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日期:2010 年 10 月 30 日[六]
近灶的一側有一個可供小鏟置入的開口,這是儲放煤炭(俗稱土
炭)的地方,這是礦工家庭特有的儲放
槽;小時在灶內放上一堆木屑、幾根木
頭生起灶火後,便可以用鏟子鏟一些
煤炭置於火堆上,烈火燃起,這樣就
可以開始煮一餐飯了。
一直以來,未曾把煤礦的煤跟天天眼裡看到的土炭劃上等號,這
黑色土炭呈石礫狀,因混覆著油氣,看起來是潮濕帶亮的,詢問
父親才知道,原來是工作滿一年以上
的礦工一年有兩次配給,每次四個麻
件惡劣,煤灰粉塵遍布坑道,出坑時全身灰黑,印象中父親總是
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看到擰乾口罩時海綿中滲出的總是滿滿濃
濃灰黑的煤屑渣…,雖然危險性高,但收入相對多一些,故還是
有大批人口投入這個重度勞動的行業,能全身而退且安享晚年者
/opt/scribd/conversion/tmp/scratch12222/52167012.doc
寥寥可數,父親同期在礦場工作的友人已陸續凋零,令他自豪如
今仍身體硬朗的最主要原因是對健康及風險的充分自覺。
坑道中除了細如粉塵的石粉、煤灰之外,也潛藏著無色無味的油
氣(瓦斯),只要通風不良,油氣累積一定濃度,工作中,圓鍬十
字鎬撞擊石塊迸出的火花有可能就是整場礦災的觸媒,所以只要
礦場連休兩天,父親常會再續休一天,確認通風順暢再下坑;五
兩倍大,和目前物價相差近 50 倍,父親寧捨一個五毛錢的日拋
本進口全罩式口罩使用,當時還被周遭一起工作的礦友譏為貪生
怕死的瘋子呢!
當時性情獨斷、脾氣爆烈的大伯一直慫恿父親一起從事礦坑內的
鑿石(掘進)工作,不要做挖煤的,大伯常跟父親誇耀,從來不戴
口罩不是一樣活的好好的,後來堂哥也加入;可惜大伯六十歲就
無法走路,六十四歲就因塵肺症(矽肺病)過世,隔年兒子也因同
樣病症亡故,留下少妻與稚兒,可見除了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之
外,最可貴的,是在工安意識不高的當時,能有不畏同儕人員猜
疑的目光及特立獨行的勇氣,尤其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這在那當
下一定是經過無數次心靈掙扎、意識的拉扯才能持續擇善固執堅
持下去,這真的很不容易。
/opt/scribd/conversion/tmp/scratch12222/5216701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