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á en la página 1de 37

具足善业与德行往生为帝释:

帝释因为不放逸,所以成为诸天王;精进受人赞叹,放逸
受人诃责。(偈 30)

有一天,离车国的摩诃利王子,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
所问经》。佛陀的生动叙述,让王子以为佛陀一定见过帝释。为了

确认,他就问佛陀。

佛陀回答道:「摩诃利!我确实认识帝释,也知道他为何
成为帝释。」佛陀就告诉摩诃利,身为诸天王的帝释的某一前世是

摩卡拉村子一位名叫玛伽的年轻人。他和三十二位同伴从事很多社
会公益活动,如铺路、建公共休憩房舍等,一生中并奉行七项义务:

1. 奉养父母 2.尊敬长者 3.言语温顺 4.不背后说人闲话 5.慷


慨大方、不贪婪 6.实话实说 7.不动气。

由于玛伽在那一生中具足无数的善业和良好的德行,所以
往生为帝释,成为一个国王。

佛教故事:婆罗门儿子以善业,生于富贵之家
【婆罗门儿子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
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
孩子,施主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
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着。

幼年时期,他便开始学习文字和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学
问,且已通达无碍。十六岁时,他已精通一切论典,具足智慧辩才,
到处辩论,许多婆罗门都败在他的手下。这样,他觉得自己非常了
不起,生大傲慢(atimana):现在世间的人能与我相提并论的都找不
到,更何况胜过我的。他常常恃才欺人或者蔑视其他的婆罗门。

后来,这些婆罗门实在无法忍受,心想:只有沙门果达
玛能调伏他,或许因见到世尊他会出家的,就不会给再我们带来很
多痛苦。之后,他们就告诉婆罗门的儿子说:“现在世上有位释迦
牟尼佛,他遍知一切,辩才无碍,身相庄严,慈悲无量,你不要自
以为世上无人能及于你,无论辩才、智慧、相貌、慈悲等哪一方面,
你跟世尊相比,简直是百分、千分、百千万分所不及其一的,你有
什么值得骄傲的?”

婆罗门儿子听到这番话后,很想亲见世尊,一睹世尊的风
貌。后来,他就去见世尊,在很远的地方,他就遥见世尊的三十二
相,身色金黄闪闪发光,他不由自主地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
这个喜悦非十二年的禅悦所能及。此时,他心想:身相自然我是不
及于世尊的,但智慧辩才方面不一定不及于世尊。他为了观察世尊
是否有大彻大悟的智慧,准备了一些问题想去试一下世尊。

世尊知道他起骄慢之心,还是悲怜地摄受了他,和颜悦色
跟他交谈了很长时间,知道他心存疑难,便一一为他解答了。此时
的婆罗门儿子对世尊的慈悲、智慧、辩才钦佩得五体投地,不存在

丝毫的慢心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在世尊前祈求:“请佛陀
及僧众能纳受我七天的供养。”世尊默许了。他恭敬顶礼而返回自
家,准备一些饮食。待准备好后,他再亲迎佛陀及僧众,依次入座,
亲自供养佛陀及僧众,供养圆满后,他对僧众一一供养了僧衣
(kasaya),并供养了世尊一件无价妙衣。

他于佛前求法,世尊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摧毁了萨迦耶
见,获证了预流果位。又经父母同意,于世尊前再三祈求出家受比
丘净戒。世尊乐意地摄受了他,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

言辞为他授了比丘戒、纳受戒体后,他精进修持,灭尽了三界轮回
的烦恼,获证了阿罗汉的果位。

诸比丘请问:“世尊,婆罗门儿子以何善业,生于富贵之
家,年且尚幼,已精通一切论典,胜服一切辩论家?又以何因缘对
佛生欢喜心,在佛教法下,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请为吾等宣
说。”

【婆罗门儿子 二】

世尊告曰:“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因缘。是在贤劫人寿
二万岁时,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度化众生事业圆满后,显现涅

槃。当时的直智国王为迦叶佛建一座方圆一由旬的宝塔(cetiya),塔
圆满后,准备举行一个大法会。国王宣布:鹿野苑所有的公民必须
参加法会,若有不参加者,将没收其全部财产。

此令一颁布,国王手下一位对佛法毫无信心的大臣,更加
生嗔心,坚决不去参加。国王也知道这个大臣不愿参加,也生大嗔
恨心,生气地说:“如果这个大臣不来参加法会,不管怎样,一定
没收他的财产。”国王的儿子听了这话,因他与大臣的儿子关系非
常密切,便秘密地告诉大臣的儿子:“你最好劝你的父亲去参加法
会,国王已发怒,不去肯定没收你家的财产。”大臣的儿子就劝告
他父亲。

父子俩人一同去了经堂,见到川流不息的人群纷纷供养佛
塔,大臣的儿子顿时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作了大量的供养,并发愿:
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身相庄严,精通一切论典,
胜服一切辩论家;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作令佛不欢喜的
因,在佛教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这样发愿之后,因不
小心被人群挤倒在地上踩死了。

