image,在 Settings→
File 的 Filename 欄內先輸入步驟 d 中的 Title,接著點選上方的 Export 即可匯出
圖檔。

13
實驗五 攪拌槽之電腦模擬(COMSOL) 化工實驗(一) 2018

圖五、2D 圖示

四、 問題討論:
1、 當轉速提高時,Po vs. Re 如何變化?
2、 承上題,若增加擋板數量,流場如何變化?Po vs. Re 有何不同?
3、 擺放攪拌翼最適當的高度為何?為什麼?
4、 對照實驗四之結果,為何設定相同的參數(如:N、C、B 等)來模擬,Power Number
的大小仍與和實際操作時不同?(學期首週即做本實驗的組別免答)

五、 參考資料:
1、 台大化工系常用軟體課程講義(系網→教育→常用電腦軟體)
2、 COMSOL 流體力學教學影片(適合初學者入門):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comsol+tutorial+lamin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UTRyvEuGk
3、 COMSOL 官方網站(有許多 Model 及說明可供操作):
http://www.comsol.com/

14
實驗六 氣固流體化床壁對床之熱傳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六 氣固流體化床壁對床之熱傳

一、目的
學習量測氣固流體化床之熱傳係數,並探討氣體流速與熱傳係數之關係。

二、原理
1. 有關氣固流體化床之原理請參考課本實驗 5 及 52(a)。
2. 本實驗所用之熱傳探針測量系統如圖一所示,探針本體為一長 120 mm,直
徑 25 mm 的碳鋼棒,以壓克力製法將其固定於氣固流體化床管壁上,使探針
一端與管內壁切齊,另一端則與維持恆溫之飽和蒸汽接觸。蒸汽產生器係由
一普通電茶壺改造而成,其加熱速率可由調整變壓器之輸出電壓來控制,壺
上並裝有一透氣管與外界相通,使壺內蒸汽保持常壓,維持飽和蒸汽溫度於
100 °C 左右。碳鋼棒及蒸汽產生器外部均包有保溫棉,減少熱量之散失。
3. 假設碳鋼棒徑向之熱傳遞可忽略不計,亦即,熱量傳遞視為由碳鋼棒與飽和
蒸汽接觸端與床中粒子接觸端之一維熱傳。
4. 棒上裝有四支間距 20 mm 之 IC(J-type)型(Fe-constantan)熱電偶(參考課本實驗
16),將熱電偶連至一多點溫度顯示記錄器(YOKOGAWA DR130)上,可以量
得各處之溫度,同時可由外插法求得探針與床中粒子接觸之熱傳面溫度 Tw。
5. 於熱傳探針上、下方距離探針約 10 mm 之管壁上各裝一支熱電偶以量測床中
粒子在探針上下之溫度 Tb1 與 Tb2。由於流體化床之固體粒子相可以視為完全
混合,故以 Tb1 與 Tb2 的平均溫度 Tb 作為與傳熱面接觸之粒子溫度。
6. 因碳鋼棒上之熱量傳遞可視為軸向之一維傳導,根據 Fourier’s Law 可算出其
熱通量 q。

dT
q=-k (1)
dx

其中, q : 熱通量 (W/m2)


K : 熱傳導係數 (W/m-k)
x : 距離 (m)
碳鋼棒與粒子床接觸端之熱傳量可用 Newton’s law of cooling 求出

q=hw Tw -Tb (2)


2
其中, hw : 熱傳係數 (W/m -K)

由式(1)、(2),則粒子床與管壁之熱傳係數 hw 為
-k dT
hw = (3)
Tw -Tb dx

15
實驗六 氣固流體化床壁對床之熱傳 化工實驗(一) 2018
三、裝置與步驟
1. 開啟氣閥,此時儲氣筒開始增壓至穩定值(約 4~5kg/cm2)。
2. 量取適量的去離子水,緩緩注入蒸汽產生器(電茶壺)至綠色標線處。
3. 確認溫度記錄器電源插頭已插上,打開安全插座上之電源開關以讀取溫度。
4. 蒸汽產生器已與變壓器相連接,確認其電源插頭已插上。緩緩轉動變壓器至
110 V(紅線處)開始加熱,待蒸汽產生器沸騰後緩緩調降至 50 V,並維持沸騰
狀態。

