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9 年 3 月 JOU RNAL O F YANAN U N IV ER S IT Y M a rch 1999
陕南化龙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傅志军1) 张 萍2)
( 1)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经济系, 陕西宝鸡, 721007; 2) 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系, 山东烟台, 264025)
1 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化龙山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镇坪与平利两县交界处, 地处北纬 31° 43′
~ 32°18′
, 东经 109°
3′
~ 109° , 是大巴山系在川陕境内的最高山峰, 海拔 291712m 。
36′
化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地, 受巴山弧形构造的影响, 以大巴山断裂挤压带为主。 其地貌可
分为: 海拔 1200m 以下的花岗岩、砂岩构成的低山丘陵区; 海拔 1200~ 2000m 为片麻岩、石炭
岩、泥板岩构成的剥蚀中山; 海拔 2000m 以上为千枚岩、页岩构成的亚高山[ 1 ]。 随着海拔的升
高, 土壤呈现出垂直地带性, 依次为山地黄褐土、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 境内河流主要有南江
河、坝河、岚河、黄洋河等。
本区属北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 年均温 1319~ 1613℃, 1 月均温 211~ 315℃, 7 月均温
2517~ 2617℃, ≥10℃年积温为 3617~ 4644℃, 年降水量为 95814~ 101513mm 。
植被区划上本区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植被垂直分异明显, 自下而上依次
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1- 3 ]。蕨类植物在植被组
成上处于从属地位, 其垂直分布可分为 3 个带谱[ 4 ]。
2 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根据秦仁昌分类系统[ 5 ] , 化龙山共有蕨类植物 26 科、46 属、114 种。
2. 1 科的统计分析
化龙山有蕨类植物 26 科, 占全国科数的 41. 3% , 化龙山含 3 属以上的科有 5 个: 水龙骨
科 ( 8 属) 、蹄盖蕨科 ( 6 属) 、鳞毛蕨科 ( 4 属) 、中国蕨科 ( 3 属) 、金星蕨科 ( 3 属) , 这些科共含 24
属 62 种, 分别占化龙山总数的 5212% 和 5414% ; 含 2 属只有裸子蕨科; 其余 20 科都只有 1
属。 含 10 种以上的科有 3 个: 鳞毛蕨科 ( 23 种) 、水龙骨科 ( 17 种) 、蹄盖蕨科 ( 13 种) ; 含 3—7
表 1 化龙山蕨类植物优势属的分布
Table 1 D istr ibution of super ior ity gem era of pter idophyta s in Hua long M oun ta in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延安大学学报
54 — ( 自然科学版) 第 18 卷
表 2 化龙山与 8 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成分的综合系数
Table 2 In tegra tive coeff ic ien t off lora of pter idophyta s in Huaolng m oun ta in and other e ight m oun ta in s in Ch ina
3 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化龙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科、属的地理成分统计表 ( 表 3) 。 由表 3 可知, 在化龙山 26 科中,
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共有 20 科, 占 7619◊ 。 在 46 属中, 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最多, 前
者 12 属, 占 2611◊ , 如碗蕨属 (D snnstaed tia ) 、凤尾蕨属、粉背蕨属、复叶耳蕨属 (A rachn iod es )
等; 后者 11 属, 占 2319◊ , 如卷柏属、蕨属、金星蕨属 ( P a ra thelyp teris ) 、鳞毛蕨属等; 其次是北
温带分布, 有 10 属, 占 2117◊ , 如紫萁属 (D dm und a ) 、阴地蕨属、荚果蕨属、狗脊属 (W oodw a r2
d ia ) 等; 热带亚洲分布有 8 属, 占 1714◊ , 如凤丫蕨属、骨牌蕨属 (L ep id og ram m itis ) 、假蹄盖蕨
属 (A thy riop sis ) 、介蕨属 (D ry oa thy rium ) 等; 其它类型数量不多, 其中中国特有分布仅石蕨属
(S ax ig lossum ) 1 属。
表 3 化龙山蕨类植物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3 D istr ibutiona l type of pter idophyta s in Hua long m oun ta in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1 期 傅志军、张萍: 陕南化龙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 55 —
属数 占% 种数 占% 属数 占% 种数 占% 属数 占% 种数 占%
神农架 25 51. 0 42 34. 1 14 28. 6 36 29. 3 10 20. 4 45 36. 5
化龙山 21 45. 7 37 32. 5 13 28. 3 40 35. 1 12 26. 0 37 32. 4
太白山 11 31. 4 19 18. 3 16 45. 7 51 49. 0 8 22. 9 34 32. 7
4 化龙山与有关山地蕨类植物区系比较
由表 5 可知, 化龙山与神农架相似性系数最高, 达 6116% ; 与太白山次之, 为 4115% ; 与鼎
湖山和弄岗最低, 分别为 917% 和 818% , 表明化龙山与神农架在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中可归为
同一自然区。
表 5 化龙山与 8 个山地蕨类植物的相似系数
Table 5 Sim ilar ica l coeff ic ien t of speties of pter idohyta s of Hua long m oun ta in and 8 other m oun ta in s in Ch ina
与化龙山共有种数 19 12 19 43 23 77 45 20
5 结论
通过对化龙山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 1) 陕南化龙山有蕨类植物 26 科、46 属、114 种, 蕨类植物区系成分的综合系数在相比较
的 9 个山地中居第 5 位。
( 2) 本区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的种类最多, 耳蕨属、鳞毛蕨属、铁角
蕨属、蹄盖蕨属、卷柏属、石韦属、贯众属、凤丫蕨属为本区优势属。
( 3) 化龙山蕨类植物区系以科而论, 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 就属而言, 泛热带分布、
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最多; 热带亚热带分布种和温带分布种基本相等, 显示出过度性质。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延安大学学报
56 — ( 自然科学版) 第 18 卷
参 考 文 献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