因他沉浸在对佛欢喜心或信心中死去的,故立刻升天了。
新升的天人用三观察知道自己是从人间来,现在升在天界,是因对
迦叶佛塔生欢喜心及供养佛塔故。他晓知这些后,觉得佛对他的恩
德很大,便立刻身着天人各种佩带服饰,手持青莲、白莲、曼陀罗
花等各种鲜花到佛塔前礼谢。此时他的父亲已把儿子的遗体收好,

悲恸不已。

天人见自己的父亲抱着自己的尸体悲恸痛哭,于是上前安
慰道:“您何必如此悲痛?”婆罗门大臣问:“你是谁呀?”“我是您的

的儿子。”“你现在转生哪里去了?”“转升天界了。”“为何升天?”“因
在世时供养佛塔,对佛塔欢喜供养故。”接着儿子又嘱咐他:“您以
后好好供养佛塔,将对您生生世世有很大利益的。”听到升天儿子
的劝慰,大臣便舍弃了自己原有的邪见,立刻对佛塔生起了欢喜心,
并作了大量的供养,同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具足,

依于儿子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作令佛不欢喜之因。当时
的婆罗门父子即今婆罗门父子,因其愿力今成熟故,婆罗门今生令
我欢喜,婆罗门儿子在我教下,灭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世
尊如是对诸比丘宣说毕,诸比丘欢喜听闻,作礼而去。
善語

纪晓岚接着又写了一篇“巧舌罚哑”的故事:

举人王金英说:江宁有位书生,住宿在某官宦人家的废花园里。
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有位年青漂亮的女子从窗外往里偷看。书
生心想,这个时候出现在窗外的女子,非鬼即狐。但见她容貌美丽,

心生爱慕,也就不害怕了,便开门请她进来。那女子虽然忸怩羞涩,
依然婉转相就。但始终不发一言。书生向她问话也不回答,只是含
笑顾盼,脉脉含情而已。

这么相处过了一个多月,书生始终不知道她的身世。有一天,
书生拉着她再三盘诘,她就拿过笔来写道:“我本是明朝某翰林的
侍姬,不幸短命而死。只因生前巧言令色,善于挑拨离间,搬弄是
非,搅得一家骨肉反目为仇、情同水火。死后遭阴司谴责,罚我变
成哑巴鬼。一直沉沦在鬼趣,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了。你如果真
的怜爱我,请为我抄写《金刚经》十部,我便可依仗佛力,超脱苦海。
我将生生世世感念您的大恩大德。”书生慨然答应她的要求,并立
即抄写。

十部《金刚经》写圆满的那天夜晚,女鬼又翩翩而来,她恭恭
敬敬地向书生拜了又拜,然后取笔写道:“凭借《金刚经》的法力,
我得以忏悔前生之过,现已脱离鬼趣。但因我前生罪孽深重,只能
带着宿业去转生,还必须做三世的哑女,才能说话。”写罢,作别
而去。

哑巴鬼,就是想念佛诵经,也做不到了。我等还没哑巴,有一
张伶俐的嘴,何不多多念佛诵经说好话呢,整天说一些淫词艳语,
或者散心杂话绮语,真是浪费了这么一张好嘴呀。难道也要等到沦
落到哑巴鬼再去找有缘的人为我们抄经吗?

口常说好话、赞美的话、宽容的话、体谅的话、谦让的话……
不花一分钱,就积了无量功德,这样的好事不去做,整天说自己发
菩提心,要普度众生,要上报四重恩,真是自欺欺人,是要遭鬼神
笑话的呀!

有一个人和他朋友一起搭德士进城.。下车时,他对司机说:
“你的车开的很好。谢谢你。”

司机愣了一下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人回答说:“交通这么坏,你却能保持冷静驾驶,让我很
佩服。”

司机听了,笑了笑,就开走了。

他的朋友问他“你干嘛要对司机说这些话呢?”
他回答说:“我是想使人们恢复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拯救这个
城市。好比说,我的话让这位司机感觉愉快,他今天载客就会因为
心情好而对客人好。而搭他的车的人也 因为司机的服务好,心情
舒爽,对家人、同事、甚至陌生人和颜悦色。这样一个人影响十个
人,十个人影响一百个人,不过简单一句话就能造福一千人。即使
我的话对这位司机不起作用,我一天里用这样鼓励的话,感激的话
对其他十个人说,也可以让三个人快乐吧,三乘一千不是三千了
吗?”

他的朋友对他乐观的态度不以为然。他说:“要是没有一个人
被你的好言好语感动,那你的气力不是就白费了吗?”