※注意:
注意:實驗過程
實驗過程中
過程中,蒸汽產生器
蒸汽產生器(電茶
電茶壺
電茶壺)內
內之水位不得低於紅色標
不得低於紅色標線
色標線。

※注意:
注意:實驗過程
實驗過程中
過程中,不得擅自調整儲氣筒上任何閥件
不得擅自調整儲氣筒上任何閥件。
擅自調整儲氣筒上任何閥件。

5. 按下溫度記錄器之”START”鍵,紀錄器開始擷取各點溫度,待各點溫度達到
穩態(紀錄器上之線條維持水平線至少連續 20 分鐘),記錄 T1、T2、T3、T4、
T5、T6 及 T7 各點數據讀值。
6. 當步驟 4 之溫度到達平衡後,逐步調升流體化床 B 之空氣流量,至床內粒子
達流體化為止。空氣流量至少設定四組(建議值為:25、40、60 及 90 LPM),
重複步驟 4。
7. 在上一步驟之溫度未達平衡前,利用等待時間,逐步調升流體化床 A 之空氣
流量(浮子流量計刻度由小到大依序遞增:6、8、10、12、14、16、18、20、
25、30、35、40、45、50、55 LPM),觀察並紀錄流體化床 A 之床態。
8. 實驗結束後,按下溫度記錄器之”STOP”鍵,將檔案儲存,讀取後列印。
9. 將變壓器緩緩轉至 0 V,關掉安全插座上的電源開關,關閉氣閥。

【記錄器使用說明(摘要)】……詳細使用 詳細使用說明
詳細使用說明已置於
說明已置於電腦桌面
已置於電腦桌面,
電腦桌面,請各組自行參閱。
請各組自行參閱。
本實驗需使用 USB 隨身碟,
隨身碟,請各組自備。
請各組自備。
存檔:監測畫面中按 DISP/ENTER INFORMATION MEMORY SUMMARY
DISP/ENTER INFORMATION DATA SAVE MODE 插入隨身碟 以上、下鍵
選擇存檔目標 DISP/ENTER SELECT SAVE
回監測畫面:存檔畫面中按 DISP/ENTER EXIT DISP/ENTER DISP/ENTER
TREND GROUP 1
取下隨身碟:監測畫面中按 FUNC Media eject USB 待畫面通知後即可取下

16
實驗六 氣固流體化床壁對床之熱傳 化工實驗(一) 2018
四、實驗記錄與數據處理
1. 實驗參數(流體化床 B):
床體管徑 :D = 80.8 (mm) 靜床高 :h = (cm)
粒子總重 :W = 2,030 (g) 粒子密度:ρs = (kg/m3)
形狀指數 :ψs = 0.75 (-) 平均粒徑:Dp = (μm)
3
流體密度 :ρf = (kg/m ) 流體黏度:μ = (N-s/m2)
碳鋼棒熱傳導係數 :k = 45 (W/m-K)
2. 對各組數據作 T 與 x 之關係圖。
3. 使用外插法求 Tw 及斜率,進而計算 hw。
4. 作 hw 與 U1/Umf 之關係圖(U1 為流體化床之表面速度;Umf 為最小流體化速度)。
5. 參考粉粒體分析報告及課本內容,分別推估 A、B 兩床之 Umf。

※註:對照床(流體化床
對照床 流體化床 A)之粒子總重
之粒子總重為
之粒子總重為 990g。

五、問題討論
1. 請說明流體化床中之 Channeling、Bubbling 及 Slugging 等物理現象,並分別
描繪其床內粒子的運動狀態。
2. 某組設計一對照組:床內沙子顆粒較大(材質相同),且床徑、床高相等,請問
二者之實驗結果差異為何?
3. 試舉一例說明流體化床在工程技術上的應用,並說明估算最小流體化速度與
床中熱傳係數對該項應用之重要性。