他回答说;“就是完全没有效果也没有害处啊。一个人对我的
话充耳不闻,我可以再对另外一个人说。好话,是不怕多说也不会
说错的。”

他的话没错,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赞美,鼓励,感恩,教诲都是
好话。我们应该时时讲好话,甚至只应该讲好话。“一句良言,就
像一棵优良的树。”树,可以给人阴凉,好话给人带来益处。它的
影响根深蒂固而且深远,愿我们都说好话,在我们周围种下一棵又
一棵优良的树。

善心
不论是谁,当你以善心善行来对待别人的时候,你就一定能得
到行善的丰厚回报。

佛教界有许多因善心而得善报的故事,“贫女供灯”是其中
的一例。这则故事说,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个贫穷而
孤独的女人名叫难陀,以乞讨为生。

难陀经常看到国王、臣民不论大小都供养佛和僧众,心想:
“因我前世罪业深重,今生才这样贫贱,虽然遇到了福田,却没有
资财可供养。”想到这些,难陀不觉悲上心头,自责悔恨,感伤不
已。难陀希望能得到少许的钱物供养佛,以结善缘。结果她乞讨了
一整天,只得到了一个钱。她就拿着钱到油店,想用它买点油。店

主问她:“拿一个钱买油,只能买到一点点,你作什么用昵?”难陀
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他。店主心生怜悯,给了她双倍的油。足够点
一盏灯。

难陀非常高兴,来到精舍,将灯供养给世尊。她把灯放在
佛前的众灯之中,并发愿:“我今贫穷,除了这盏小灯,我没有什
么可供养佛的。但我希望以此供养的功德,将来能够得到智慧之灯,
灭除众生的无明黑暗,引导他们觉悟。”

一夜过去了,其他的灯都熄灭了,只有贫女所供养的灯还
在燃烧。第二天,正是目犍连尊者值日,他看天色已经拂晓,便来
到殿中收拾灯盏。看见难陀供养的那盏灯明亮地燃着,而且灯油和
灯芯都没有丝毫减损,同新点燃的一样。心想:“白天点灯没什么
用,不如先把灯熄灭,到晚上再点。”他就举手扇灯,灯依旧燃烧,
没有熄灭。又用衣扇,还是明亮如故。这时,佛陀看到目犍连的举
动,便对他说道:“这盏油灯不是你能熄灭的,就算用四大海的水
灌注或是强风狂吹,也无法熄灭,因为这是发大菩提心之人所布施
的。”

佛陀说完此话,正好难陀再次来礼拜佛陀,佛陀便对她说:
“你将于来世二阿僧祗劫,得以成佛,佛号为灯光。”难陀得到佛陀
的授记后,内心非常欢喜,并且立刻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也允许
她的请求,让她成为僧团的一员。

俗世生活中,这种事例也是比比皆是。

明代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女子,丈夫出海远行,
数年未归。由于思念,她每天都到海边岩石上守望。一天,乌云密
布,女子照常来到海边。海上狂风大作,她远远望见一只帆船在汹
涌的浪涛中苦苦挣扎,最后开始慢慢下沉。女子来不及细想,飞快
地跑回村里,召集村人去救助。当船上的人平安上岸后,女子不由
悲喜交集——被救上岸的人正是她远行多年而今朝归来的日思夜想
的丈夫。
在抗美援朝期间,一支部队奉命去攻夺敌人的高地。枪林
弹雨中,一位连长无意问瞥见一枚手榴弹落在一名小战士身边。他
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把小战士压在身下,轰隆一声巨响,连长抬头
再看时,惊出一身冷汗。就在他起身的片刻功夫,一颗炮弹落在了
他刚刚匍匐过的位置上,把那里炸出了一个大坑。而那颗手榴弹,
敌人在将它扔出来时,不知什么原因,竟没有拧开盖子。这位连长
在挽救战士的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善心只在一念之间,而善心所结下的善果,芬芳馥郁,香
泽万里,令人垂涎欲滴。一颗种子落地,播种人总能在秋天的阳光
里品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

当我们在给他人点亮一盏灯的时候,其实也将自己照亮了。
纵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凄风苦雨,这份善良的关爱就像那穿透忧伤的
阳光,温暖着你我的心房。

就让我们在赶路的同时,也携带上这一份爱,善待每一个
人,欣赏每一个日子,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与领悟悉心收藏,
让心灵从此有一个宁静安详的港湾。

善心的仙叹
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
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
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
失去;只有多做好事、积点功德,才是真正有好处的。”

于是他马上发出告示说:“如果有人缺乏资财,请速来取,

数量不限。”

告示贴出去几个月了,由于当时政通人和、国家安定、百
姓生活富足,谁也不需要他的钱。

仙叹又想:“看来大家并不需要钱,可是谁也免不了会闹
头疼脑热的,还是买药给百姓治病为上策。”仙叹便四处采购,弄
来各种名贵药材,每天在市上免费供应病人。

仙叹的善心得到大家的称赞,没有多久时间,名声传遍远
近四方。东南西北各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接受治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仙叹的财产渐渐地用尽了,
但他仍然四处为病人采药、找药。有一天,他在离家一百多里采药
的路上,见到几辆牛车,车上都是患有各种疾病的人。

他忍不住问道:“你们要到哪儿去呀?”

车上的人答道:“我们要去仙叹那里,请他救命。”

仙叹立即同他们回去,找到国王,向他借了五百两黄金,
买了许多药给这些人治病。

经过仙叹的精心护理、医治,病人的病慢慢都好了。可是,
仙叹却欠下大量的债,过着窘迫的日子。

当时,常有一些商人为了赚钱,结伴下海去捞海底珍宝。
仙叹想碰碰运气,就跟着一伙商人出海寻宝去了。

众人辛辛苦苦地努力了许久,得到不少宝物,于是兴高采
烈地返乡。一路上交通极为不便,又因天气干旱少水,每个人经过
长途跋涉,都干渴难忍。
仙叹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口水井,就快步奔过去,开怀畅饮
起来。

那些商人早已注意到,仙叹采集的海中宝物里,有一颗灿
烂夺目的大白珍珠,是世上稀有的宝贝,他们心里又羡慕又嫉妒,
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众人一看,仙叹在井边弯腰喝水是个天赐良
机,便齐拥上前,将仙叹推到井底。

由于仙叹做了那么多好事,他的善行感动了神仙,天神在
这危险的时刻,在井底接住了他,使他安然无恙,连披都没有擦破。

那些商人回国后,去见国王。

国王问道:“你们都回来了,那仙叹到哪儿去了?”

商人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对国王说:“大王!我
们也不知道。自从离开国境之后,他就与我们大家分手了,不知道
他去了哪里。”
国王不相信,又问:“说实话,是不是你们把他害死了?”

商人们赶忙否认地叫道:“不!不!绝没有这样的事!”

仙叹被天神托住后,发现井壁上有个洞,正好能容他钻过
去。他顺着洞走,不一会儿就见到亮光,从另一个洞口走出了水井。
又经过七天的跋涉,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

国王见到他,问道:“商人们都满载而归,你下海采宝,
怎么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仙叹含糊地说:“我没有发现任何宝物,只得空手而归。”

国王听了他的话,起了疑心,沉思着:“这当中必有缘
故。”

随即着人把那些商人都找了来,命令道:“你们必须从实
招来,才有活路,否则只有一死。”

商人们吓坏了,便老老实实地招了供。
国王听说他们在归途上谋害仙叹,十分生气,便下令把他
们统统关进监牢,要将他们定罪。

仙叹闻讯后,焦虑万分,急驰王宫,叩头请罪。

国王说:“你没有罪!他们的罪已定,是不可改变的。”

仙叹再三请求道:“国王陛下,请无论如何原谅他们的愚
昧无知吧!”

国王经仙叹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赦免了商人们的罪过,
命令他们归还从仙叹那里夺走的宝物。

商人们感激涕流,都拣自己最好的宝物送给仙叹。

仙叹只取其中的一半。

商人们一看,又恳求道:“承蒙您的善心,我们才保全了
性命!您救了我们大家,这些小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
仙叹只好收下那些宝物,将这些钱还清了国王的债,又施
舍给老百姓。

邻国闻说,皆交口称赞,无不佩服仙叹的崇高道德。

据《六度集经》卷一《仙叹理家本生》改编
善行

《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千古以來天佑
善人,善有善報的事例可以說是多如滿天繁星、數不勝數。這就是
說積德行善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中國著名的兒童啟蒙書籍《三字經》中講:「竇燕山(原名:竇
禹鈞),有益方。教五子,名具揚」說的是五代時的竇燕山,到了三
十多歲時還沒有子嗣。一天,他夢見去世的祖父對他說:「你前世
惡業很重,因此今生不僅無子而且短命。你應當及早行善,努力多
做些善事,或許可以轉變業力。」

醒來之後,他將祖父的話銘記在心,從此立志行善。數年來他
做的濟困扶危、重德行善的事數不勝數。例如他拾金不昧,挽救了
難中人的生命;他省吃儉用出資辦義學,培養眾多貧家子弟成人成才;
鄉親中有沒錢辦喪事的他就出錢給買棺材發送;有貧家女子買不起嫁
妝出嫁的,他也出錢資助;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以德報怨。

竇燕山家有個僕人,盜用了二百千的錢,僕人擔心被發現,就
自己寫了債券,系在他十二三歲的女兒手臂上,寫道:「永賣此女,
償還所欠的錢。」從此遠逃外地。竇燕山見了債券,立刻將其燒了,
收留了女孩,並在女孩長大後,用二百千選了佳偶,把她嫁出去。