17
實驗六 氣固流體化床壁對床之熱傳 化工實驗(一) 2018

T5T4T3T2

(T6)
(T7)

T1

圖一、設備裝置簡圖

六、提醒事項
1. 實驗過程中須小心高溫蒸汽,勿使身體任何部份暴露於蒸汽產生器上方。
2. 實驗過程中應隨時確認壓差讀值大致維持恆定。

18
實驗七 沸騰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七 沸騰
一、目的:
瞭解沸騰發生的機構,並探討壓力與溫度對於熱傳速率的影響,進而估算出沸騰
之熱傳係數。

二、原理:
熱傳可分為有相變化及無相變化兩類,沸騰屬有相變化的一種熱傳過程。沸騰可
約略區分為:
1. 對流沸騰(convective boiling):
當加熱表面溫度略高於液體的飽和溫度時,於加熱面處之液體無法產生足夠
的蒸氣壓以產生氣泡,但此時位於熱表面附的『熱』液體會因密度變小而向
氣液介面流動。此稱為對流沸騰。
2. 核沸騰(nucleate boiling):
隨加熱面逐漸升溫,處於熱表面上的液體之蒸氣壓也逐漸上升,高至某一壓
力後便有氣泡出現於熱表面上。液體持續地向氣泡內蒸發使氣泡增大,最後
由於浮力的作用而使氣泡上浮至氣液介面。隨著熱量增加,氣泡大量產生使
此過程加劇。此稱為核沸騰。
3. 膜沸騰(film boiling):
當加熱表面與液體間的溫度高於臨界溫差,加熱面上會形成一層氣膜使得液
體無法沾濕此表面,此時熱表面溫度急速升高,此稱為膜沸騰。在膜沸騰過
程中,加熱器很容易因溫度過高而燒毀。

熱通量(Φ)對溫差(ΔT)以全對數方式作圖可得沸騰曲線,如圖一。

Φ*:臨界熱通量 ΔT*:臨界溫度差
圖一、沸騰曲線(全對數圖):(a)對流沸騰、(b)核沸騰、(c)過渡區、(d)膜沸騰

19
實驗七 沸騰 化工實驗(一) 2018
三、實驗步驟:

圖二、實驗裝置圖

1. 實驗相關資訊與注意事項:
(i) 冷媒(SOLKATHERM®SES36, mixture of 1,1,1,3,3-pentafluorobutane >65%
w/w, and 1-propene, 1,1,2,3,3,3-hexafluoro-oxidized polymd. <35 % w/w)
之沸點為 36.7℃、室溫 20℃下之飽和蒸汽壓為 50kPa。
(ii) 冷卻水已連接妥當,實驗過程中不可關閉冷卻水。冷卻水恆溫水槽溫度
均已設定妥當,勿更動!
(iii) 實驗過程中隨時注意壓力不可超過 200 kPa。
2. 將冷卻水恆溫循環水槽電源打開,再依序開啟右方綠色「Run / Stop」鍵與
「Pump」鍵。
3. 開啟總開關 S1 並暖機數分鐘,此時溫度計 T0 與 T2 之讀數應相同,且與室溫
相近。
4. 開啟加熱器開關 S2,將加熱功率 W 設定為 60 Watt,等待瓶內壓力 P 上升。
5. 調整冷卻水流量 R,最後使瓶內壓力維持在 140 kPa ± 3 kPa (guage)。
6. 將加熱功率調至 50 Watt;當溫度穩定後,記錄此時的溫差 ΔT (ΔT=T0-T2,為
加熱棒與液體的溫度差)。

20
實驗七 沸騰 化工實驗(一) 2018
7. 慢慢轉動加熱控制旋鈕 C,每次增加加熱功率 20 Watt;調整冷卻水流量、使
壓力維持恆定;當溫度穩定時,記錄此時的 ΔT。(記錄多組 ΔT 取平均)
8. 當 ΔT 開始大幅上升時(T0≧90 °C),轉回上一個加熱功率,每次增加 5 Watt,
並記錄穩定時的 ΔT,直到膜沸騰(裝置產生間歇之"click"聲,加熱功率讀數不
停跳動,溫度接近 160 °C)。