後來僕人聽聞此事回來了,哭著訴說以前的罪狀,竇燕山也不追究。
因此僕人父子畫了竇燕山的人像,傍晚供養,早起祝壽。

十年後,又夢見祖父和父親對他說:「你三十歲前確實是無子

之命,自己又短命。如今這幾年來,你的名字高掛在天曹地府,因
為你有陰德,延壽三紀(十二年為一紀),賜給五個兒子,都能榮耀
顯達,你還能福壽俱全,死後留在洞天作真人。」說完又囑咐竇燕
山說:「陰陽之理,大多相同。善惡之報,或是現世報,或是來世
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竇燕山又更努力修行積陰德。八十二歲時,他沐浴更衣,告別
了親戚,在談笑中過世,他五個兒子和八個孫子,都尊貴顯赫於朝
廷。後世稱揚教子有方的人必定說燕山竇十郎。

善行筑成的天梯
这家餐馆的规模不大,因此很不起眼,作为其中的服务生之一,
还不满 16 岁的他更加不起眼。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因
为一场革命让他失去了曾经富庶无比的家园。他是个勤快好学且不
计报酬的孩子,这使得老板很快就喜欢上了他。为了让他学好英语,
更方便与客人交流,老板甚至把他带到家里,让他跟自己的几个孩
子一起玩耍。

一天,老板告诉他,某食品公司正在招聘营销人员,而自己跟

那里的经理关系不错,如果他喜欢,自己可以帮忙引荐一下。就这
样,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那家大公司,负责推销和送货。

上班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跟前:“我们的祖辈之所以能

够成就那么大的家业,全得益于一个遗训,叫做‘日行一善’。我希
望你在外面闯荡的时候,也能够时刻记住这四个字。”

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真的记住了那四个字。当挨街挨巷给
各商店送燕麦片时,他总是不忘帮店主捎一封信给某人,或者让放
学的孩子顺便搭一下他的便车。而且,他是微笑着做这一切的。

5 年后,他接到总部的一份通知,通知上说他将被派往墨西哥,
统管整个拉美的营销业务,因为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个人的推销
量占到了佛罗里达州总销量的 40%,公司由此认定他是个能力非凡
的人。
到了派驻地以后,“日行一善”又帮助他成功打开了拉丁美洲的
市场。而后,加拿大和亚太地区也被他拿下了。1999 年,他被召回
了美国,因为总部有个适合他的职位空缺——年薪 740 万美元的首
席执行官。

说到这里,该告诉大家他的名字了,他叫卡罗斯·古铁雷斯。
也许你觉得这几个字有点面熟,没错,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全世界,
这个名字都被当成“奇迹”的代名词广泛传播着——当他被美国猎头
公司列入可口可乐、高露洁等数家国际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候选人
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竞选连任成功后宣布,提名他出任下一届政府

的商务部部长。

别忘了,如此辉煌的成就,都来源于那不起眼的四个字:“日
行一善”。

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并非都是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更多时候
这取决于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举动。日行一善,即可视为改变
命运的最简单武器,因为凡是真心助人者,最后必然会帮到自己。
【因果故事】雇工的善行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冬不
防寒,夏不遮羞,以乞讨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苦。

但这个穷人有一个绝活儿——善解鸟语。麻雀、燕子、鸽子
等等鸟叫,他都能听懂;鸟语花香的时节,他能美滋滋地用自己的
口哨与鸟儿们交流。

当地有一家富商,招聘雇佣担货物的人。富商见他贫苦饥寒,
但有一身好力气,就雇佣了他。

一天,风和日丽,商人带着他,担着沉重的货物去做买卖。走
了很长时间,又值正午,主人渴了,来到一条清澈的河水边喝水。
河水很急,他们便在水边浅水处喝水解渴。
这时,就听河边的柳树上传来一阵刺耳的鸟叫声。商人猛地一
惊,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恐惧感,一哆嗦差点掉进河里。商人马上
呼唤穷雇工。

这个雇工不但不以为然,反而笑起来,笑得主人莫名其妙。鸟

儿见这个雇工只是冷笑,叽叽喳喳一阵便各自飞散了。

做完了买卖,获得了金银,回到家中,主人很高兴,便多赏了
穷雇工工钱,并且很赞赏他的为人。想起路上那件事,主人问雇工
道:“在路上我们都累了,我在河边饮水,突然听见刺耳的鸟叫,
我大吃一惊,险些掉进河里,而你为什么在一边冷笑?”

他回答说:“那些鸟对我说:‘那主人身上装着许多珍贵的白玉
珠,你可以杀了他而珍珠归你所有,你就不会那么贫苦。我们想吃

他的肉,你快杀了他。’我听后,实在是笑那些鸟打错了算盘。为了
吃你的肉,挑唆我杀掉你。我以冷笑对它们,它们只好各处飞走
了。”
主人倒吸一口凉气,又忙问:“那你为什么不杀我?河边无人,
只有我们两个,而我身上确实有好多珍珠,价值连城,你杀我是完
全可以做到的。”

雇工回答道:“主人啊,我为什么如此贫穷,衣不蔽体,食不

饱腹?均因为我前世贪人财物,计算别人家产,掠夺别人资财,贪
得无厌才落得这般贫苦。主人能雇我担货,也是可怜我贫穷。如果
今世我不痛改前非,不重新做人,再杀人取财,那么我受报应的日
子还在后边,我什么时候才能脱此苦海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贪、嗔、痴三毒害人不浅。所以不知
因果之时,贪得无厌;一旦知道了因果,我今日就是死也不愿做杀
人贪财的事啊!”

主人听后更加信任和喜欢这个贫穷的人了。

恶念遭恶报 善念得善报
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的弟子到室罗伐城游化,给孤独长
者前往拜访佛陀,并邀请佛陀带着弟子们一同到他家接受他的供养。
世尊默然受请。

隔天,长者一大早就来到佛陀的住处,迎请佛陀及比丘们
到家中受供。很多婆罗门居士也都次第来供养比丘僧们。当时有很
多小乞丐来向比丘们行乞,比丘们自己还没吃饭,就先把钵中的食
物施舍给那些小乞丐。居士们看到了都很不高兴。

比丘们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听了,告诉他们:「为了
不辜负居士们的供养心,你们应该先吃饱,若有剩余的食物,才分
给那些小乞丐吃。」。

有一次,比丘们又去居士家受供,此地附近有两位小乞丐,
一个是婆罗门童子,一个是剎帝力童子,他们分别到比丘僧吃饭的
地方来行乞,婆罗门童子因为不知道佛陀制订比丘们吃完饭后才能
将食物分给他们的规矩,在比丘们还没吃饭时就来行乞,结果比丘
们没有给他食物,他失望而返。另一位剎帝力童子则是等了比丘们
吃饱后才来行乞,比丘们便把剩余的食物全部给了他,他兴高采烈
地回家去了。

剎帝力童子在半路中遇见婆罗门童子,便问他:「你向比
丘们乞讨到食物了吗?」。
「没有!」婆罗门童子回答,同时看到剎帝力童子乞讨到
这么多食物,心里觉得很不平,心中生起恶念,说出了不应该说的
话:「如果哪天我有了大势力,我希望释迦的那些弟子们,头都断
掉,散落一地。」。

剎帝力童子则说:「如果哪天我有了大势力,我要天天以
上好的食物,供养佛陀及比丘们。」他们两人说完后,便各自找了
一棵树在树荫下休息。这时有一辆马车经过,马儿经过婆罗门童子

休息的树旁时,突然失去控制,往婆罗门童子的身体辗过,把婆罗
门童子的头辗断了。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遗憾地说了一偈:

「意常为首 起业为最 心有所恨

速受其报 苦来逼身 轮断其头。」。

阿难在一旁听了,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这首偈诵,
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回答说:「你们听说了吗?婆罗门童子对我们
起了恶念,说不好听的话,因为这个恶业,已经被马车辗断了头。」
「我听说这件事了。」「我因为听说这件事,所以说了刚才那首偈诵
啊!人的意念是最重要的,它会引发我们造善作恶,所以不能不小
心谨慎守护自己的意念啊!」这时,城中有一个富有的长者死了。
这个长者没有孩子,也没有亲属可以继承他的家业。村庄
的贤人们便聚在一起商讨该怎么做,后来他们决定寻找一个有福德
的人,来继承长者的家业。当他们经过一棵树下时,发现剎帝力童
子在树下睡觉,这时太阳西照,剎帝力童子睡的地方,理应会晒到
太阳,而奇怪的是,树阴始终覆盖在剎帝力童子的身上。大家看了,
认为剎帝力童子是一位有福德的人,便把他带到长者家,让他继承
长者的家业。

改变了身份的剎帝力童子心想:「一定是佛、法、僧的力
量让我改变了命运。我应该要去供养佛陀及比丘们。」于是剎帝力
童子到佛陀住的地方拜访佛陀,世尊为他说法后。他恭敬地对佛陀
提出了邀请:「能否请佛陀慈悲,带着僧团的比丘一起到我家让我
修供养?」佛陀默然答应了剎帝力童子的请求。

隔天,佛陀及比丘准时来到了剎帝力童子家中,接受他的
供养。饭后,佛陀为剎帝力童子说法。剎帝力童子闻法后,心生欢
喜,证预流果。他向佛陀说:「从现在起,我要皈依佛、皈依法、

皈依僧,一直到生命结束,我对三宝的信心,永不退转。」。

当佛陀回到了住处后,对大众说:「比丘们!我们会造恶、
作善都是意念在控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我们能保持清净心,
就能获得善报啊!」。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心怀善念

一天,舍卫城里的两个乞儿,来到僧众聚集的地方,希望
向比丘们乞讨用剩的菜肴。其中,有一乞儿见到斋主为诸圣众准备
种种上妙饮食,突然心生忌妒,便发了个恶愿:「这些道人凭什麽

受用这麽好的东西?如果来世我成为国王,操纵人民的生死,我一
定要用车轮辗断你们的头!」但是,另一位乞儿却想:「出家人个个
具足威仪,殊妙庄严,将来我要是成为国王,有大自在力,一定要
筹办最好的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人,使他们不虞柜乏!」