※注意:
注意:實驗中加熱功率之調升(
實驗中加熱功率之調升(降),每次均須耐心等待壓力、
每次均須耐心等待壓力、溫度穩定後
方可記
方可記錄讀值,
錄讀值,切忌。
切忌。

9. 膜沸騰發生後應迅速將冷卻水流量降至 0,以避免瓶內過度失壓,同時緩緩調
降加熱功率,嘗試維持 T0 之讀值在略小於 160 °C 之狀態(約為 160-180 Watt),
並緩緩調升冷卻水流量以維持壓力恆定。
10. 待溫度穩定時,記錄此時的 ΔT。
11. 每次減少加熱功率 3 Watt;調整冷卻水流量、使壓力維持恆定;當溫度穩定
時,記錄此時的 ΔT。一直到膜沸騰現象結束為止。
12. 改變壓力為 100 kPa ± 3 kPa, 60 kPa ± 3 kPa,重覆步驟 6 到 11。
13. 實驗結束,將加熱功率緩緩降至 0,並依序關閉 S2、S1;冷卻水須繼續循環,
待壓力降至常壓再關閉。冷卻水槽關閉順序為:先將右方綠色「Run / Stop」
鍵按關,再按關「Pump」鍵,最後關電源。

四、數據整理及分析:
1. 數據記錄
室壓: P (kPa) 室溫: T0 (°C)
加熱棒表面積 A = 0.0018 (m2)
輸出功率 熱通量 溫差 熱傳係數
Q (Watt) Φ (W/m2) ΔT (°C) h (W/m2-K)

2. 作熱通量(Φ)對溫差(ΔT)之全對數圖。
3. 作熱傳係數(h)對溫差(ΔT)之全對數圖。
4. 求出核沸騰時 h 對 ΔT 之關係式:h = a(ΔT)b
5. 作臨界熱通量(Φ*)和壓力關係圖。

五、問題討論
1. 為何本實驗須設置冷卻水恆溫循環水槽?若直接導引常溫自來水做為冷卻之用
是否可行?對實驗有何影響?
2. 試說明「加熱表面的粗糙度」、「液體中加入高(或非)揮發性溶質」對沸騰曲線的
影響。
3. 隨著沸騰型態的改變,熱能傳給液體的方式在各時期有何差異?

21
實驗八 套管式熱交換器 化工實驗(一) 2018

實驗八 套管式熱交換器
一、 目的、原理、設備請參照課本實驗 18。

二、 步驟:
1、 實驗課前已開始送入蒸氣,勿碰觸蒸氣閥。
2、 利用閘閥 Vc 調整冷卻水流量為 2 LPM,待溫度穩定後記錄 T2 及 T1。
3、 每次調高流量 1 LPM,重複步驟 2,操作至流量為 15 LPM。

三、 數據處理與報告事項
請參照課本實驗 18。

※ 內管外徑 Do = 16 (mm)
內管內徑 Di = 14 (mm)
管壁熱傳導係數 kw = 70.9 (W/m-K)
管中流體之熱傳導係數 K = 0.62 (W/m-K)
熱交換部分管長 L = 1.2 (m)
管壁厚度 xw =1 (mm)

注意事項:
實驗完畢不可立即關閉冷卻水與蒸氣閥,以免殘留管線內之蒸氣餘熱造成燙傷。

四、 問題討論
1. Wilson 圖解法有三大假設:(a)內管為液體、外管為氣體;(b)內管流態為紊流
(4000<Re<105);(c)外套管之熱傳係數 ho 為常數;試探討「外套管之熱傳係數 ho
為常數」所代表的物理意義為何?
2. 若將本實驗冷水流向改為順流式(Cocurrent flow),試預測其對實驗結果之影響。
3. 試舉一例說明產業界對於熱交換器技術的實際應用案例。

22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