等到比丘用斋毕,两位乞儿也各自乞足离开。心怀恶念的
乞儿饱胀困卧於路边,不一会儿,数百辆的车队从远而近快速地驶

过,扬起了满天的尘土,一个不注意,竟从乞儿身上辗过,轹断了
他的头。结果,魂丧黄泉的恶心乞儿堕入地狱,受无量的苦报。而
怀着善念的乞儿,饱食后心中满是欢喜和感恩,出城寻得一棵大树,
便於树荫底下休息,心中恬静无杂乱想。
此时有一国家,新丧国王,又无嗣主,王位虚悬令群臣忧
心不已。一天,群臣百官共同商议,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否则人心
大乱将各自散去。这天,有一智慧明达的大臣提出外访贤人,推拥
新君的建议,於是大家开始分头寻找威德福相具足之人来继承王位。
使者出了国界后徐徐而行,忽然看见一棵浓密的大树底下有一人熟
睡,虽然日光早已偏移,但是树荫仍覆盖着他,好似有宝盖在上一

般。使者大奇,趋近一看,只见此人面容殊好,神态贵不可言;使
者心想:「此人若是作我国君,定能使民富足、国土安乐!」便令仆
人唤醒乞儿,前呼后拥地带回宫中,群臣百官拜称「万岁」,拥戴为
君。

世尊知晓此二乞儿迥然不同的遭遇后,即为大众开示:
「诸法从心起,心是万法的根本,心中怀恶不舍,罪报如影随形,
将为自己带来无尽的苦恼,如同恶念乞儿发了毒誓,所以葬身轮下。
若心怀善念,身体力行,福报庆喜自然相随,亦如善念乞儿今生即
成就善果。由此可知心念之力,强大如是!」

善念/善行
佛教故事: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2015-11-09 18:57:18)转载

标签: 佛教故事

来源:佛弟子文库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与数
位同学赴京赶考。

有一天,他们将船停在岸边,正好遇到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
生告诉焦雄说:“阁下眼光的神失散,鼻准呈现赤色,脸色和皮肤
的颜色好象猪肝,都是凶兆。你这次赴京,不但无法高中,恐怕还

要防着死神降临,你不如返乡为妙!”焦雄听了,虽然心生不悦。
但是他曾经读过圣贤书,心性还相当善良。他连忙向算命先生道谢,
并没有把算命先生的话记在心上。

翌日,船楼上有一位婢女,将水泼到河中,不小心遗失了一个
金手镯。金手镯夹在船舷的缝隙中,被一位水手看见,藏在他的怀
里。
过了一会儿,船楼上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女主人指责婢女偷拿
金手镯,婢女无以自白,从窗蓬上窜出,想要投水自尽。

焦雄本来就非常善于游泳,看见婢女投河,他急忙下水,救起
婢女,并且暗中寻找水手,交还那个金手镯。不但婢女的冤情大白,
水手也没有拾遗的恶名,真是一举两得。

由于风浪过大,船被迫停留了十几天。恰巧那位算命先生又来
了,看见焦雄,凝视了好一阵子,便拱手祝贺焦雄说:“公子有了

善行,逢凶化吉,已经把戾气化为祥光了,真是可喜可贺!”

焦雄问:“您为何这么说了?”

算命先生回答:“相公鼻头的气色,从前是赤色,现在已经变
为嫩黄了。双眉有紫彩而带润,双目象龙鳞那么光亮明澈,脸上呈
现五彩,表示文星显现,你必定可以高中科举。”
焦雄摇摇头说:“船被风浪耽搁多日,就算今天开航,算一下
日期,连考场都赶不上了,那能再谈到功名呢?”

算命先生再仔细看他的面相,断言说:“我观察你的气色,已
经改祸为祥。你此行必然考取功名,前程远大。即使赶不上应考,
也可遇到特殊的皇恩,你不可不去!”

焦雄因此决心进京。当他抵达京城时,忽然听说考场失火,试
卷付之一炬。皇帝下令重考,焦雄便得以入场应考。他果然文星高

照,大魁天下。在放榜前,有孩童唱歌说:“场中不失火,那得状
元焦?”意思是说:如果考场不失火,那里能得到姓焦的状元郎呢?

佛教故事: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2014-06-22 09:19:01)转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
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
夫妇坐在路边,冻的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
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

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
辞。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

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
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
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
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
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霎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
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
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
上,希特勒那天认定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阻击却流产,事后他
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
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历史学家评论道:艾森豪威尔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否则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

善念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那是要时时处处去积累、去
储存,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不加思考的使用。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和普通银行里支出金钱不一样,在
“善”的银行里,人越有善念,越有善良的行动,银行里的“善”的资
本反倒越用越雄厚。

善良是生命中用之不竭的黄金,帮助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我的老家辽东半岛南端叫后羊圈的村
子,有一个哑巴给一家财主打长工,到年终算账时,给哑巴的钱比
别的长工少,哑巴觉得活不少干,凭什么给钱少,心里不平衡,要
对财主报复。用什么办法报复呢?干脆把财主家柴火垛点着。
到了晚上,哑巴来到柴火垛刚要点,一想,我要把柴火垛
点着,人家用什么做饭呢,不能点!那怎么报复呢,那我点喂牲口
的草垛吧,于是爬到墙头上刚要点,又一想,我点了草,牲畜不就
没吃的了吗?不能点!就在这时,哑巴一不小心从墙上掉下来,摔
得“妈呀”一声,这声音被屋里的人听见了,就出来问:谁?哑巴说:
我,哑巴。出来的人说:哑巴也不会说话呀?哑巴说:我从墙上掉

下来摔一下,就会说话了。于是把哑巴叫到屋,哑巴把刚才的事来
龙去脉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财主家人都很感动,感觉对不起哑巴,
把少给的工钱都补足了。

此故事中哑巴由开始的恶念转变为善念,一念之差就带来
了福报,如果真放了一把火,既损人又不利己,还将受到法律制裁,
即使别人不知道,那么造下的恶业他也要偿还的,可是哑巴良知未
泯,选择了善,福神就给哑巴安排善报,让哑巴当时就会说话了。
听起来好像神话,这都是真实故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谁

也摆脱不了,苍天有眼,神目如电,三尺头上有神灵啊!

善缘

树神和吉祥草神的善缘
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且经常布施财
物帮助孤苦贫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当时的社会有明显的阶级之分,奴隶是最低的阶级,被称
为“贱民”。给孤独长者虽然非常富裕、社会地位也很高,但是为人
仁厚慈爱,对任何阶级的人都一视同仁,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地位
最低的奴隶。

这位奴隶品行端正,给孤独长者非常信任他,将财产交给
他管理。长者的亲戚以及与他阶级相当的朋友都很不以为然,纷纷
劝告长者远离卑贱的奴隶。长者虽然以“人性平等,无贵贱之分”的
道理向亲友说明,但是亲友们的阶级观念根深柢固,使长者感到很

困扰,于是拜访佛陀请求指点迷津。

佛陀赞叹给孤独长者尊重人性的美德,并告诉长者:他不
只此生如此,过去生也以平等心来待人。佛陀说起长者与那位奴隶
在过去生的一段因缘──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的皇宫非常庄严华丽,庭园里种
植许多珍奇植物。其中,有一丛吉祥草长得茂盛可爱,随风摇曳时
姿态柔和、散发清香。还有一棵杏树枝叶繁茂、树干直挺,是庭园
中最雄伟高大的树,因此被人称为“树王”。
有一天,宫里的人向国王报告,宫廷中一座“独柱殿”因年
代久远,只靠一根大柱子支撑,恐怕会倒下来。于是,国王指派工
匠用最好的木料取代原先的柱子。

工匠在国内四处寻觅都找不到适合用的树木,后来发现只
有宫廷中那棵杏树最适合。虽然这棵杏树被称为树王,国王也很喜
爱它,但是独柱殿是非常珍贵的建筑,国王考虑之后,还是决定砍
下杏树。

古代人相信花草树木都有神明栖息,因此工匠准备了一些
水果来祭拜杏树神,祈祷著:“因为独柱殿即将倾倒,所以明天不
得不将您砍下做成柱子,请您原谅。”说完拜一拜就回去了。杏树

的树神是位女神,听到自己就要被砍倒了,伤心地哭泣不已,其他
围绕四周的树神也纷纷悲伤叹息,但都想不出办法帮助她。

平常女神对吉祥草神很友善,此时吉祥草神也来安慰女神,
说道:“大家光是叹息有什么用呢?应该赶紧想办法来解决危机。”
树神们一向轻视卑微的草神,此时更是不屑地说:“连我们都不知
道该怎么办,你一个小小的草神会有什么办法?”草神说:“只要用
心,一定会想出办法的……”

当晚,吉祥草神召集许多虫子衔土黏在杏树上,使树干到
处都是小小的土丘,看来好像长虫害的样子。隔天早上,工匠带人
来砍树时,看到这幅景象,不禁惊呼:“这棵树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被虫蛀得这么严重,不能使用了。”于是放弃砍这棵树。

女神感恩地说:“平时,树神们都劝我不要和卑微的草神
交往,但是当我有难时,却只有草神能够帮助我!”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后,告诉给孤独长者:“当时的女神就

是如今的你,吉祥草神就是那位奴隶。事有善恶的分别,人无贵贱
的区分,你们生生世世相互帮助,结下很好的善缘,要好好珍惜这
分友谊。”

一般人往往以财富、权势、学历来判定他人,轻视身分地
位比自己低的人。其实,名利权位虚幻无常,都不是生命真正的价
值。我们应该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以真诚的爱心来广结善缘,
这才是有智慧的人生。

También podría gust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